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明珠花園根據建設部《全國住宅小區智能化示范工程建設大綱》的要求,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智能示范小區,是典型的高檔住宅小區。小區總開發面積達25萬平方米,工程分兩期建設施工,總住戶達2100戶。花園首期建筑面積為13萬平方米,住戶1200戶。規劃中的明珠花園小區無論從功能方面還是智能化都采取了先進的系統集成技術,具有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和人文環境。建筑風格別致、綠化面積大。小區有完善的物業管理和信息服務功能以及先進的社區安防措施和公共監控管理系統。單元住戶里設計配置了一些經濟發達國家 的住宅所采用的家庭安防系統,從而實現了從傳統住宅向舒適、安全、便捷的現代化、數字化、智能化住宅的飛躍。
一、花園小區的設計標準、設計原則及設計依據
1.設計標準
參考建設部規定的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示范工程的三星級標準、結合小區具體情況,打造安全、舒適、便捷的智能化文明社區。
信息傳輸通道以寬帶光纖接入網絡為主干、實現交互式數字視頻業務,在條件容許的情況下采用家庭智能子系統集成技術。并充分考慮其子系統的運行模式,滿足和達到其先進性、可擴展性和科學性。
2.設計的原則
該小區的智能化建設充分體現住宅小區的高起點、高標準和高品位上,為寧波地區高檔智能化小區建設起到示范作用。系統設計中以技術防范為重點,營造一個舒適、安全、溫馨的家居環境;突出科學、有效、便捷的物業管理特色;做到“家居環境高檔領先、應用技術成熟可靠、不同功能優化組合、綜合成本經濟合理;”
3.設計的依據及參考文獻(詳見文章最后)
二. 智能小區系統功能
寧波花園小區智能化建設具備以下基本功能;
1.周界報警聯動系統
2.閉路電視監控系統
3.聯網型樓宇對講與住宅報警系統
4.停車場自動化管理系統
5.一卡通消費管理系統
6.公用設備系統(含緊急廣播和背景音樂)
7.物業數據交換平臺
8.其它
本文著重以前面五部分為主要內容進行設計,解決方案中涉及的工作原理圖(方框圖)、功能圖和安裝示意圖等在本文中省略,設備選型清單和相關明細亦不在文稿中列出。
三. 各功能子系統的設計
周界越防報警系統
1. 系統配置
該系統采用全套原裝進口產品由紅外對射探測器組成的周邊防越報警系統與小區出入口及周邊全方位的嚴密監控報警。
2. 系統的構成
在明珠花園小區周界布設紅外對射探測器作為非法入侵的信號采集終端,系統主控部分設立報警主機和防區顯示屏及警號(閃燈),本系統可自動啟動報警程序,同時該系統閉路監控中的多媒體電子地圖顯示非法入侵者的具體方位和位置。
3. 系統的工作原理及過程
a.主動紅外探測器
在小區花園外圍設置八對主動紅外線探測器,可在0~150/250m的距離內實施紅外束封鎖,利用紅外發射器、紅外探測器和紅外線束(經過調制),形成收發回路,構成紅外線束封鎖墻。當有人或物體穿越,紅外探測器將啟動報警裝置發出報警信號(光/電)。考慮到紅外線束受雨、雪、霧影響,信號衰減較大,因此紅外探測器的接收部分采用自動增益控制電路,保證紅外探測器接收的靈敏度。
b.報警主機
根據小區實際情況將小區劃分為八個防區,每個防區都有子防區,在特定的防區可以設置密碼供編程,主機存儲器足夠大,同時應有長距離無線通信接口(必要是無線有線防區相結合),留余量,使系統的防護和誤報達到最小。
閉路電視監控系統
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在整個小區中投入資金最大,系統工程成本相對其它子系統較高,因此該系統的設計必須遵循集成化、可靠性的原則,
并且有較強的擴展能力。
1. 系統的構成
該系統由前端采集部分、信號傳輸部分、信號處理、控制部分和終端顯示部分組成。
a.前端信號采集
