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顯示技術的不斷進步,大屏幕投影顯示市場的日益壯大成熟,投影機已經從“高高在上”只有少數行業能夠享用的高端設備轉變成為成為一種普通辦公設備,廣泛應用于政府、文教、醫療、鐵路、軍事、影視等各行業領域,并且正在進入個人家庭。伴隨著設備的普及,競爭也日趨激烈,各廠商為了避免同質化趨勢,不斷提高性能、開發更多實用功能來達到產品差異化的目的,其中無線投影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
對于傳統有線投影機來說,VGA線纜和接口的數量是有限的,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主講人和電腦設備的物理位置及數量,在投影機上進行實時數據共享的操作也會比較復雜。應用投影設備較多的教育和商業活動中,投影機工作地點多是教室、會議室、展廳等較大的場所,布線會比較麻煩。尤其是在裝修時就需要設計好投影機線路走向,給后期的維護帶來了不便,安全方面也存在隱患。而在一些商業圓桌會議、展廳演示、課堂講演等交互式討論場合,不同的演講者的數據都存儲在不同的電腦中,如果使用有線投影機,在輪流發言演示中演講者就不得不頻頻更換電腦,重新接駁上投影機,非常不便。而無線投影機則無連線的困擾,可以即開即用,瞬間切換,曾經有人用“只配備一根電源線的投影機”來形容無線投影機的快捷簡便。
無線投影機,顧名思義就是可以不通過傳統的數據連接線而實現正常投影,用戶不再有連線的束縛,可以自由移動投影機。無線網絡功能允許用戶以無線方式連接一個網絡或由幾個用戶共享一臺投影機,可以實現遠程管理、控制、故障診斷等功能,當然也可以接入因特網,進行遠程監控。這使得投影機更加智能化,成為真正的網絡終端。
無線投影在Wi-Fi
現在無線傳輸技術很多,應用在AV市場中的主要有Wi-Fi、藍牙、紅外等等。后兩者由于速率較低,不適于大數據量的影像傳輸,因此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無線投影技術主要是Wi-Fi。
所謂 Wi-Fi,是由一個名為“無線以太網相容聯盟”(Wireless Ethernet Compatibility Alliance, WECA)的組織所發布的業界術語,中文譯為“無線相容認證”。它是一種短程無線傳輸技術,能夠在百米范圍支持互聯網接入的無線電信號。隨著技術的發展,Wi-Fi已包括IEEE 802.11a、IEEE 802.11b、IEEE 802.11g、IEEE 802.11n標準的認證,現在IEEE 802.11這個標準世通常也被統稱作Wi-Fi。
一般架設無線網絡的基本配備就是無線網卡及一臺AP,如此便能以無線的模式,配合既有的有線架構來分享網絡資源,架設費用和復雜程度遠遠低于傳統的有線網絡。如果只是幾臺電腦的對等網,也可不要AP,只需要每臺電腦配備無線網卡。AP為AccessPoint簡稱,一般翻譯為“無線訪問節點”。它主要在媒體存取控制層MAC中扮演無線工作站及有線局域網絡的橋梁。有了AP,就像一般有線網絡的Hub一般,無線工作站可以快速且輕易地與網絡相連。Wi-Fi最主要的優勢在于不需要布線,可以不受布線條件的限制,因此非常適合移動辦公用戶的需要,具有廣闊市場前景。
別看無線Wi-Fi的工作距離不大,在網絡建設完備的情況下,802.11b的真實工作距離可以達到100米以上,而且解決了高速移動時數據的糾錯問題、誤碼問題,Wi-Fi設備與設備、設備與基站之間的切換和安全認證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根據無線網卡使用的標準不同,Wi-Fi的速度也有所不同。其中最先被應用的IEEE802.11b最高為11Mbit/s,IEEE802.11a和IEEE802.11g為54Mbit/s。802.11a采用的是OFDM編碼技術,雖然速率較高,但是不能與802.11b兼容。而802.11g與802.11a使用相同的編碼方案,也可提供高達54Mbit/s的數據速率,還向下兼容802.11b,并且工作在2.4GHz頻段,目前已經成為最熱門的無線局域網標準。
