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山東潤峰集團,看到的畫面猶如微山湖畔的秀麗風景令人迷醉:寬敞整潔的廠區內,綠樹成蔭,鮮花競妍;秩序井然的車間內,工人們正在聚精會神地忙碌著,綠色環保的磷酸鐵鋰動力鋰電池正經過一道道工序、在一雙雙精巧的手下漸露崢嶸,散發出獨特的誘人魅力……
在濟寧市,山東潤峰集團這樣的新能源企業已是星羅棋布。新能源產業,像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在孔孟之鄉的大地上向人們展現出雄渾壯麗的迷人風采。
發展新能源產業,對于濟寧市而言,條件得天獨厚。濟寧市地處魯西南,新能源資源非常豐富,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資源異常豐富。市域內常年日平均日照時數2300小時以上,屬于太陽能利用條件較好的地區,太陽能發電和熱利用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空間。農作物秸稈和農村廢棄物年可開發利用總量達560萬噸,城市有機垃圾約90萬噸/年,畜禽糞便資源量約1800萬噸/年,生物質能發電、生物質燃料生產資源充足。微山湖區周邊以及泗水、曲阜、鄒城東部山區風速都在3米/秒以上,具備建設風力發電的條件。平原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49.1%,地下水資源豐富,有條件在城市規模發展淺層地熱利用。煤炭潔凈利用廣泛,煤矸石、煤泥等低熱值燃料得到大規模利用,煤化工技術水平居全國、全省前列。這些資源支撐條件,為濟寧市積極推進技術基本成熟的光伏產業、風力發電、生物柴油、車用沼氣、地熱、秸稈發電等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發展新能源產業,對于濟寧市而言,機遇極為難得。
新能源作為在新技術基礎上開發利用非常規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儲量大等特點,對于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和資源枯竭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因而,新能源產業已成為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香餑餑”,鼓勵和支持力度也逐漸加大,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浪潮已席卷全球。近年來,我國對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也高度重視,在頒布實施《可再生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中長期規劃》的基礎上,目前正著手編制《新能源產業振興和發展規劃》,時機成熟時將適時出臺,與之相伴相隨的還有國家為振興新能源產業而進行了巨額投入。國家財政部已將扶持新能源產業發展作為近期重點工作之一,大力促進風能規模化開發,近日與有關部委聯合推出“金太陽”工程,采用財政補助、科技支持、市場拉動方式,加快國內光伏發電的產業化和規;。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濟寧市新能源產業發展面臨著極為難得的機遇。
發展新能源產業,對于濟寧市而言,基礎十分堅實。
作為華東地區乃至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為加快實現由資源型城市向新型工業城市轉型,近年來,濟寧市以濟寧高新區、嘉祥高新區、微山經濟開發區、汶上經濟開發區等為主體,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現已形成以變頻調速器為代表的風能裝備制造產業,以多晶硅、LED封裝和光伏太陽能電池、太陽能熱水器為代表的太陽能利用和裝備制造產業,并聚集了眾多工程機械類企業,一批在建和擬建的太陽能薄膜電池、晶硅材料生產基地項目,為發展壯大太陽能裝備制造業奠定了良好基礎。LED清潔照明、風電、新能源電池、煤炭潔凈利用裝備制造等均具有較強的生產能力。服務業具有較好的基礎,發展新能源科技研發、工程咨詢、建筑安裝、人才培訓等現代服務業條件成熟。
發展新能源產業,在濟寧市而言,活力風起云涌。
近年來,濟寧市把發展新能源產業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的重大舉措,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來培育,努力為新能源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市里成立由市政府主管領導任組長、各部門為成員的市新能源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充分示范基地作用配套建設國家、省級高層次研發中心,加大與高校合作力度,吸引國內外高技術人才。在落實國家扶持新源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的基礎上,設立5億元市級扶持新能源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對各類投資主體研制開發新能源產業項目實行鼓勵政策。抓住當前國際新能源產業加速發展和布局調整的有利時機,以提升產業層次和國際競爭力為目標,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引進一批技術含量高、產業規模大和帶動支撐作用強的重大項目。目前,臺灣聯電集團與濟寧市攜手合作的寶霖科技項目已啟動建設,另外一批項目正在深入對接洽談之中。
在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各種要素加速聚集的同時,濟寧市涉足新能源產業的企業如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十一五”以來,濟寧市新能源開發利用在一些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突破:梁山秸稈發電項目已獲省發改委核準;“三池一改”等沼氣生活利用全面鋪開,用戶達14.2萬戶;梁山、汶上部分畜牧業企業建設了沼氣發電項目,裝機容量0.55兆瓦;太陽能利用規模不斷擴大,集熱面積達到56.7萬平方米;太陽能電池板、光伏材料、LED綠色照明產品、熱水器及配套產品等生產企業23家,其中太陽能熱水器及配套產品生產企業4家,太陽能電池板及組件生產企業2家,LED綠色照明產品生產企業4家,光伏材料生產企業3家,生物質能發電企業2家。隨著在談項目的落地、開工建設,濟寧市新能源產業企業將會迅速“添丁增員”。
為促進新能源產業迅速發展,始終保持強勁的動力和活力,濟寧市著力加強引導,明晰方向。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濟寧市高效率編制了《濟寧市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并于7月26日在北京請有關領域的高層次專家和國家有關部委的領導進行了評審。根據《規劃》,濟寧市將積極發展太陽能光伏和LED產業,著力發展非晶薄膜太陽能電池、LED照明等新光源應用產品、硅材料、硅片、晶體太陽能電池與組件等五大重點領域,明確了新能源產業發展重點,按照《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和產業園認定管理辦法》和《山東省電子信息產業園認定管理辦法》,積極做好相關配套政策的落實工作,統籌規劃,合理配置資源,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爭創省級光電產業園,打造新能源“光谷”,使濟寧成為太陽能光伏產業的隆起帶和LED照明產業的增長極。濟寧高新區現已具備一定光電信息產業基礎和技術創新優勢,形成了一批發展潛力較大的光電項目。已建成的英克萊LED項目、英特力光通信、遠東半導體砷化鎵項目、厚德單晶硅項目,以及臺灣聯電集團的寶霖光電LED、薄膜太陽能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的一批重大項目正在快速推進,初步形成了以砷化鎵芯片、發光二極管、數碼管、LED全彩顯示屏太陽能、LED安全礦燈等產品為代表的LED產業鏈。下一步,將依托良好的產業基礎,按照“突破上游、占領高地,做大中游、擴大應用”的原則,高標準規劃、高起點起步、高水平建設,形成光電產業技術研發、示范應用、咨詢服務為一體的產業體系,以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薄膜太陽能光伏電池、高亮度LED外延片及芯片生產為龍頭,積極搶占光電產業的高端,帶動太陽能光伏產業和半導體照明產業協調發展,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傾力打造“光谷”品牌。
濟寧,成為新能源“光谷”的腳步聲已愈來愈近。我們相信,這一天已為時不遠。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濟寧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