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音臺是現代音響系統的調控中心,是音響節目播送和錄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設備。
在整套音響系統中,需要隨機調整的是調音臺,掌握了調音臺輸入通道的調控方法,也就基本掌握了信號源的硬件調控技術。一般的調音臺由4部分組成,即輸入放大部分(IA),頻率均衡部分(EQ),聲像定位部分(PAN)和音量控制部分(FADER)。下面分別介紹這4部分的調控技術和方法。
輸入放大部分
在調音臺每一路輸入單元上都有一個固定衰減器(PAD),衰減范圍通常是20~30dB,增益控制器(GAIN)及一個峰值指示燈(PEAK)。當音源信號較小時,如果只是一味地增大增益,那么將破壞輸入信號的信噪比;若增益調得太小,則不能得到足夠的輸出電平。
均衡器(EQ)的調控
調音臺輸入通道的均衡器(EQ)是用來對輸入信號的音色進行補償,通常調音臺的均衡(EQ)分為三段式,即高頻、中頻和低頻。也有四段式,即高頻、中高頻、中低頻和低頻。
。、均衡器(EQ)的特性參數及調控作用
高頻段(HIGH) 主要影響樂器的高音區的高次諧波,提升多時,金屬聲增多,音色比較尖,提升過多會使噪聲明顯增加。衰減時可去除噪聲,衰減過多則高音區的透明感就會失落。
中頻段(MID) 對于中頻,若中心頻率調在3kHz,則主要影響樂器和人聲的高音區。提升時音色明亮,質感較硬。提升過多聽覺容易疲勞,衰減時音樂或聲音的平衡感會傾向低音。若中心頻率調在1kHz則主要影響樂器和人聲的中音區。提升時音色輪廓明確,聲音會向前突出,衰減時聲音會后縮。若中心頻率調在500Hz,則主要影響樂器和人聲的中低音區。提升時音色厚實有力,提升過多會出現電話音色,衰減時音質較硬,平衡傾向高音,衰減過多音感變薄。
低頻段(LOW) 低頻主要影響樂器的低音區,提升時音色渾厚。衰減時音響較輕松,可有效去除背景噪音和嗡嗡聲。
2、均衡器(EQ)的調控技巧
一般專題節目的主持人多為女性,在調音臺上作均衡補償時,對中高頻段(500Hz?觸5kHz)適當提升4dB左右,以提高聲音的清晰度和明亮度,但這一段不能提得太高,否則容易產生聽覺疲勞。對高頻段6kHz以上進行衰減,以消除可能出現的齒音。低頻段在100Hz附近可衰減6~8dB,以消除過強的低頻。
聲像電位器(PAN)的調控
聲像電位器(PAN)的作用主要是進行立體聲平衡處理和立體聲聲場重新分配處理。比如,歌舞廳的伴奏樂隊,都是采用立體聲聲場擴聲和還原,使人們有明顯的立體聲方位感。
編入左和右聲道音源方位的深度,即PAN旋鈕偏離中心的位置,可根據樂隊在舞臺的位置,現場氣氛以及錄音師的聲像處理手法進行不同幅度的聲像方位深度的調控,以達到完美的立體聲聲場效果。
通道衰減電位器(FADER)的調控
通道衰減電位器(FADER)俗稱推子,它有兩個作用,一是控制本路音量的大小,二是調整各路音源之間的平衡。 要想獲得理想的聆聽效果,調音師既要了解歌手的演唱特點,又要熟悉演唱的歌曲,當歌曲進入高潮,演員情緒激昂時應把音量調小,當歌曲進入抒情細膩的弱聲時,又需要把音量提起來。
另外,當輸入電子突然升高,音箱產生嘯叫或峰值指示燈點亮時,有人急忙將通道推子拉下,這種操作也是錯誤的,因為拉下推子只是減小了輸出音量,而進入調音臺的電平仍然很高,很容易產生削波失真。遇到這種情況,只有逆時針旋轉增益旋鈕減小增益,才能有效地消除削波失真。
以上所介紹的是調音臺輸入通道主要功能旋鈕最基本的調控方法,要想真正熟練地掌握調音臺的調控技術和調音技巧,還需要錄音技術人員在實踐中不斷加強自身的音樂藝術修養,掌握電聲以及電子技術知識,積累調控經驗,從而提高調音技術和音響藝術水平。
更多相關: AV集成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