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宣布將于南韓市場推出15吋OLED顯示器后,該公司也預測在未來7年內,OLED面板價格將可能低于液晶面板。但CNet報導卻指出,OLED TV發展前途多舛。
樂金OLED行銷部門高層于日本貿易展中指出,2012年40吋和較大的OLED面板將會在市面上流通,但其價格將會相當昂貴。目前受制于技術與產量因素,OLED面板仍無法以穩定的低價供應,當技術改善后,2016年OLED面板價格將可望低于液晶面板。
樂金表示,2011年以前OLED面板將使用螢光材料,2012年后才會改用發磷光物質。預計2012年OLED面板材料價格仍比液晶面板高50%,成品率則低30%。樂金預計2016年OLED面板材料成本將比液晶面板低20~30%,成品率與液晶面板相當,屆時OLED顯示器才可能在市場上普遍流行。
據研究機構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OLED產值上看62億美元,其中手機螢幕仍是最主要的終端應用領域。2016年OLED銷售額預計為30億美元,其中OLED TV產值將達20億美元,成為OLED第2大應用產品。
CNet報導指出,雖然不用等到2016年就可購買OLED TV,但其螢幕并不大且價格昂貴。Sony的11吋XEL-1是目前唯一可在美國市場上購得的OLED TV。
未來幾年內,螢幕尺寸是OLED是否能成為HD TV新主要技術的關鍵因素。但業內人士認為,即使是未來可能出現40吋OLED TV,也難以和電漿電視和液晶電視較量。
雖然OLED TV的畫質絕佳,但也并非無可替代。XEL-1可顯示純粹的黑色,意味著當週遭環境全黑時,螢幕的黑色也會與環境融為一體,觀賞者僅能看見黑色以外的色彩。雖然可以達到較好的對比效果,但頂尖的電漿電視和LED背光液晶電視也能接近這個目標。
若將畫質放在一旁,OLED主要的優勢將會是節能和外觀,但目前超薄液晶電視也已出現,節能也不是太大的問題,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的UNB8500系列電視就是最好的例子。厚度僅1吋的電漿電視也可于市面上看到,雖然其節能技術并不如其他產品。
即便不論畫質、外觀和節能等因素,OLED在價格上仍需與液晶和電漿電視競爭,樂金對OLED價格下滑的預測,如同對OLED技術發展打了一劑強心針。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天極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