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簡單的圖形拆分器
功能上能實現把一個信號切成幾個部分,使不同的顯示器組成一個完整的大畫面,沒有疊加漫游縮放等功能。在“更大,更清楚,更多的信息”這三個要求中,由于能夠拆分信號,實現了更大的顯示面積,但分辨率限制無法增加,多窗口無法開放,更清楚和更多的信息這兩個要求無法被滿足。現在它的應用領域被限制在DLP投影單元的內置控制器作為冗余的方案存在,也有少數的廠家作作為一種整機來向市場供應。
第二代:工控機架構
能夠輸出更高的分辨率,也可以實現更大的顯示面積,但是受工控機PCI總線的限制,在多信號同時顯示方面存在缺陷,多輸入信號時的顯示受限,各種信號類型之間的疊加也有限制,在“更多的信息”的這個要求上存在缺陷。同時很難利用現有硬件的運算能力。
在此平臺搭建的融合控制器,由于計算能力受限,大部分是通過幾臺設備實現 圖形處理,數據發生,邊緣羽化等功能。此平臺有關的速度慢,穩定性的問題在融合控制器上依然有體現。
第三代: 對于工控機的缺陷,在技術發展上出現了兩種流派
基于工控機平臺,采用卡間直連或總線改造的方式來實現。主要以jupiter為代表。基于嵌入式構架,純硬件平臺,采用圖像處理與信號發生分離的方式來解決,這一技術曾經一度成為潮流,但是由于嵌入式構架下,硬件能夠實現的功能相對有限和固定,其功能可拓展性和使用靈活性都受到很大的限制。處理能力相對有限。這兩種技術在更大,更清楚,更多信息這三個方面都能滿足客戶的需求,但仍然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
第四代:對于工控機架構、以及單片機架構的缺陷,清華紫光推出了第四代GPU邊緣融合技術
通過Cg技術和Cuda硬件設計構架,開發了GPU超強的運算能力,處理速度達到傳統硬件的100倍以上。使用PCI-E總線,極大提高了數據傳輸速度(為PCI總線的240倍),可以做到幾乎無延遲的處理任何數據和媒體內容。運用光學調整組件和黑亮度補償模塊,解決投影儀存在的黑亮度問題。基于眾多球幕項目經驗和中科院的B-Spline技術,可以處理任何異性曲面(包括非規則曲面)。
紫光邊緣融合機的優點:
• 1、運算速度快
• 2、高度的可擴展性和使用的靈活性
• 3、高復雜度的幾何畸變處理
• 4、高性能的黑亮度處理,完全消除黑亮帶
• 5、多種信號源的處理
• 6、邊緣融合控制軟件的多功能性和多樣性
• 7、逐像素的處理能力,針對投影儀的逆向色彩校正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