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音響師在使用聲反饋抑制器時,都有這樣的體會:當使用單支話筒時,如果話筒發生嘯叫,運用聲反饋抑制器(例如用插入法)就可以較為理想的把嘯叫聲抑制住。然而,當同時使用多支話筒時,收到的嘯叫效果往往就不夠理想,常常會出現只有其中的某些甚至是單支話筒的抑制效果較好,其余的話筒在推大音量時,嘯叫聲并未得到抑制。那么,問題到底出現在哪里呢?
下面筆者就這一問題談談造成的原因及解決的辦法。
大家知道,由于話筒的結構及特點,不同品牌話筒的頻響、阻抗、靈敏度、指向性等指標是不一致的,即使是同一品牌的話筒在這些指標上同樣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別,再加上各支話筒在實際使用中用途及擺放位置不同等客觀因素,造成各支話筒的反饋嘯叫頻點不是在同等音量時發生。
如果我們再運用常規法進行移頻時,往往最先發生嘯叫的那支話筒將觸發抑制器進行逐點移頻,結果其余多支還未發生嘯叫的話筒并未得到有效的移頻。當音量開大時,這些話筒就會照樣發生嘯叫,抑制器已是無能為力了。假如我們用多臺聲反饋抑制器用插入法,分別對各支話筒進行逐點移頻,那么,這些諸多的問題是可以得到解決的,可這就造成了設備成本的提高。要是舉辦一場綜合性的歌舞晚會,這種配置一是在安裝調試上費工費時,二是在成本費用上也是很不實際的。其實解決的方法非常簡單,只要我們運用正確的調試方法,用一臺反饋抑制器完全可以獲得較為理想的移頻抑制效果。
更多相關: AV集成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