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投影機市場的代理更迭已經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經濟危機下,投影機市場的生存壓力也變得越來越大。雨辰視美總經理韓立新就向記者表示,目前投影機的平均利潤率逼近5%。而這已經幾乎看不到高利潤產品的影子。“有時候,賣一臺投影機,基本上純利也就200元錢”,韓立新說。大量經銷商迫于成本壓力,或是撤離賣場,或是轉而以網上店鋪經營為主。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不斷進步,投影渠道正在走向多元化發展之路。而作為洋品牌的投影機中國總代們更是承受著很大的心理負擔。回顧2009年,投影機市場和渠道陸續上演了多場“悲情電影”,明基簽約神州數碼、三菱從總代轉向省級分銷、松下與中原分手轉而代理NEC等等渠道與品牌相互改換門庭。神州數碼在失去了東芝熟悉的身影后又搶下了雅圖。 拿下洋品牌的代理商們,是否就沒有困惑了嗎?
丟掉高利潤外衣再加上上游不確定因素的心理負擔,這些代理商們并不輕松。東芝的退市讓渠道商對于上游廠商對于行業的持久力會有質疑。況且,市場上還有不少與東芝公司有類似情況的品牌,他們在全球市場占比不高,在母公司內部地位很低,又不能擁有核心技術優勢,那么這一類品牌在經濟情況不樂觀的前提下也有可能步東芝后塵,退出市場。
與此同時,傳統的IT渠道扁平化的口號喊了也不只一年了,扁平化趨勢是更加符合市場發展的需要,產品本身的價格透明化和激烈的競爭對于產品利潤空間的壓縮是非常嚴重的,而渠道間利潤分配將再次攤薄,既然產品本身的利潤難于增長,那么精簡渠道和環節就更加有效。
目前投影市場存在著總代和區域代理等多種分銷模式,兩者都有各自的優勢和短板,但隨著市場的發育成熟,采用總代制的品牌開始初步縮水,而且很多經銷商和業內人士也表示并不看好總代制,化整為零和精簡環節有望成為渠道發展主旋律。
危機到來的時候,正是變革、創新、企業發生轉變的時候,更是巨大商機浮現的時候。對于在這個行業激浪搏擊的那些弄潮兒,該以怎樣的心態去應對這種種的偶然與必然對于他們后續的發展至關重要。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