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音響發燒友們,當他們看到放大器背后通向揚聲器的一大捆喇叭線(纜)時,往往對此感到十分困惑。困惑的焦點集中在兩個問題上:第一,有些發燒級喇叭線索價之高,令人咋舌,可一些燒友對此都趨之若鶩,使人大不理解;第二,采用這些高價位的喇叭線纜和采用廉價的普通喇叭線究意對放音音質有多大的不同,一對喇叭線至于那么重要嗎?當這些發燒友們跑進商店試圖為他們的音響系統選購一對喇叭線時,竟然發現有幾十個制造廠家專門提供這種不起眼的音響小配件!其花色品種之多,包括外形、選材、設計等等方面使人眼花繚亂,由于帶著上述兩個困惑的問題,在選購時竟一時無從下手。
先從第二個問題談起。你可以去請教一下周圍的燒友們,聽聽他們的想法如何。但回答往往是各式各樣的。有的盡管承認選用不同的線材后,音質的確有所不同,但在道理上講不清楚。再去請教一些“專家”,許多電子界和音響界的研究人員則可能回答沒什么差別。他們甚至拿出測試結果和研究成果來“證實”他們的觀點。這樣,對你理解上述兩個困惑的問題仍然毫無幫助。
其實,要回答如上述兩個困惑的問題,必須研究發燒級喇叭線的本質,從揭開其奧秘開始。
A 多股線平行線對; B 實心園形平行線對; G 多根多股導線編織在一起,形成平行扁平的編織線纜。
C 沿纜體四周分布的多股線、多導體線纜,纜心設有實心線; D 沿纜體徑向分布的多股線、多導體線纜; E 中心為一根大截面積導體的多股線,纜體四周分布多根多股線的線纜; F 多平行線對,兩端連接的線纜;
圖一:七種園導線喇叭線纜基本結構
一、喇叭線的基本常識
喇叭線不論是一對還是用多對并接,往往都塑壓在一起組成喇叭線纜。線纜的種類不論其如何繁多,不外科分成兩大類:即圓導體(園截面積)線纜和扁平導體(方形或扁長方形截面積)線纜。這兩種類型的線纜不少廠家都采用,其中采用得較多的為園導體線纜。但不論采用哪種類型的線纜,制造廠家的主要目標是使線纜具有最低的直流電阻和盡量小的電抗分量,以求使放音品質不因用線不當而受到損害。
喇叭線之所以免不了具有電感或電容,是因為任何電流流經導線時,就會在導線周圍感應一磁場,因此一條導線就具有電感。在單對喇叭線纜里,通常有兩根導線,一根供放大器輸出電流,另一根供電流返回。因此兩根相鄰導線之間存在電位差,一對導線間便存在電容。由于兩導線中的電流方向相反,其產生的感應磁場也相反,因此彼此部分抵消。
低電容對某些錄用強負反饋的固態放大器來說特別重要。電容太大會導致放大器不穩而產生振蕩,使放大器不能工作。
現在來討論喇叭線的設計本身。由于園導線類用得較多,先討論園導線喇叭線纜的設計。
二、圓導線喇叭線
用園導線制成的喇叭線纜通常有圖1所示的七種基本結構,由A至G,F逐個加以討論。
圖1A是一對多股線的喇叭線纜,這是一種大家最熟悉的喇叭線纜。這種喇叭線纜之所以普及,部分原因是因為它便于大量生產,價格低廉。線纜中的導線采用多股線,通常每根導線由7股至25股的細導線絞合而成。家用立體聲音響設備中常用絞合成14號、16號、18號粗細的導線。因為彩多股絞合,所以線體十分柔軟靈活,且比單根硬線型喇叭線纜有更大的表面面積,這是因為線體的周長, 也就是表面面積與其半徑的平方成正比。同時,兩根線相互接近時會影響導線成纜后的電容和電感。導線通常用熱塑材料結合在一起,既靈活又便于切割和剝皮。
圖1B是用兩根平行的實心園形硬線組成的線纜。這種線纜通常用于家用交流電布線,采用12號或16號線。由于采用硬芯線,因此在同樣線體周長的條件下,其電導為最大。因為它不像圖1A多股線中間有許多空隙。至于其他性質,和圖1A那種線型相類似。由于實心線具有這種優良性質,若干年前,就有人將本來用于電弧焊接設備的4號或6號芯線的線纜改用于音響設備。
有些發燒友對這種線型也倍加厚愛,全然不顧其不易彎曲和平共處纜體粗大帶來的不便,為的就是利用其截面積大而使其直流電阻大大降低的特性。