根據小區的需要實施重點監控的特點,公采用28臺攝像監控點,其中22臺全方位攝像機(重點區域),六臺固定攝像機(主要通道),針對不同地區采取不同型號性能規格的攝像機(低照明度彩色/黑白兩用型一體化攝像機(自調焦)。
b.信號傳輸部分
采用75歐同軸電纜,主要用于傳輸視頻(模擬)信號,接口為NBC連接室內視頻設備和前端攝像頭。連接控制設備通信接口的是控制電纜,用于傳輸標準的RS485信號。
c.信號處理控制部分
采用矩陣切換系統,選用具有多臺攝像機控制功能和多臺顯示器顯示(大屏幕液晶),有RS-232端口擴展功能,連接多媒體電腦。在信號處理上采用動態分配場切換技術,對十六路視頻輸入信號進行多路畫面分割處理,并且可以通過一臺長延時錄像機錄制畫面內容(全分辨率回放)有日期疊加、畫面凍結和鎖定。
d.終端顯示部分
采用高性能、高穩定、高清晰、彩色監視顯示器構成總控室的電視墻。
2. 監控點和監視區域的位置
小區主要出入口;該區域設置固定攝像機。
小區周界;該區域設置全方位的攝像機。
小區主干道;該區域設置全方位攝像機。
地下停車場;該區域設置全方位攝像機。
3. 系統功能和工作原理
現場采集和遠距離監測和遙控;能在主控中心可以看到16畫面分割圖像,任意調整或切換畫面。
字符顯示功能;在顯示器上疊加監測前端的攝像機位置、編號、日期、時間并有記憶功能。
圖像存儲;能快速檢索及回放,能對所有被監視的區域實行動態錄像,以楨切換編碼錄像輸入全面連續記錄監視圖像,以單畫面、雙畫面、四畫面等多畫面形式回放。特殊監控區域配置云臺及電動變焦鏡頭實施遠距離遙控,隨時獲取所需要的畫面特寫。
報警聯動功能;系統接收的報警信號可以自動鎖定發警區域,同時啟動現場燈光,實施驅動錄像機錄像。
4.系統的配置
矩陣控制主機;可控制16臺攝像機和錄像監視器,其擴展端可連接其他視頻設備,支持4組解碼通信連接解碼器等設備,8*8組并行切換和巡視,32路報警輸入分級/多級管理。
攝像機:選用進口彩色攝像機內置數字式菜單,DSP處理系統,四種平衡模式(室內、室外、自動、熒光照明)。適用不同光源的最佳色彩還原性,電子光圈自動背景光補償和自動增益控制。
室外的全球云臺水平轉速24度/秒(旋轉角度為0-360)。垂直轉速為9度/秒(旋轉角度為0-90度)。
錄像機采用>330線的分辨率,黑白模式下分辨率大于330線,彩色模式下分辨率大于240線,錄像機采用定時、重復、串聯、報警和緊急錄像,有多種特殊回放功能和正反向快速搜索。
監視器采用高性能、高穩定、高清晰彩色監視器。同時還要配置不間斷電源(帶電池),保證斷電時維持該系統正常運行50分鐘,其輸出功率大于1千瓦。
視頻收發裝置;通過五類線纜實現前端信號到監視器的傳輸,解決遠距離視頻信號傳輸過程中的衰減和失真問題,保證視頻信號有大于10兆的帶寬,信噪比大于48分貝(1000米)。
聯網型樓宇對講與住宅報警系統
考慮到該小區是分期施工、劃區管理的特點,家防安全系統其價位應該適中,選用的是中擋安防報警系統其功能含有煤氣泄露、防盜、單元內上下對講,遠距離開啟單元門鎖,并與物業管理中心連接。[Page]
1. 系統的設計原則
近年來,由于安全防范技術比較成熟,故在設計上力求達到技術上的先進,使用上的方便,同時對系統要求更具有開放性、可擴性、兼容性和靈活性,方便升級。因此設備選型首先考慮標準化、規范化、在實用性上下工夫,同時結合小區用戶的不同層次使系統有一定的容錯性和自檢功能。
2. 系統的功能
a.來訪識別功能;識別客人,開啟門鎖,自動關門。
b.住戶與管理中心的雙向通話功能
c.報警功能;在住戶家里裝有紅外探測感應器,煤氣探測器、門磁、緊急按鈕與報警分機相連。
d.磁門鎖。
3.系統的配置
a.管理中心機;通過中央控制管理中心主機接收住戶的報警信息及副機呼叫信息,同時可以呼叫住戶分機,還可以與計算機連接對住戶信息進行詳細的記錄管理。
b.可視門口機
c.可視對講分機
d.門前機
e.電源;根據不同需要配置
