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汽車影音亟待“墻內開花墻內香”
更新:2008-6-25 17:30:01 稿件:慧聰網汽車用品行業頻道 調整大小:【
大中小】
7月16日,美國著名市場調查公司TheNPDGroup聯合暢銷電子消費品雜志TWICE,發布《美國十大暢銷汽車音響產品》。令人震驚的是,中國產品和日系產品各占據半壁江山,其中來自國內汽車電子巨頭華陽的產品獨占4席,囊括了第1、2名。
國產汽車音響企業一直處于“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尷尬處境,盡管尷尬局面未破,但這種狀況卻在2007年開始悄悄轉變。
炎夏七月,南方城市惠州。華陽集團旗下專營汽車音響整機業務的華陽通用公司宣布成立國內業務本部,將產品策劃、產品開發、產品銷售、市場推廣和售后服務等功能歸到該部門進行統一管理。這是華陽集團發力國內市場的又一重炮。
在此之前,華陽集團的90%汽車音響銷售來自海外。
從“走出去”到“走進來”:中國市場更廣闊
在海外市場表現出色的國內汽車電子企業奈何紛紛回歸國內市場呢?這與海內外市場變更息息相關。從2005年11月份開始,受到人民幣連續升值的影響,國內出口型汽車音響企業的利潤率普遍下滑。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報告預測,人民幣每升值1%,對應電子信息產品的出口銷售利潤率將下降4.1%,這對于外向型企業的影響顯而易見。
屋漏更逢連夜雨,從2006年7月1日開始,歐盟正式實施“ROHS”指令,使用或含有鎘(Cd)、鉛(Pb)、汞(Hg)、六價鉻(Cr6+)等四種重金屬,以及多溴聯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作為阻燃劑的電子電器產品將不允許進入歐盟市場,使出口型企業不得不提高材料使用成本。
與海外市場的嚴峻挑戰相比,國內汽車音響市場則呈現出一派蓬勃生機。
隨著全球汽車制造中心的轉移和擴張,中國正成為全球汽車制造的新興市場,有望取代日本、德國,成為除美國外,全球第二大汽車制造基地。伴隨著汽車工業的迅猛發展,中國汽車音響市場也空前的繁榮起來。據悉,中國汽車音響市場后裝比例只有10%左右,而國外一般能達到70%以上,可見中國汽車音響零售市場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中國市場的巨大魅力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商來華投資設廠。據了解,國外著名汽車音響企業中有八成已在中國投資建廠,全球六成的汽車音響產自中國。索尼、健伍和先鋒在上海設廠,阿爾派在遼寧丹東設廠,西門子VDO在廣東惠州設廠,JVC在廣東番禺設廠,松下在遼寧大連設廠……
建設自主品牌:廣告先行還是技術先行?
面對跨國企業咄咄逼人的攻勢,國內汽車音響企業有著共同的見解:必須擁有自己的品牌,才能在洋品牌的擠壓下生存壯大。因為不管是在整車配套市場,還是在純粹的汽車售后改裝市場,唱主角的永遠都是“品牌”。
對于如何將國產品牌打響,國內企業各持己見:以好幫手為代表的企業講求用活動和廣告構建知名度,而以華陽為代表的企業則強調以技術和品質來打造競爭優勢。兩條路子并無相沖,問題的關鍵是將技術和傳播哪個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從年初“春雷行動”到八月的“絲綢之路”,好幫手效法家電品牌的“砸錢”宣傳模式,頻頻在大眾媒體亮相,通過賽事、活動和媒體報道等多種渠道進行品牌宣傳和推廣。在如此凌厲的廣告攻勢下,好幫手的知名度得到迅速提升,這也成為了越來越多汽車音響品牌效法的對象。
與好幫手的轟炸式宣傳方式相對,華陽始終認為技術才是產品取勝的根本。
10多年的“走出去”歷程里,華陽贏得的不僅僅是發展資金,還有研發和設計上的優勢,這成為其攻占國內市場的籌碼。
“華陽為全球多家知名的客戶服務,其中不乏德爾福、Audiovox等行業巨頭。并不是所有企業都能成為這些巨頭的ODM供應商,歐美地區對產品的品質要求,幾乎到了苛刻的程度,能夠通過檢驗的中國企業不過寥寥幾家。”華陽發言人表示,“我們的成功基于我們在技術上的不斷投入。”
如今華陽是國內唯一擁有從機芯、光頭到整機制造的大型汽車音響企業,擁有強大的軟、硬件和結構的自主開發能力。今年推出的華陽雙核星系列,采用全球領先的雙核技術和集成技術,將雙區播放、藍牙、中文信息顯示等功能集中于一部機子上,被業內稱為“中國最好的車載DVD”。
廣告先行還是技術先行?無論采取哪一種方式來打響品牌,對國內汽車音響企業來說,建立自主品牌并在本土市場分一杯羹,不是緩解燃眉之急的暫時需要,而是長遠發展的必要條件。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慧聰網汽車用品行業頻道,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視聽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網友評論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