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鐘最早出現在商代,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是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智慧結晶。在上海世博會閉幕式上,世界首創的磁懸浮大型編鐘 “神奇”地出現在舞臺中央。在全場觀眾屏住呼吸緊張注視之下,古老的編鐘緩緩地飄離地面。這10個巨大的編鐘具有標準正鼓音和側鼓音,每個都重達40余公斤。
兩位身穿銀色鎧甲的“未來人”穿越時空,降臨舞臺,將編鐘一一奏響,傳出陣陣美妙的旋律。這一幕象征著中華遠古文明與當代文明的對話,將高科技和藝術表演完美結合,帶給觀眾非同凡響的審美享受。
“磁懸浮編鐘”項目是由中國科技大學工程科學學院教授孔凡讓率領的科研小組創意并實施的。磁懸浮編鐘的工作原理是:每一個編鐘的上面都有一個稀土元素制作的釹鐵硼強磁,其上有特制的線圈,線圈中裝有高精度的傳感器。傳感器每秒鐘上千次地高速自動檢測青銅編鐘的懸浮位置,并通過控制電流及時作出調整,使編鐘一直保持懸浮狀態。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舞臺燈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