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8日,京東方成都第4.5代TFT—LCD生產線項目簽約“安家”成都;2008年3月26日,該項目正式開建;“5·12”汶川大地震后,作為我市災后首個復工項目,京東方項目按原計劃實現廠房土建工程全部封頂目標;今年6月26日,“成都造” 第一塊屏在成都高新西區的京東方生產線點亮。
時隔四個月后的2009年10月25日,我國西部地區首條實現量產的液晶面板生產線、同時也是國內目前惟一實現彩色濾光片和液晶面板集成化生產的全自動化生產線“京東方成都第4.5代TFT—LCD生產線”實現量產 ,成都光電顯示產業真正進入核“芯”。
過去的兩年里,緊隨京東方項目來蓉“扎營”,致力于打造光電顯示產業基地的成都,頻頻有捷報傳出:深天馬4.5代TFT—LCD落戶、中國建材集團液晶玻璃基板項目“安家” 、長虹主動式OLED生產基地開建、峻凌國際TFT—LCD模組代工及LED封裝等中游顯示屏項目來蓉,而就在剛剛落幕的西博會上,富士康意屬成都,把總投資將達10億美元的光電顯示及電子信息產業多個項目放在了成都。
光電顯示產業相繼“搶灘”成都的現象,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幾年前,緊隨英特爾來蓉的“里程碑”事件,IC設計、集成電路產業迅速聚集成都的態勢。就在幾年之后,在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藍圖之中,光電顯示產業,正在完成一次從“雛形粗具”到“迅速聚集”的轉變升級。
成都光電顯示產業
從“一枝獨秀”到“春色滿園”
“成都,已經成為京東方在國內布局中,與北京、合肥并行的三個核心城市之一!弊蛉眨陧椖苛慨a儀式上,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炎順透露,京東方成都第4.5代TFT—LCD生產線是京東方繼北京5代線成功運營后又一條順利投產的TFT—LCD面板生產線,也是我國西部地區首條實現量產的液晶面板生產線。
據悉,總投資31億元人民幣的京東方成都4.5代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生產線,產能為30K玻璃基板,“成都造”京東方中小尺寸顯示面板將用于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數碼相框、車載顯示、移動顯示、手機等終端產品,而該生產線也是國內目前惟一實現彩色濾光片和液晶面板集成化生產的全自動化生產線。
“今年6月26日,從第一塊屏點亮,到產品綜合優良率已經提升至目前的90%以上,我們僅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痹诹慨a儀式現場,就座臺下的還有來自國內外的京東方供應商。此前,緊隨京東方來蓉,康寧、臺表科、空氣化工、東京電子等在這條產業鏈上扮演不同角色的上、下游企業,都以京東方成都項目為軸心,接踵在蓉安家。眼下,京東方成都4.5代線項目已與國內外多家一線客戶達成合作意向,并與國內外10余家客戶簽訂了供貨協議。
“與長三角、環渤海地區相比,成都電子信息產業雖是‘后來居上’,但發展氣勢卻很充分,但這并不是我們最終選擇投資成都的惟一理由!本〇|方方面坦言,無論是在產業聚集、人才儲備,還是投入資金上,成都對京東方的關注與支持從未曾因任何“外力”動搖,“透過一個項目,讓我們看到了成都市委、市政府對發展光電顯示產業的前瞻視角與重視,也更堅定了我們加速跟進的決心!
