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有近百名“瘋狂”的音樂發燒友,其中最頂級發燒友一套音響設備價值120萬元,一位發燒友國慶期間“閉關”5天聽完50張碟。記者走訪省城一些發燒友,試圖了解他們的另類生活。
進試聽間5天沒出來
音樂“發燒友”是對一些音樂極端愛好者的別稱。發燒友生活中最大的樂趣就是收集昂貴的音響和唱片,為了一張心儀的碟片,他們可以跑遍全城大大小小音像店,甚至通過網絡在全國全球發起搜索。
“發燒友們平均每天的聽碟時間達5小時。”省城小桂子音像店老板薛松就是一名發燒友,但是說起圈子里的朋友,他謙虛地認為自己只是初級水平,他認識的一位發燒友,國慶期間買了50張發燒碟,進了試聽間5天沒出來。
至于怎么成了發燒友,薛松介紹,當有一天你聽到一張音效很好的碟,或者換了音響發現音質不一樣,你便會琢磨著怎樣更進一步觸及音樂的“靈魂”,此時你便慢慢踏上了“發燒”的道路。“這個過程應該是發燒友共同的經歷。”初級發燒友追求的是音樂的層次感、定位以及意境,而聽碟的最高境界是聽音樂的細節,能找到親臨現場的感覺。
發燒友一套音響120萬
玩發燒,不但要有時間,更要有錢。發燒友們對器材及碟片的要求很高。不少發燒友有2~4套音響,聽古典、人聲、交響樂分別用不同的設備。換器材對他們來說非常平常,發燒友李先生本人就經營音像器材銷售,他告訴記者,為了追尋好的音效,價值萬元的音響聽一年就更新換代是發燒友們常干的事。還原音樂,使用的線材也非常重要,金質導線的效果比銅線好,李先生的一位發燒友朋友就花了1萬元買了一根長約90厘米的金質導線。
“這是一個逐漸追求完美的過程”,薛松介紹,省城最頂級的發燒友設備為一位老總所有,包括音箱、功放、音頻線、CD機四大件在內,價值120萬元。碟友協會曾組織省城的發燒友們前去參觀。價值如此的設備必然有專業的室聽間與之匹配,室聽間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要求是沒有回音。這間室聽間20多平米,墻壁隔音板、隔音地毯、地板、涂料等隔音設備無所不用其極。
也許在別人看來,發燒們在“發瘋”,但是他們在追尋精致的過程中,樂在其中。
更多相關: AV集成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