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建國六十周年,對于中國汽車產業來說也是具有很有意義的事情,從第一輛解放牌汽車的下線到現在汽車市場的“四大”、“四小”格局,完全能看到中國已經從弱小走進世界強國的行列。而汽車音響也是見證人們生活水平、文化素養、精神面貌以及生活質量提升的重要依據。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回憶從1949年在2009年間國內汽車音響的發展歷程。
雖然音響設備對于汽車來講,只是一種輔助性設備,對車子的運行性能沒有影響。但隨著人們對享受的要求越來越高,汽車制造商也日益重視起轎車的音響設備,并將它做為評價轎車舒適性的依據之一。轎車音響的發展史也是電子技術的發展史,電子技術的每項重大的技術進步都推動著轎車音響的發展。
1949年---1950年,汽車裝配的是在儀表板總成上安裝了無線電收音機。這時候車用無線電收音機都是用電子管;
1950年--1960年,出現半導體技術后,汽車收音機出現了技術革命,用半導體管逐步取替了電子管,提高了轎車收音機的壽命;
1970年--1987年,卡式收錄機進入了市場,一種可播放卡式錄音帶的車用收放兩用機出現在汽車上,同時機芯開始應用集成電路;
1987--1990年,一般汽車的音響多以一個卡式收放兩用機與一對揚聲器為基礎組合,揚聲器分左右兩路聲道,有的置于儀表板總成的兩側,有的置于車門,有的置于后座的后方,收放兩用機輸出功率多在20瓦左右;
1990年--2001年,大功率多路輸出、多喇叭環回音響、多喋式鐳射CD機的出現,充分考慮車廂的音響效果,采用高新技術制造轎車音響設備,其播送的音響效果完全能與家用音響相媲美;
2001年--2007年,車載DVD、GPS導航專車專用正式在汽車市場得到認可,并引起熱銷。由全球定位系統(GPS)和液晶顯示器(LCD-DISPLAY)兩部分構成。內置的GPS天線會接收到來自環繞地球的24顆GPS衛星中的至少3顆所傳遞的數據信息,由此測定汽車當前所處的位置。
導航系統本身裝有儲存電子地圖信息的CD-ROM,通過GPS衛星信號確定的位置坐標與此相匹配,便可確定汽車在電子地圖中的準確位置。在此基礎上,將會實現行車導航、路線推薦等多種功能。駕駛者只須通過觀看顯示器上的畫面、收聽語音提示,操控顯示器上的按鍵即可實現上述功能,從而輕松自如地駕車。如好幫手電子等一些國內自主品牌企業在這個階段崛起。
在此階段中,車載MP3,也在市場上熱捧;
2007年--2009年,多媒體導航。多媒體導航系統在第一代的基礎上增加了電話兼播放的功能,一般具有GPS衛星導航定位、路線規劃以及VCD/DVD、電視等功能。多媒體導航的基本原理和第一代基本相同,可以算作是第一代的升級產品。多媒體導航除保留第一代的電子地圖和電子語音提示功能外,另外增加了前方轉向提示信息,即對于一些重要、復雜的交通路口,能提前在屏幕上顯示路口的放大地圖,并用醒目的提示指引正確的行駛方向。
2009年---,GPS導航與無線通信結合實現聯網功能的導航,一是地圖可以在信息服務中心和車上兩地存儲,尋找目的地無需由駕駛員在地圖上尋找,可由服務中心代勞,因此,在導航起步時也不必停車。二是可有效利用實時交通信息實現“疏堵式”導航,自動避開堵車路段。三是服務中心地圖更新,即實現全網更新,即使是存儲在車上的地圖也可以隨時通過無線下載實現更新。同時可以增加安全控制、遠程檢測、WEB連接、求助救援等服務內容。
隨著國內消費水平不斷提升,車載電子技術也迅速發展,在未來的車載音響電子行業將會出現一次大的變革與洗牌。由于國外汽車制造巨頭不斷涌入中國汽車市場,國外高端車型隨著國外汽車制造巨頭的到來不斷出現在市場,而國內自主品牌汽車也會插足進來,導致國內高端多媒體交互系統將會上升到2%~5%;消費者觀念以及消費需求使之GPS/DVD迅速增長,市場占有比例將會上升到40%左右,GPS/DVD取代了CD在音響市場占據第一的位置;CD則難以保持50%的市場占有率,將會下降到35%左右,CD降至音響市場的第二主力;作為車載音響的新興市場,MP3則從14%上升到20%,成為市場中的一個亮點,但MP3只是一個暫時過渡技術,達到20%左右市場占有率已經將不會再有突出表現;80年代的卡帶市場則將被高端的多媒體交互系統、 GPS/DVD、 CD、 MP3所取代,從此卡帶機則將消失汽車音響業。未來的車載音響產業格局則會以GPS/DVD為主導,高端的多媒體交互系統在市場不斷發展,CD、 MP3將會從高、中端市場消失,使之成為低端市場的主力軍。
更多相關: AV集成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