或許,就連王東升也未曾想到,僅僅是在兩年之后,在成都,光電顯示產業已由京東方的“一枝獨秀”變成了“春色滿園”——就在京東方周遭,富士康、深天馬、峻凌國際、康寧、臺表科等一大批光電顯示業翹楚,相繼“安家”成都,并將與京東方毗鄰而居。
富士康“大手筆”安家
成都打造光電顯示產業基地實現“大跳級”
就在京東方成都項目實現量產的前一周,10月16日,全球第一大電子制造商,世界500強企業富士康,結束了與成都歷時五年的“持久長跑”,開啟了富士康與成都故事的新篇——投資10億美元的富士康成都產業基地項目在西博會上定音。
緊密圍繞我市打造光電顯示及電子信息產業的富士康成都產業基地,將建設LED—TV、LCD模組、LED背光模組及LED封裝和照明光源生產線,同時還將涉足軟件開發、精密模具生產、現代物流以及3C數碼產品賣場等多個項目。據預測,富士康成都產業基地的建設將帶動眾多上下游配套企業落戶成都,為當地新增至少10萬人的就業機會,形成年產值超千億元人民幣的IT產品產業鏈。
“成都的光電顯示產業,迫切需要一個有核心牽引力的產業鏈終端項目龍頭,富士康的落戶,對成都光電顯示產業鏈迅速聚集,極為迫切,極具重量!”昨日,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分析,隨著富士康項目的定音,成都一直致力于打造的從研發設計、光電原材料及零部件、光電顯示器件(面板)、光電顯示整機、物流運輸、營銷服務的光電顯示產業鏈,無疑有了“大跳級”的核心動力,而由此生發的龐大的“富士康效應”將在接下來得到有力彰顯。
透視“巨頭來蓉”現象
并非偶然并非一蹴而就
多年營造的“產業生態”使然
光電顯示產業,并非以獨立的姿態存在,而是涵蓋了半導體技術、精密機械、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和制造技術、光電子、微電子、軟件等10余個關聯領域,光電顯示業“巨頭來蓉”現象,并非偶然,也并非是一蹴而就,而應當是多年營造的“產業生態”使然。
此前,深天馬總經理劉瑞林曾分析光電顯示產業“西進”現象的原因,相比成本日益上升的沿海地區,電子行業的中心會順應市場規律逐漸轉向內陸!暗粢x擇落戶城市,成本也僅僅是眾多權衡要素之一!眲⑷鹆址治,光電顯示產業涵蓋半導體技術、精密機械、集成電路設計軟件等眾多領域,要讓光電顯示產業真正在一個區域聚集,除了相關領域完備的產業鏈之外,還有人才和市場。
此言在昨日對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東升的專訪中,也得到證實。“必須肯定的是,成都市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定位與態勢,對光電顯示及相關產業來蓉聚集,是極具吸引力的,此外,人才要素,也是成都發展這條產業的絕對優勢所在!蓖鯑|升說,他們正在與成都電子科大合作建立研發實驗室,“成本問題只是我們決策的一個要素,政府對產業的重視,人才資源的豐沛,以及產業本身的聚集形態,讓我們很堅定地選擇了成都!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我市高新技術產業核心聚集區成都高新區,以集成電路、軟件、光電顯示、通信“四向著力”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方向,客觀上為光電顯示產業的加速聚集提供了更扎實、系統的技術、人才、市場的前置儲備,區域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優勢,日趨明顯。按照《成都市光電光伏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08—2017年)》的總體目標,到2017年,成都光電顯示產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將達400億元;規劃期內,以成都高新區為核心,聚集光電顯示的完整產業鏈,規模以上的光電顯示企業60家,形成產業集群。
精彩,才剛剛開始。在向光電顯示產業基地進發的步伐中,以成都高新區為聚集區的成都光電顯示產業,將在光電顯示及器件制造上采取積極措施,加快深天馬TFT—LCD、長虹OLED、中建材液晶玻璃基板等項目的建成投產;積極吸引新的光電顯示項目落戶成都,打造成都光電顯示產業基地,奠定成都在中小尺寸TFT—LCD生產上的核心城市地位;扶持本地模組廠的壯大,積極跟蹤引進上下游關聯企業;積極扶持新力光源等本土LED生產企業,積極跟蹤引進業內知名企業落戶,力爭3年內形成更加完善的產業集群。本報記者 繆琴
更多相關: AV集成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