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安福成為2008年“中國內貿十大網商”似乎順理成章,幾年來,他在阿里巴巴龐大的網商群體中表現出眾。在國內只要一提起平板音響,沒有人不知道黃安福和他的產品。2007年他帶領華龍帝升公司實現銷售額500萬元(2006年為100萬元),而國內一般的平板音響公司年銷售額都不過百萬元左右。如今他卻又要離開該公司,再度創業。
人生低潮期創業
2004年,黃安福帶著自己所有的家當到深圳,準備一邊打工一邊開始創業。上天似乎并不眷顧這個年輕人,當疲倦的他在公園的長椅上休息時,衣服口袋被小偷劃開,所有的積蓄幾乎被掃蕩一空。
工作無著又身無分文,黃安福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和無助。然而正如他自己所言:只要有一個信念,就是想到人生最低谷時也就是快要上坡時,那么多大的苦難都能挺過去。為了能夠盡快擺脫困境,黃安福決定還是自己創業,尋找項目時他第一次接觸到平板音響,并產生了強烈的興趣。
他認為超薄是電器發展的趨勢,單單這一點就會有很大的市場,便開始了相關的研發工作。黃安福了解到,平板音響技術1996年在英國誕生,出現在中國則是2000年,但由于技術方面的限制,音響效果不好,市場一直沒能打開。除了技術上的缺陷,黃安福還認為高成本也是市場很難拓展的原因之一。因此他針對這兩個問題開始了攻關。
黃安福最終研發出了成本低、效果好的平板音響,成功打開了市場局面。如今對比國內其他幾家同行,黃安福研發的并已經申請了實用新型專利的平板音響,在技術上處于領先地位。
波折中的領悟
然而正當事業一帆風順時,因為與投資人之間的分歧,黃安福又面臨從頭做起的困境。
從技術研發到尋找投資人,黃安福創業的一切都離不開網絡,而也正是由于和通過網絡找到的投資人意見不合,導致了黃安福不得不離開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
黃安福相信網絡的力量,十分重視在網上的宣傳,他認為通過網絡進行推廣可以達到三個效果,就是 “快、準、狠”:快,即信息發出來,大家就收到了;準就是可以找準客戶,精確定位;狠,就是推廣的范圍足夠大。而這樣的品牌宣傳策略卻得不到投資人的認可,反而認為他是拿錢為自己做宣傳,投資人想要的只是盡快得到回報。
大量的時間耗費在和投資人反復的溝通上。雖然黃安福也認可溝通的重要性,但也認為對于初創公司而言,翻來覆去的討論則弊大于利。正如他在博客上所言:小企業重在行動,而大企業才是靠制度。
如今黃安福已經帶著自己的專利技術離開了當初創辦的公司,對于這段經歷,黃安福如是說:資金是企業的血脈,自己沒資金可以找合作,但是這就好比找對象,找個合適的并不容易。中國有句老話“先小人,后君子”,他建議創業者和投資人接觸時一定要明確權責和分工,投資人不要過多參與經營。
對于“內貿十大網商”這樣的榮譽,黃安福稱,一個成功的網商應該有責任感,也就是能讓更多的人可以通過網商的形式成功創業。他說創業者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他自己也是通過分享其他成功網商的經驗才換來今天的成績;但是學習不是一味的模仿,創業者必須有自己的創新,否則就只能永遠跟著別人走,無法獲得真正的成功。經歷了很多困難和考驗的黃安福依然保持著對于創業的激情,他表示:“讓更多的人成功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這是我的人生追求。”
更多相關: AV集成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