高清音頻回放設備
如果談及高清音頻回放系統,我們應該從信號的解碼說起,到傳輸、數模轉換,以及信號放大、終至聲音信號的最后輸出,甚至聽音環境的一些要求,都應該被包含進來。不過如上這樣組織,內容量會過于龐大,同時重點也不夠明確,所以我們先來談談“音頻”的回放,具體也就是后期聲音處理,而對于前面所需要涉及的概念放在整個系統的搭建文章中予以闡述。
對于音頻回放系統來說,由于這個系統本身發展的年頭已經很多了,所以自身形成了一個相對完善和成熟的體系。而高清音頻就是在這個成熟的體系上進一步發展出來的,所不同的只是指標的提升和概念上更高的追求——這也和音頻的最終表現——聲音信號的純模擬性特質,無法準確度量有關。
在音頻信號的數字階段,也就是音頻信號在數字傳輸和解碼的環節,還是有指標可循的,從這里我們可以對高清有一個更清晰的定義,比如指定24bit/96kHz或以上(當然這個指標我們前面已經提到過,并且很難算是一個公認的標準),而進入到模擬環節,除了已經有的一些規范,其余則更多只能通過實際聽音測試來進行判別了。
24bit/96kHz
與上述所對應的,就是音頻信號的信噪比、動態、分離度和靈敏度,這些都可以通過儀器測出來。而清晰度、保真度是無法用儀器測出來的,一般都需要對各種樂器,以及知名樂隊以及環境聲音有較多聽音體驗甚至研究的人可以更好地判斷。
相對于高清視頻的顯示器、投影機來說,高清音頻方面,我們可以從功放和音響類設備,去探討一下高清音頻回放系統的搭建,一定程度上給大家一點高清音頻享受方面的思路。
家用類--家用功放
功放是將音源播放的聲音信號進行放大,推動音響發聲的設備。從技術角度看,功放如同一臺電流調制器,它將交流電轉變為直流電,然后受音源播放的聲音信號控制,將不同大小的電流,按照不同的頻率傳輸給音箱,這樣音箱就發出相應大小、相應頻率的聲音了。
家用功放
分類來說,常見的家用功放可以分為AV功放和Hi-Fi功放。Hi-FI的意思即是高保真,對應功放也是主要為音樂欣賞而設計,重放過程中強調對聲音信號不失真地放大處理,以還原聲音的本來面貌(經過長時間的衍變,Hi-FI的意義已經在此基礎上有所改變,不過所宣稱的依然保持)。
Hi-Fi系統
AV功放(AV是Audio和Video的簡稱),就是視聽系統中使用的放大器,用途也主要在于家庭影院視聽系統——從高清音頻的素材分類中,這兩種功放都是我們需要研究的,其中Hi-FI功放對應的素材是純音樂,而AV功放對應的素材就是高清影片了。
對于功放來說,由于它們負責的范圍還在于視聽信號的準備階段,而將演繹功能交給了后續設備,所以功放與回放設備比如音響首先要互相搭配,也就是說要能夠充分發揮音響設備的性能。這里最需要注意避免“大馬拉小車”或者“小馬拉大車”,它們都會嚴重影響系統的效率,甚至損壞系統組件,不是讓音箱系統不是顯得乏力、干澀,就是顯得聲嘶力竭。此外,作為家用產品還要考慮到所有用戶的使用,所以連接上要更加簡單,操作上要更加方便。此外最好還要考慮到升級的需求,這一點就要看廠商的眼光和產品策略了。
選擇功放時,我們可以從自己已經具有的回放設備出發(如果還沒有對應回放設備,則考慮自己的居室環境,以及自己的視聽要求和打算來購買的音響系統),選擇合適的功放。
家用類--家用功放的選擇要點
功放的選擇要點,主要是從功能和性能方面,同時結合實際使用感受去考慮。
1.功能
功能是和應用結合最緊密的考量指標,也最能表達使用者的應用想法。
選購AV功放時清楚了解功放機含有什么功能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功放除了作信號的放大作用之外,其它的功能也不能忽視。如音頻信號輸入端子等首先需要關注(這一點不管對于已經擁有音響系統還是將來要購買音響系統的用戶都能提供很好的參考意見),一般的AV功放都提供有CD、LD、TV、DVD、VCR1、VCR2和CDR等,有些更提供MD、LP等設置的輸入。輸出端子需要考慮得的主要是光纖、同軸等輸出端子及其數量等等。所以在購買之前一定要看清說明書的介紹,要清楚自己日常會用到哪些功能。對于有些功放的特色功能,或許還能激發出使用者特別的應用,所以功能上的詳細了解對于日后的使用還是很有好處的。
對于功放來說,其內部所支持的音頻流格式都是已經固化的(當然有的產品也可以通過日后的固件升級來支持更多)。而這是我們能否隨載體享受到對應聲音的重要指標。所以在功能的了解中很有必要知道其內置解碼器的類型。這時候更應該選擇支持DTS和Dolby雙解碼器的產品(而且對于高清相關音頻格式的支持要盡量全),免除應用缺失的遺憾。