停車場自動化管理系統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小轎車逐步進入家庭,個人擁有的私家車將會越來越多,小區住戶的車輛管理將會變的越來越重要。為了加強明珠花園小區的車輛管理,在小區停車場出入口出設置一套車輛出入存放管理系統。在停車場出入口處設置讀IC卡機,實行一卡一車制,滿足小區內車輛收費和管理需要,方便人們出行。
1.系統設計和介紹
a.小區內車輛進入;
在非接觸式IC卡讀感器的刷卡區刷其停車卡,控制器自動檢驗卡片的合法性,卡片合法時,控制器會發出提示音,并聯動攝像機拍攝車輛外觀照片和聯動閘門機開閘放行,當車輛駛近閘門機后。車輛感應器感應到車輛信號,不使閘臂落下,以防砸壞車輛。并同時在停車場控制器中形成一條車輛進場記錄,包括司機姓名、所駕車輛外觀照片、進場時間等,該記錄同時送到停車場管理系統。當車輛駛出閘臂區域,車輛感應器迅速給出車輛駛離信號,指令閘臂立即落下,以防第二輛車不讀卡進入停車場。如所刷卡為非法卡,停車場控制器會發出報警。則閘門機不會抬起閘臂,拒絕該車進入停車場。
b.外來車輛駛入;
保安在停車場控制器處刷一張已備好的來訪卡,輸入該車的車牌號并核對無誤后,將來訪卡交司機,并拍攝照片,開閘讓其入內停車,同時形成一條外來車輛進場記錄,包括車牌號碼、來訪卡號碼、車輛入場時間、電子照片等。
c.車輛駛離停車場;
在停車場控制器的非接觸式讀感器上刷自己停車卡,控制器自動檢驗卡片的合法性,卡片合法時,控制器會發出提示音,同時在停車場出口監視器上拍攝車輛的外觀并調出該車進入時的電子照片,經保安人員校對車型無誤后,自動開閘,讓其駛出。并在停車場控制器中形成一條車輛出場記錄,包括司機姓名、所駕車輛電子照片、出車時間等,出場記錄同時送停車場管理系統。如車輛的照片不對,保安人員手動關閘,不予放行,要求司機停車查詢。
d.出入記錄均;
可在監控電腦上查詢到,諸如:某輛車是否在車庫,某輛車幾時出庫、由何人駕駛,某輛車的入庫時間,可查詢進出車輛統計信息,查看庫內車輛圖像,并可打印工作報表,統計報表等。
e.收費管理系統;
讀卡器具備識別智能卡能力,讀卡器識別距離1米。系統具有斷電保護功能,當斷電時,計算機不會丟失數據。為保證系統可持續工作,業主提供兩路電源供電,在其中一路停電時另一路能夠自動投入,以使停車場系統能夠繼續運行
2.系統的基本功能
a.收費管理功能;使用非接觸式感應卡,刷卡計費,所收費用電腦確認后計入停車場收費系統。
b.安全管理功能;實行一卡一車制,有車牌號碼對比存檔,管理系統所有車輛圖像及牌號不符合時會禁止出入并報警。
c.圖像識別比較功能;停車場出入口均采用攝像機比較識別(或記憶),圖像及牌號不符時會進出(入)報警。
d.空車實行定位停車,在管理軟件中設置固定卡片數,位車對應,并顯示狀態攔。當車位空缺時,可以在電腦車位屏上顯示。
3.系統的基本設施及主要參數
該系統可以支持2000張卡,有效卡可以連續使用,丟失或損該系統可禁止使用。系統能用口令設立操作者不同權限登記,并對其所做的操作產生記錄日志,實現保安管理的保密性和審查。
a.智能感應卡;
b.全自動擋車道閘;采用電動(手動)兩用,起落速度可調,配有防撞、地感應裝置。
c.感應讀寫機;采用RF射頻感應,全天候多種邏輯組合判斷,感應距離0.01--1米。
d.中文電子顯示屏;采用大功率、低功耗、高亮度LED,單片機編程控制,滾動顯示。
4.圖像識別系統
用兩臺計算機實現網絡管理達到以控制為核心的機電一體化管理,借助與智能卡的圖像識別技術,實現安全、準確、可靠。在出入口有兩臺懾像頭,配有兩張圖像處理網卡和兩臺照明裝置(聚光燈),整個停車場出入形成一個網絡閉環回路。如果出現非法用戶(即欲出入車輛和內存車輛圖形不符)或使用過期卡(卡值不夠),系統可啟動示警信號和照明裝置(聚光燈)。
一卡通消費管理系統
本系統借助于先進的射頻卡技術(非接觸式IC卡)在小區范圍內進行家庭和個人的消費,做到一卡在手;小區購物、就餐、娛樂、就診、物業管理等暢通無阻。大大提高住宅小區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1. 系統的設計原則
