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記者從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獲悉,根據權利人申請,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做出裁定,針對該市7家卡拉OK經營場所違法使用他人音樂電視作品的行為,執行證據保全。法院通過司法程序固定并保存這7家卡拉OK經營場所侵權使用權利人音樂電視作品的侵權證據,以備法庭審理過程中使用。
侵權店家猝不及防,法院上門保全證據
證據保全,是指當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時,法院根據申請人的申請或者依職權,對證據加以固定和保護的制度。法院通過對證據的固定和保護,可以避免在開庭審理時,由于證據的滅失或者難以取得,給案件的審理帶來困難。
10月28日下午,執行保全的法官趕到一家被告的經營場所。雖然權利人事先已經與這些KTV都展開了音樂電視作品版權授權使用的溝通,但是他們態度仍然普遍比較傲慢。其中一家竟然事先放出風來,聲稱:“如果你們敢對我維權,我就煽動其它場所拒不配合你們版權工作!”
這家侵權店家顯然沒有料到權利人會動真格的,對此毫無準備。執行當天,放眼望去,歌廳內外仍然是余音裊裊,綿延不絕。法官現場出示身份后,依法對涉嫌侵權的作品及設備予以記錄。在證據保全過程中,店家先是不配合司法人員打開音樂曲庫,繼而又試圖阻止司法人員取得涉嫌侵權作品的詳細資料,給他們的工作帶來不少的阻礙。
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卡拉OK版權保護方面做了相當多的工作,宜昌市的知識產權環境取得了巨大改善。宜昌市初戰告捷,“法院保全卡拉OK侵權證據了”的消息在行業圈內迅速流傳,引起極大的震動。這次司法行動也引起了社會媒體的廣泛關注。
維權形勢催生“新思維” 瓦解侵權店家心理防線
武漢大學知識產權法研究所所長寧立志教授認為:“法院對侵權卡拉OK店家執行證據保全,將給其它侵權店家的心理防線造成一定的瓦解性影響。在法院執行了證據保全之后,權利人便掌握了主動權,這些侵權證據將不會因為店家的防御性動作而被毀滅或破壞,通過法庭質證后,它們將成為判斷店家侵權與否的事實根據!
在卡拉OK侵權案中采取證據保全,在我國尚屬首次。本案的發生,標志著我們司法實踐中,對卡拉OK侵權案的應對有了“新思維”。在案件中執行訴前證據保全,既有利于訴訟過程中權利人展示被告KTV的侵權證據,也有利于案件的順利審結,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副總干事呂文舉說:“在卡拉OK版權維權的過程中,我們不得不面臨的一個困局,一旦我們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時候,這些卡拉OK侵權者表面上會十分配合司法程度的進證據保全中不斷地銷毀侵權證據,給權利人增加取證難度。我們通過申請訴前證據保全,就可以在庭審發生之前獲得強有力的證據材料!
由于歷史原因,中國多年來卡拉OK經營行業一直“免費”侵權使用權利人的作品,卡拉OK行業成為侵犯著作權的重災區。隨著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不斷深入,權利人因卡拉OK店家侵權使用其音樂電視作品而發起的訴訟案件,幾乎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這讓很多侵權經營的卡拉OK店家慌了手腳,紛紛提早設防,一旦得知被訴,便證據保全手段消滅侵權證據,給此類案件的審理制造了很大難度。不過,訴前證據保全措施在湖北的上馬,讓權利人掌握了更加全面的維權手段,卡拉OK作品違法使用者將無所遁形。
宜昌成為知識產權先鋒 侵權店家觀念亟待轉變
此次證據保全之所以會選在湖北宜昌,一方面和宜昌優良的社會版權環境有關,社會民眾往往對版權認同感較強,另一方面尤其重要的是,宜昌市法院司法隊伍對知識產權保護的積極性很高,能夠高效率地完成司法任務。宜昌市本次司法行動的作出,將湖北省知識產權的環境建設推進了一大步。
以往權利人在維權時,只是在卡拉OK經營場所手工取得涉嫌侵權作品的證據,效率較低,然而證據保全,可以一次性盡可能多地保全店家VOD設備中的音樂電視作品。一般地說,卡拉OK店家曲庫中的音樂電視作品數量都在數萬首以上。武漢大學知識產權研究所所長寧立志教授指出“受侵權作品數量之巨,反映我國音像著作權維權形勢之嚴峻,最終改變這一狀況還有待全社會尊重他人知識產權風氣的形成!
更多相關: AV集成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