2.性能
性能是決定功放所能到達高度的關鍵因素。作為一個購買者,一般沒有辦法打開功放去看里面的用料和設計(當然一般消費者也不容易明白功放內部的設計優劣),這時候我們可以通過網絡查詢,或是咨詢身邊朋友,乃至叫上懂行的朋友一同調試挑選的辦法,來一定程度上選擇適合的產品。
3.聽音感受
對于純模擬的聲音信號來說,并不是高的參數就一定能獲得好的聲音——這是和視頻區別比較大的一點。而不同的公司和品牌,隨著自身傳統和設計風格的不同,一般也都具有不同風格和特質的聲音取向。所以購買這類產品的時候最后還是要靠自身感受,來最終決定。當然對于功放的購買,最好還是能夠和自己的音響系統相結合,或者是搭配購買,只有兩相匹配,才會形成更優的組合,同時最大程度上避免浪費。
最后我們還可以關注一下品牌。品牌一般意味著更廣的受眾,以及更好的口碑和延承。所以在目的模糊的時候,適當地關注品牌,是一個不錯的導向。功放中比較知名的品牌有天龍、馬蘭士、先鋒等等,購買者可以以它們作為一個參考或者基準。
家用類--家用音響
音響類產品和其他產品不同,它們多具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如我們前面所說,不同品牌之間存在差異之外,不同地區生產的普遍也存在著彼此的不同,這就是德國聲、美國聲、英國聲等等稱號的由來。
家用音響
對于音響來說,實際上我們前面的功放部分也有所提及,這個部件反而是應該放在功放之前選擇的(因為功放與我們的內容貼合度更高,所以位置放在了前面)。音箱類產品主要由單元和箱體兩部分組成。單元部分分為高音單元、中音單元、低音單元和超重低音單元。箱體是我們最先看到和接觸到的音箱部分。一般來說,木質箱體相對其它材質聲效更好,其中實木箱體又是木質箱體中的上品。在挑選箱體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敲擊以及搬動來感覺箱體木板的音感和質感,一般聲音干凈、清脆,手感厚重的箱體音響效果也更好。
發音單元的品質就要看各個廠家的功底了。一般有幾點常識可以參考——高音部分絲膜單元以及金屬振膜單元的表現力更好,聲音剔透、干脆,瞬態反應良好,可以有效增強高音音頻的透明度和穿透力。至于中低音單元則可以選用紙質振膜或者帆布振膜,由于材質彈性較大,因此發出的聲音更為渾厚而具有彈性。在中低音單元特別是低音單元的選購上要注意振膜邊緣與支架的柔性連接部分,材質倒是次要的,關鍵是要通過敲擊和觸摸,查看振膜在支架上是否有足夠的震動空間。特別是低音單元,如果震動幅度較小,振膜沖程相對就小,低音的力度和彈性就會大大降低。
最后,音響的選購還要結合自己的居室環境,這一點沒有很多確定性的因素,一切還應依使用者個人情況考慮。
此外配合高清音樂,我們提及Hi-FI音響系統。和AV系統不同,Hi-FI系統一般由一臺立體聲功放,一臺CD機,一對音箱組成。這種系統比較擅長欣賞室內樂(如弦樂、交響樂),其中以歐洲的器材表現出色(如B&W、KEF、天朗、丹拿)。
具體而微的PC高清
在網絡普及的今天,Internet上已經有了很多高清資源。而搭配藍光光驅及對應內部配件,同樣可以組合成一套高清播放機。這時我們再搭配對應外部音頻設備,同樣可以完成一個高清音頻享受的整機。
具體搭建方案,比如可以采用附帶HAMI接口的聲卡,或是采用其它高端聲卡的同軸/光纖輸出,連接家用功放,而后結合家用音響作為回放設備,這樣的組合與前面有所重合,所不同的只是音頻輸出依托PC聲卡。
附帶HDMI接口的聲卡
此外,結合多媒體類高端音箱設備,我們也可以打造一個相對簡化的高清音頻系統。具體來說,聲卡輸出能夠達到高清之外,音箱設備也應該選擇附帶解碼器,或者是環繞系統中的頂級產品。比如已有的羅技Z5500、創新GigaWorks THX S750,或者是也許不久即會上市的漫步者S5.1MKII。
總體來說,PC類應用除了前面的與家用音響系統結合的方式,其余只能說是高清音頻“具體而微”的享受。應該說,對于高清音頻,回放設備是其中重點,而從深度來講,完全可以說是一門單獨的學問,有志于此的網友需要更多更長久的鉆研才能臻至化境。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音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