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批準了無線局域網Wi-Fi的一項新標準802.11n,該標準是802.11g的后續版本,理論上速率可達到300Mbit/s。
此標準的發布,意味著無線產業將從802.11g向下一代802.11n標準演變,越來越多的產品開始采用功能強大的802.11n技術,因為它能提供更快更可靠的無線連接。802.11n平臺的速度比802.11g快7倍,比以太網快3倍。另外,它具有更大的覆蓋范圍,即使是各個角落也游刃有余。由于它具有很大的帶寬,因此802.11n是首個能夠同時承載高清視頻、音頻和數據流的無線多媒體分發技術。而且802.11n產品還提供并發雙頻操作,因此能為寬帶多媒體應用提供更多的信道容量。當前不少各大投影機廠商已經開始著手802.11n無線投影的測試工作。
無論在商用還是家用領域,Wi-Fi都已是無線應用的核心。面向家庭應用方面,聯想提出的閃聯,其內核也是基于Wi-Fi,在家電產品、數碼產品上安裝無線網卡。
當前Wi-Fi無線投影有三種連接模式:對等Ad-Hoc連接模式、無線網絡連接模式和無PC存儲卡投影。
1、對等Ad-Hoc連接模式
采用對等Ad-Hoc連接模式,可以實現一臺或多臺電腦與投影機進行的無線信號傳輸。Ad-Hoc結構省去了無線AP,只要安裝了無線網卡,彼此之間即可實現無線互聯;其原理是網絡中的一臺電腦主機建立點對點連接相當于虛擬AP,而其它電腦就可以直接通過這個點對點連接進行網絡互聯與共享。
由于省去了無線AP,Ad-Hoc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架設過程十分簡單,不過一般的無線網卡在室內環境下傳輸距離通常為40m左右,當超過此有效傳輸距離,就不能實現彼此之間的通訊;因此該種模式非常適合一些簡單甚至是臨時性的無線互聯需求。
Ad-Hoc網絡的前身是分組無線網(Packet Radio Network)。對分組無線網的研究源于軍事通信的需要。早在1972年,美國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就啟動了分組無線網(PRNET——Packet Radio NETwork)項目,研究分組無線網在戰場環境下數據通信中的應用。項目完成之后,DAPRA又在1993年啟動了高殘存性自適應網絡(SURAN,SURvivable Adaptive Network)項目。研究如何將prnet的成果加以擴展,以支持更大規模的網絡,還要開發能夠適應戰場快速變化環境下的自適應網絡協議。1994年,DARPA又啟動了全球移動信息系統(GloMo,Globle 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s)項目。在分組無線網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對能夠滿足軍事應用需要的、可快速展開、高抗毀性的移動信息系統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一直持續至今。1991年成立的IEEE802.11標準委員會采用了“Ad-hoc網絡”來描述這種特殊的對等式無線移動網絡。
Ad-Hoc網絡是一種特殊的無線移動網絡。網絡中所有結點的地位平等,無需設置任何的中心控制結點。網絡中的結點不僅具有普通移動終端所需的功能,而且具有報文轉發能力。
對等Ad-Hoc模式作為基于Wi-Fi的一種智能無線投影模式。可以解決無線路由器訪問節點分散的麻煩,無需花費購買無線路由器的支出,就能將多臺電腦連接到無線網絡上,實現投影機的共享,對沒有外部局域網或互聯網連接的用戶來說,這是一種迅速、簡單的數據和文檔共享方式。網絡中的節點均由移動主機構成,在沒有有線基礎設施的地區進行臨時通信時,可以很方便地通過搭建Ad-Hoc網絡實現。
2、無線網絡連接模式