圖1C是一種沿纜體四周分布的、多導體、多股線索線纜,這也是改進線纜標準的首次嘗試中的一種纜型。它是將標準的雙根導線線纜改進為分編成若于更小的多股線組,回繞一絕緣的硬芯線分布排列。這種線纜結構便于制造廠家使導線股數為最多,因此其表面面積最大,并保持兩組導線間的距離最大。這樣,就減少了線纜的電容。其唯一的缺點是線纜電感因平等感應磁場的抵消作用減弱而使電感路有增大。
圖1D是一種徑向分布的多導體、多股線線纜結構。這種設計的特點足可以使高頻和低頻經由不同的線組通過。由于靠近纜芯的各線組均由其外圍的其他線組所包圍,因而由于互感的抵消作用而使線纜的電感變小,這有利于高頻分量的通過。與此同時,靠近外圈的各線組,其線與線間的電容最小,這有利于低頻分量的通過。
圖1E是圖1C的變型,也是一種沿纜體四周分布的多導體多股東線線纜。中心為一根大截面的多股線導線。把中心導線作為導線之一,將四周分布的各組我股線合并起來作為另一根導線,這種構造的線纜其電感為最小。當然,這時導線間的電容很大。
圖1F原示的線纜中有多對平行線對,相應原導體在兩端加以連接。這種設計的導線由多根并行的較小的多股線束所組成,其直流電陰較低,而線束與線束之間的距離可以在制造時調整得出任何所需的電感的電容值。所以這是一種令人關注的“通用”設計。
圖1G是將并行的多股線束編織在一起,形成一條平行的扁平編織帶。有點類似于計算機中常用的編織導線帶。現在僅知道有一種編織扁平帶的線纜,由36根粗大的互相絕緣的16號導線編織成寬達5英寸的扁平線纜。這種線纜的特點是直流電阻極低,電容也最小,但線纜較重,不易彎曲,使用起來十分困難。
圖二:三種基本的扁平型導體的喇叭線纜:
A 平行側相互平行的線纜; B 側面對側面平行的線纜; C 線纜中有多根平行扁平型導線的線纜;
三、扁平導體喇叭線纜
圖2A至圖2C為三種基本的扁平導體線纜設計。這種線纜通常比簡單的園導體喇叭線纜要昂貴得多,主要原因是由于將導體壓制成扁平形狀和將它們正確塑壓入絕緣護套內時均會使成本大大提高,F逐一討論這種線纜的特性。
圖2A是一種兩扁平導體的扁平側相互平行的線纜設計,這是一種最普通的扁平導體型線纜形式。其優點是每根導線截面積很大,故直流電阻很低;其缺點是不易彎曲,它只可能在垂直扁平面的方向上進行彎曲,因此使用起來比較困難。還有便是線間電容較大,除非把戲導線間距離拉得很大才能減小電容。
圖2B是扁平導體邊靠邊排列的一種線纜設計,它實際上是圖2A的變型:相對兩導體的排列不是平面對平面,而是側面對側面。其優點是線間電容大大減少,但線纜的可彎曲性比圖1A的結構更差。
圖2C又是另一種變型,每根線纜里有多根扁平導體。這種線纜的可彎曲性比上面任何一種都差,除了直流電阻低這一點可取之處,它兼有圖2A電容大和圖2B不易彎曲的雙重缺點。
表(一)
AWG線規 電阻(每英尺歐姆數)
4 0.00026
6 0.0004
8 0.00065
10 0.0010
12 0.0016
14 0.0026
16 0.0042
18 0.0066
20 0.0105
表(二)
材料 電阻率(歐姆/米*10)
鋁 2.7
鈹 4.6
銅 1.7
金 2.3
鎂 3.9
鉬 5.7
鎳 6.8
銠 4.7
銀 1.6
鎢 5.5
鋅 5.9
表(三)
材料 介電常數(在1KHz)
聚乙烯 2.26
尼龍 3.5
氯乙烯/乙烯醋酸(聚合物) 3.15
聚丙烯 2.25
聚四氟乙烯 2.1
四、線纜中導線的材料
為使制成后的線纜具有最小的電阻,要么采用截面積盡可能大的導線,要么 彩固有電阻率盡可能小的材料。關于第一點,導線截面積的大小表1表示7股銅制多股線線規與此同時其電阻的關系。喇叭線纜通常采用14號、16號和18號線規,其電阻約為每英尺2mΩ至6 mΩ。對于一根不足30英尺的喇叭線纜,其總電阻不超過1/3Ω,這一電阻值已低到可以忽略的程度。例如在喇叭系統中低音單元的阻尼因數是我們最為關心的參數。線纜的直流電阻越大,阻尼作用越差。因此線纜的電阻值應盡可能保持低值。音頻功放的輸出阻抗約為50 mΩ,這對低音單元音圈運動時產生的反電動勢來說,其阻尼作用相當良好,有效地扼制了低音單元的諧振并降低了失真。但我們不要忘了另一因素:分頻網絡中與低音單元音圈相串聯的電感,其直流電阻本身就有0.5~1.2Ω。因此,只要我們能使喇叭線纜的電阻低達十分之幾歐姆,那么線纜中的損耗與電感相比就可以忽略。關于第二點,金屬導體材料電阻率的問題,可參見表2。從表面化中知道,銅線的電阻率相當低,銀線比銅線略低。考慮到銅線比銀線便宜不少,且來源更方便,因此大多數制造廠礦家都采用銅線。至于制造廠家為維持線纜的超常性能而采用稀有合金、純金屬和其他“特種”材料,本文末尾我們還將對此再加討論。
