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關鍵詞:電子紙 | 數位相框 | 數字標牌
近日,IDC表示,隨著電子紙技術日漸成熟,未來電子紙即可進攻筆電螢幕與電腦液晶螢幕與TFT LCD進行技術競爭,成為各種顯示裝置的主流技術。
IDC顯示產業研究經理徐美雯今(25)日表示,2015年的電子紙(e-Paper)將具備高飽和度、全彩,并將克服反應速度問題,用以順暢播放動態影片。再加上現有的輕薄、省電、容易閱讀等優勢,將有機會取代TFT 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被使用在筆記型電腦的螢幕上。
徐美雯認為,電子紙跟TFT LCD相比的決定性優勢是適合長時間閱讀,因為前者無需背光、可在陽光下觀看,閱讀舒適度接近傳統紙張。
還要等5年的原因,是現有電子紙技術還不夠成熟。主流的E-Ink與SiPix技術目前僅有單色,富士通(Fujitsu)主推的彩色電子紙則有色彩飽和度不足的問題。更致命的是,這些技術目前的螢幕反應速度都太慢、遠遠不及TFT LCD,無法用來播放每秒需更新30個畫面以上的動態影片。
徐美雯看好的是另一個技術,由普利司通(Bridgestone)、臺達電與日立(Hitachi)合推的Bridgestone QR-LPD電子紙,畫面反應速度宣稱比TFT LCD還快,目前已開發出單色與彩色顯示,預計今年第三季就會推出首款采用此技術的單色電子書閱讀器。
不過,Bridgestone目前有耗電量較高的問題,約為其他電子紙技術的2倍,未來還需加以克服。
電子紙的5年進程
電子紙要成為主流顯示技術絕非一蹴可及。徐美雯表示,目前仍以單色產品為主,除了最大宗的電子書閱讀器之外,單色電子紙也已經被用在電子標簽(e-Tag)、智慧卡、USB隨身碟、手表或是手機鍵盤上。
今(10)年下半年電子紙的色彩飽和度將有突破,以4096色即可用來開發電子報紙、電子教科書或數字標牌;2012年將出現全彩(Full Color)電子紙,即可應用在更講究圖像畫質的電子雜志、數位相框等產品上。
待2015年克服了反應速度的問題后,電子紙即可進攻筆電螢幕與電腦液晶螢幕。屆時電子紙與TFT LCD將不再是技術之爭,而是要比較價格/效能比,電子紙能否挑戰成功主流的決定性關鍵,會是成本能否降到合理范圍。
IDC預測,電子紙裝置去(09)年860萬臺的市場規模,今年即將成長為1980萬臺,2013年則可望到達1.3億臺。
長達5年的技術發展整合期,電子紙要走的路并不短。徐美雯表示,電子紙已具備來自電子書市場的支持,所以她有信心此技術發展可持續獲得資金挹注,不擔心會無以為繼。
然而,采用TFT LCD的蘋果iPad即將在4月上市,加上隨后將帶動的一波平板電腦風潮,恐怕會是電子書閱讀器與電子紙技術馬上得面臨的最大挑戰。
更多相關: AV集成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