隨著無線新技術的開發,無線網絡投影機在市場中越來越普遍,這些無線投影機,一般都能通過標準的無線傳輸協議與局域網相連,而與無線投影機處于同一局域網內的電腦都可以控制會議室內的投影機工作,輕松實現一對一、多對一以及一對多的連接投影,以及局域網管理、控制、故障診斷等。對無線網絡投影機,網絡中任何一臺電腦都可以通過特定的軟件訪問該投影機,控制演示、組織文件或是設置各項投影參數,而且能夠實現異地同步演示和投影設備實時共享。網絡投影可通過有線與無線的方式實現。有線形式是指直接把網線連接到投影機上的網絡接口,無線形式多基于Wi-Fi技術,這類無線投影機都內置或外置無線LAN網卡或無線AP接收器。目前廠家推出的無線網絡投影機配置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第一種是內置無線網卡和簡單的智能控制系統,通過安裝在計算機上的專用無線網絡管理軟件來管理無線網絡,完成無線網絡投影,這種方式在目前的產品中應用最為普及,目前市場上的大多數無線網絡投影機產品都是基于這種方式。
第二種是投影機中除了內置無線網卡外,還配備了一個功能相對比較完善的計算機系統,這樣使用計算機的投影機端就無需專門管理軟件,直接使用Web瀏覽器就可以直接訪問投影機。這種方式設備成本比較高,但相對比較完善,設備的智能化程度高,獨立性強,是目前網絡產品發展的一種趨勢。
第三種方式是采用專門的外置無線投影模塊,使沒有網絡功能的投影機產品實現無線網絡功能,外置無線投影模塊內置無線網卡,負責無線網絡通訊管理,將接收到的顯示數據轉換為投影機可顯示的顯示信號傳送到投影機,而同樣計算機端需要專門的軟件來管理無線網絡和投影。此系統的最大優勢是系統簡單靈活,通用性好,成本相對比較低,而且可以使原本沒有網絡功能的投影機實現無線網絡投影。
3、無PC存儲卡投影
隨著網絡技術和接入設備的發展,投影機的連接方式變得更加多樣化。很重要的一點是在一些投影機產品中開始內置存貯卡,使用者除了可以通過網絡訪問使用投影機,還可以將要演示的圖片、電影或文檔存儲在CF卡或USB存儲器里,插入投影機直接進行投影,現在還出現了手機、PDA等可以直接連接投影機的技術,可輸入的內容更加豐富。這從根本意義上實現了投影機無PC演示移動辦公。而通過Wi-Fi無線網卡實現的從PC電腦上控制演示投影的功能,也為一個個臨時組織的會議提供了便捷,當投影機安裝在不方便到達的地方,或者有很多需要一邊開會一邊修改的文本資料,通過無線網絡連接就可修改CF卡中的內容,既便捷又高效。
Wi-Fi無線技術使得投影徹底脫離了線纜的束縛,更好地滿足了越來越多移動辦公的需求,自由、便捷的優勢讓忙碌的人們對此青睞有加。相關資料顯示,隨著信息化的迅速普及,AV市場呈現出越來越快的“無線”普及和應用趨勢,“無線”可以說是今后AV市場上的最大亮點和最熱門的應用潮流,作為AV的重要組成部分投影機市場來說,無線投影機市場發展潛力不容忽視。
無論在商用還是家用領域,Wi-Fi都已是無線應用的核心。面向家庭應用方面,聯想提出的閃聯,其內核也是基于Wi-Fi,在家電產品、數碼產品上安裝無線網卡。
當前Wi-Fi無線投影有三種連接模式:對等Ad-Hoc連接模式、無線網絡連接模式和無PC存儲卡投影。
1、對等Ad-Hoc連接模式
采用對等Ad-Hoc連接模式,可以實現一臺或多臺電腦與投影機進行的無線信號傳輸。Ad-Hoc結構省去了無線AP,只要安裝了無線網卡,彼此之間即可實現無線互聯;其原理是網絡中的一臺電腦主機建立點對點連接相當于虛擬AP,而其它電腦就可以直接通過這個點對點連接進行網絡互聯與共享。
由于省去了無線AP,Ad-Hoc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架設過程十分簡單,不過一般的無線網卡在室內環境下傳輸距離通常為40m左右,當超過此有效傳輸距離,就不能實現彼此之間的通訊;因此該種模式非常適合一些簡單甚至是臨時性的無線互聯需求。
Ad-Hoc網絡的前身是分組無線網(Packet Radio Network)。對分組無線網的研究源于軍事通信的需要。早在1972年,美國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就啟動了分組無線網(PRNET——Packet Radio NETwork)項目,研究分組無線網在戰場環境下數據通信中的應用。項目完成之后,DAPRA又在1993年啟動了高殘存性自適應網絡(SURAN,SURvivable Adaptive Network)項目。研究如何將prnet的成果加以擴展,以支持更大規模的網絡,還要開發能夠適應戰場快速變化環境下的自適應網絡協議。1994年,DARPA又啟動了全球移動信息系統(GloMo,Globle 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s)項目。在分組無線網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對能夠滿足軍事應用需要的、可快速展開、高抗毀性的移動信息系統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一直持續至今。1991年成立的IEEE802.11標準委員會采用了“Ad-hoc網絡”來描述這種特殊的對等式無線移動網絡。