五、關于絕緣材料
線纜中導線之間的絕緣材料除了防止導線短路之外,它的另一種重要作用是它部分決定了導線間電容的大小。決定導線間電容的大小共有四種因素:一是導線間的距離,二是相對兩導線的表面面積,三是兩導線間的電位差,四是導線間絕緣材料的介電常數。前面三種參數決定于線纜的物理結構設計,因此我們只對第四種因素加以研究。由于要使線纜的電容盡可能低,所以要盡可能選用介電常數最低的絕緣材料。表3是常用的喇叭線纜中采用的絕緣材料的介電常數表。
六、幾點討論
上面已經對線纜的結構、用材和絕緣材料等諸方面進行了介紹,現在結合實用的喇叭線纜的設計討論幾個問題。
電阻的電容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有許多因素可決定線纜的電阻和電容,這些因素使目前生產的線纜在這兩2個參數方面的變化范圍相當大,最小電阻值可做到小于是1 mΩ/英尺,最大值約為50 mΩ/英尺;最小電容可做到5PF/英尺,最大值約為150PF/英尺。因此電陰的上下限比值為50:1,電容的上下限比值也有30:1。大多數制造廠家都不給出電感值,因此無法進行比較。但這一點并不重要,對喇叭線纜來說,最重要的參數為電阻和電容。
2、超自然的科學?
任何關心音響界動態的人都知道經常會有一些其物理過程還不可解釋的爭論出現,尤其是當涉及到喇叭線和線纜時更是如此。像本文開頭所述的,用價格高昂的喇叭線纜窨對音質的改善有沒有影響?多數人回答含糊其詞。在許多情況下,只有少數人能“聽出”這種差別來,但這些現象從科學觀點來看卻很難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有沒有可能避開這些理論上尚有懷疑的問題呢?有,只要我們把討論的主題限于至少在現實中經得起死回生推敲的問題上:
①導線金屬的晶體效應:回溯到1980年,有人做過一些有關喇叭線纜的電性能研究。他用頻譜分析儀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凡具有“良好聲音”的喇叭線緒有一種特性是共同的:這些線纜能產生一套“有規則的諧波”,其基頻高于500Hz。他把這種現象解釋為導線的晶體結構效應,并依此為根據創造了一種可復制這種效應的導線制造工藝。
②純金屬導體:有些線纜制造廠家經研究后提出:純金屬,尤其是純銅可以使導體更加完美。據此,采用99.99%以上的純度的純銅、無氧銅和長晶粒結構的銅作線料據說可以制出可覺察的差別的喇叭線纜來。這樣,不少廠家在它們的產品中便紛紛采用此種線材。
③利茲線纜:若干年前,當推出第一根專用音響喇叭線纜時,其結構以 絕緣、精致、多股絞合的編織線纜為最好。這種結構一般稱之為利茲線。這種線材主要用在要求十分柔軟的場合,如耳機線。最好的利茲線的兩根導線也編成一體,因而其電感極低而電容很大,大部分放大器不適宜采用這種線材。
④絞合線的雜音:某些廠家聲稱,不加絕緣的導線絞合成多股線時會產生小量“雜音”。這是因為電流沿著線纜長度流動時會在線股之間來回串越。因此,有些廠家將絞合線中的每股導線在絞合前均被第一層絕緣層來去除這類雜音。
⑤金屬合金線材:這是一種較新型的喇叭線纜,目前只有少數商用產品可供選用。在線中采用合金作為線材的公司除了宣布合金為某種金屬和碳的混合物外,目前對此還說不出多少道理來。
更多相關: AV集成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