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到教育部推出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各地教育信息化得到了蓬勃發展、掀起如火如荼的教育信息化熱潮。《上海教育事業“十一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和發展,把上海建成一個支撐國際大都市和“四個中心”現代化建設,滿足上海市民終身學習需要,為長三角、為全國、為周邊國家和地區提供優質服務的現代化區域教育中心。
處于前進中的楊浦區本著在傳承中發展,在創新中提高的工作思路,提出了以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三區融合、聯動發展”為核心理念,以科教、人文、生態資源的集聚與共享為依托,以教育發展和科技創新為抓手,打造楊浦知識創新區。
根據《上海教育事業“十一五”規劃綱要》的發展戰略和《楊浦知識創新區發展規劃綱要》,楊浦區教師進修學院在區委、區府領導下,在區教育局指導下,開展了“網上公益學堂”的實踐和探索,該學堂由“名師輔導”、“名師講壇”、“名師經典”組成,其創建宗旨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引進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依靠區域高校專家資源和基礎教育特級教師等優質資源,使全區百姓的子女能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提升育人質量,促成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
回首“網上公益學堂”的成長之路,可以說是在大膽實踐和探索中得到不斷創新和發展的。2005年“網上公益學堂”開辦之初,通過將各位(名)資深教師主要教學、網上免費輔導授課提綱、日程安排等內容及時公開,并將授課實況鏈接在網上,達到便于學生復習瀏覽的方法,使楊浦區教育局在國內率先走出了教育資源共享,教育資源信息化的第一步。2006年,楊浦區教育局又在區領導提出的“作為優質教育集聚區,要充分運用遠程教學視頻系統,挖掘教育內涵,釋放教育能量,共享教育資源”的要求下,進一步大膽創新,全面攜手國內領先的多媒體通信系統提供商——華平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著力建設“遠程視頻互動教學平臺”,以進一步拓展“網上公益學堂”的功能與覆蓋面。
在華平公司運用AVCON遠程視頻互動教學技術豐富和擴展的楊浦區“網上公益學堂”,功能和教育覆蓋面都得到了極大的延伸,目前可以提供三種學習方式:
一,現場聽課,通過將主播課堂——楊浦區教育局信息演播室的講課視音頻實況與課件PPT廣播至全區所有中學的多媒體交互課堂,實現一位老師授課,全區所有中學同步聽課,并可進行實時提問、交互。目前楊浦區除少數高中還是接收課堂,僅可接收主播課堂的視音頻外,其余全部中學都完成了交互課堂建設,可與主播課堂實現視音頻交互。
二,上網收看,通過“遠程視頻互動教學平臺”的強大錄相功能,將各位(名)資深教師授課以及與學生互動過程全程錄制下來,并發布在楊浦教育網www.yp.edu.cn上,供學生學習下載和上線收看。
三,在校學習。學校可將輔導講座的文檔及視頻下載到本地教學設備上,或直接到楊浦區教育信息中心領取講座DVD光盤,組織學生統一觀看學習。
“網上公益學堂”作為楊浦區六項“民心”工程之一,旗下“名師輔導”、“名師講壇”、“名師經典”三大欄目內容豐富、各具特色,廣受社會各界和市民百姓關注和好評。其中“名師輔導”欄目通過華平AVCON遠程視頻互動教學技術,已連續五年對全區初三、高三學生進行了免費升學輔導和考前心理輔導,共邀請各類知名教師舉辦輔導講座達113次,受到廣大學生、家長的熱烈歡迎。
同時,作為楊浦區教育局積極推進區教育信息化的一個突出成果,“網上公益學堂”有效地將楊浦區對教育信息化的需求與現代多媒體通訊技術進行了結合,通過上海華平公司提供的AVCON遠程視頻互動教學解決方案,成功建立了可以覆蓋楊浦區所有中學的“遠程視頻互動教學平臺”,以強大的視音頻交互和系統錄相功能,全方位地滿足了楊浦區“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充分放大教育能量”的目標,為楊浦區教育鋪設了一條信息化大道。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