Ad-Hoc網絡是一種特殊的無線移動網絡。網絡中所有結點的地位平等,無需設置任何的中心控制結點。網絡中的結點不僅具有普通移動終端所需的功能,而且具有報文轉發能力。
對等Ad-Hoc模式作為基于Wi-Fi的一種智能無線投影模式。可以解決無線路由器訪問節點分散的麻煩,無需花費購買無線路由器的支出,就能將多臺電腦連接到無線網絡上,實現投影機的共享,對沒有外部局域網或互聯網連接的用戶來說,這是一種迅速、簡單的數據和文檔共享方式。網絡中的節點均由移動主機構成,在沒有有線基礎設施的地區進行臨時通信時,可以很方便地通過搭建Ad-Hoc網絡實現。
2、無線網絡連接模式
隨著無線新技術的開發,無線網絡投影機在市場中越來越普遍,這些無線投影機,一般都能通過標準的無線傳輸協議與局域網相連,而與無線投影機處于同一局域網內的電腦都可以控制會議室內的投影機工作,輕松實現一對一、多對一以及一對多的連接投影,以及局域網管理、控制、故障診斷等。對無線網絡投影機,網絡中任何一臺電腦都可以通過特定的軟件訪問該投影機,控制演示、組織文件或是設置各項投影參數,而且能夠實現異地同步演示和投影設備實時共享。網絡投影可通過有線與無線的方式實現。有線形式是指直接把網線連接到投影機上的網絡接口,無線形式多基于Wi-Fi技術,這類無線投影機都內置或外置無線LAN網卡或無線AP接收器。目前廠家推出的無線網絡投影機配置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第一種是內置無線網卡和簡單的智能控制系統,通過安裝在計算機上的專用無線網絡管理軟件來管理無線網絡,完成無線網絡投影,這種方式在目前的產品中應用最為普及,目前市場上的大多數無線網絡投影機產品都是基于這種方式。
第二種是投影機中除了內置無線網卡外,還配備了一個功能相對比較完善的計算機系統,這樣使用計算機的投影機端就無需專門管理軟件,直接使用Web瀏覽器就可以直接訪問投影機。這種方式設備成本比較高,但相對比較完善,設備的智能化程度高,獨立性強,是目前網絡產品發展的一種趨勢。
第三種方式是采用專門的外置無線投影模塊,使沒有網絡功能的投影機產品實現無線網絡功能,外置無線投影模塊內置無線網卡,負責無線網絡通訊管理,將接收到的顯示數據轉換為投影機可顯示的顯示信號傳送到投影機,而同樣計算機端需要專門的軟件來管理無線網絡和投影。此系統的最大優勢是系統簡單靈活,通用性好,成本相對比較低,而且可以使原本沒有網絡功能的投影機實現無線網絡投影。
3、無PC存儲卡投影
隨著網絡技術和接入設備的發展,投影機的連接方式變得更加多樣化。很重要的一點是在一些投影機產品中開始內置存貯卡,使用者除了可以通過網絡訪問使用投影機,還可以將要演示的圖片、電影或文檔存儲在CF卡或USB存儲器里,插入投影機直接進行投影,現在還出現了手機、PDA等可以直接連接投影機的技術,可輸入的內容更加豐富。這從根本意義上實現了投影機無PC演示移動辦公。而通過Wi-Fi無線網卡實現的從PC電腦上控制演示投影的功能,也為一個個臨時組織的會議提供了便捷,當投影機安裝在不方便到達的地方,或者有很多需要一邊開會一邊修改的文本資料,通過無線網絡連接就可修改CF卡中的內容,既便捷又高效。
Wi-Fi無線技術使得投影徹底脫離了線纜的束縛,更好地滿足了越來越多移動辦公的需求,自由、便捷的優勢讓忙碌的人們對此青睞有加。相關資料顯示,隨著信息化的迅速普及,AV市場呈現出越來越快的“無線”普及和應用趨勢,“無線”可以說是今后AV市場上的最大亮點和最熱門的應用潮流,作為AV的重要組成部分投影機市場來說,無線投影機市場發展潛力不容忽視。
更多相關: AV集成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