切合實際,充分考慮住宅用戶的實際需要,在前期系統論證和統一規劃時,本著有利于系統的穩定運行、節約配置成本和經濟實惠的設計原則出發,盡量做到一卡多用,提高一卡通的使用效率。使系統不僅能完成多種收費功能而且還能掛失、加密等其他IC卡不能達到的功能。采取比較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在系統配置上硬件采用通用計算機,操作系統和軟件為Windows98/windows2000平臺,所有菜單均為中文界面提示。由系統管理中心負責一卡通系統的匯總、統計、分析和報表處理,如果需要還可以與物業管理中心系統進行互聯。
2. 系統的功能
小區一卡通管理系統是利用高科技產品――非接觸式卡為載體.
結合電子技術、非接觸卡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及數據庫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消費管理系統它不僅具有電子身份識別功能而且還能代替日常生活中的個人信用證明和進行非現金交易和資金支付手段。在整個小區范圍內實現購物、就餐、娛樂、停車、及物業管理繳費等。
該IC卡消費系統可以對持卡人進行消費管理,系統具有計算、定額、計帳、限額多種模式消費。個人消費可以自動查詢,安全性能好,穩定可靠、系統價位低,系統不僅有非接觸型儲蓄消費的許多功能,而且具有接觸卡難以達到的功能,數據傳輸可靠。
3. 系統配置
a.系統管理中心
配置通用計算機主機一臺(64兆內存、5G硬盤,CPU要在Celeron300以上)。
顯示器(十六位支持800*600)。
操作系統 Windows98/2000
打印機 標準并行打印機
應用軟件 RF-XD-X
網絡接口控制器
b.收費刷卡終端
根據各收費功能部位和實際需要設置收費機和讀卡器。射頻讀卡機非接觸距離0.01—0.1米。
3.系統的技術要求
a.存儲容量256兆
b.操作距離5-15米
c.傳輸模式總線
d.通信距離大于等于1200米
e.最大脫網消費600元
f.脫網最多可存儲2000條記錄
g.系統管理的消費人次為3000
4.系統的管理
IC卡管理;主要是完成發卡、查詢、掛失、修改個人信息(包括持卡人的姓名、卡號、身份證號碼、權限和消費控制)。
新卡發行;根據小區的住戶資料,建立相應的資料庫(含個人的上述信息)一經輸入個人姓名,馬上可以直接檢索,方便、快捷。[Page]
掛失處理;根據用戶的掛失申請和具體情況。可馬上檢索查詢其個人的相關信息并按規定做相應的處理。并將掛失卡作黑卡的信息及時傳輸到各使用點,同時補發新卡。
設備維護和管理;由于該系統涉及的消費內容較多,每個終端使用頻次高.因此整個系統必須由管理中心的專業人員進行定期維護,如系統擴展時IC卡信息的增補、修改。對軟件系統自身的參數和狀態進行不斷調整、修改、設置和維護(備份、修復)。對讀感器和控制器等硬件設備的參數、權限也要進行設置等。
結束語:由于該智能小區分兩步建設,考慮到前期投入和資金配套等問題,所以花園小區的“緊急廣播和背景音樂系統”及“電子公告牌、部分燈光照明系統”放在第二期通盤考慮,這里不再描述。
注:(設計依據和參考文獻)
1.《智能建筑設計標準》 GB/T5031-2000
2.《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T5031-2000
3.民用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GB/T50198-1994
4.全國住宅小區智能化示范工程建設工作大綱
5.《安全防范工程驗收規范》GA/308-2001
6.《大樓通信綜合布線標準》 TIA/EIA568A
7.《國際布線標準》 ISO/IEC 11801
更多相關: AV集成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