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8日~31日,“第十八屆中國國際專業燈光·音響·樂器及技術展覽會”在北京中國際展覽中心和全國農業展覽館成功舉辦。這場文化產業、演藝設備行業的年度盛會得到了有關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展現出諸多特色,觀眾反響良好,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個方面獲得了雙豐收。
規模擴大 展品豐富
本屆展覽會主辦單位首次租用了全國農業展覽館作為樂器展館,加上中國國際展覽中心的展館,使得展館面積增加了20%,達到了85000平方米,參展企業也達到了1100余家。展覽面積的增加為主辦單位提高辦展質量創造了條件,為更多企業參加展覽與產品展示提供了可能。展品分類更加細化、科學,專業觀眾在偌大的展館中可以很輕易地尋找到自己想要的展品。展品內容豐富,展覽內容涵蓋專業音響、專業燈光、舞臺機械、會議系統、視頻系統、公共廣播系統、中西樂器等領域的數萬種設備與器材。
各項活動 圍繞技術、信息展開
主辦單位為展覽會舉辦的相關活動無論從內容、數量上,還是從質量、影響上,都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屆。今年的活動如“第七屆中國國際演藝設備與科技論壇”、“改良民族樂器展演”、“2009高端論壇暨電子音樂展演”,以及“燈光技術的發展對技師培訓的需求”等多場技術交流會全部圍繞行業新技術開展,并擁有較高的信息含量,充分顯示了行業的科技發展水平以及主辦單位“以技術為導向、以信息為依托”的促進行業發展的前瞻意識。
多方支持與認可 專業觀眾增多
本屆展覽會得到了社會各屆的廣泛支持。文化部、科技部、北京市等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和支持,有關領導參加展覽會及相關活動,將展覽會看作繁榮文化市場、帶領行業戰勝金融危機的一次重要機遇。文化演出及演藝設備領域的專家、企業也對展覽會表示出最大程度的支持。
據主辦單位統計,展會4天的觀眾數量超過了18萬人次,其中樂器展區9萬余人次,音響、燈光展區接近9萬人次,并且在專業觀眾數量上增加了30%。觀眾數量的增加得益于展覽會前的精心組織,主辦單位充分利用文化系統、科技系統的豐富海內外資源,組織國內的文化、廣電、科技系統的專家,演藝設備行業的工程商、銷售代理商,文化工程建設業主單位的負責人,以及俄羅斯、韓國等國家和中國臺灣地區的相關行業組織等專業觀眾參觀展覽會。
在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下,在主辦單位的充分宣傳、有序組織下,以及在多項服務措施的保障下,本屆展覽會取得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進一步擴大了展覽會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為我國文化產業的繁榮做出了新的貢獻,是近幾屆中最受歡迎、認可度最高的一屆展覽會。
觀眾們普遍反映,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展覽會能逆勢而上,十分不易,一方面說明展會主辦單位所具有的行業優勢和非凡實力,同時也反映出我國文化產業一片欣欣向榮的大好態勢,大大提升了演藝設備行業戰勝金融危機的信心。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