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舉行的售貨亭自助服務展暨數字標牌展(KioskCom Self Service Expo and The Digital Signage Show)暗示了未來互動應用程序和數字標牌的融合。互動應用程序大受歡迎,而數字標牌只是在一個較小的領域里處于較受歡迎的地位。只有兩家供應商提到了融合兩方面的想法,但是也只是局限于字面上將兩者聯(lián)系到一起。諷刺的事情是,一家(Netkey)已經被NCR收購了,NCR是售貨亭行業(yè)的主要供應商,而且他們牢牢地屬于售貨亭的陣營。有沒有市場需要數字標牌和互動應用程序的完全融合呢?或者是未來兩者只是相關的共存,但屬于不同的技術?
了解了互動應用程序和數字標牌的本質性不同點之后,可能會找到融合點。這個表格總結了最主要的區(qū)別:
在高水平上,數字標牌是一對多形式的交流,通常由一個大格式的顯示器執(zhí)行。相反,互動應用程序通常是一對一性質,所以經常應用于小格式的顯示器上。數字標牌目標趨向于告知、銷售和加強品牌,而互動應用程序通常把交易作為結果。數字標牌趨向于事先安排、同步呈現和中心管理。而售貨亭是異步的應用程序,由使用者操作。
雖然兩種技術存在很大的區(qū)別,但是還是有融合的可能性或是適應性。我們已經看到數字標牌軟件同時存在于售貨亭服務上,當售貨亭處于空閑狀態(tài)的時候在屏幕上顯示動態(tài)的、中心控制的內容。后臺工具可以管理適用任意環(huán)境的數字內容。點播功能也出現在數字標牌上,因此循環(huán)內容可以暫時停止而儲存的視頻內容可以通過遠程控制顯示出來。使用者產生的內容(UGC),通常是SMS短信或Twitter消息形式的內容顯示在數字標牌上,這也是兩者融合的一個標志。(UGC)沒能使數字標牌一對一或是真正的互動,也沒能使數字標牌從展示領域進入應用程序領域。
還有一些主要的非技術原因使得這兩種技術不能真正的形成一種應用程序流。首先,售貨亭的趨勢是通過運營功能實現內部擁有,而數字標牌通常是以市場為中心。因此,預算、購買環(huán)節(jié)和目的完全不同。其次,售貨亭為場地業(yè)主所擁有,而許多數字標牌網絡被第三方所擁有。再次,這使得決定權落入了不同人手里。另外,售貨亭更能與公司系統(tǒng)整合,因為公司不喜歡把內部戰(zhàn)略系統(tǒng)與第三方控制的應用程序整合到一起。最后,隱私問題,尤其是醫(yī)療和公司環(huán)境下,使得不喜歡安裝一對多數字標牌類型的互動應用程序。
移動工具讓許多消費者擁有智能手機,從內容為中心的角度填補數字標牌和售貨亭應用程序之間的鴻溝。調用SMS信息或是相關URL的數字標牌內容可以實現輸入的互動,使用者可以被識別收到額外的信息和服務。2D代碼的出現可能是經常引起爭議的側邊欄的最好使用。想象一下,代碼與正在播放的廣告一起顯示,允許使用者用他們的手機獲取密碼,然后收到優(yōu)惠券或是其他服務。這些工具,可能和藍牙一起(在美國的使用已經滯后了)會使數字標牌活躍,但不是真正的互動。
有很多原因為什么數字標牌和互動應用程序不能實現真正的融合。從根本的性質看,他們最求不同的目標、要求不同的發(fā)展技術,而且在機構里由不同功能的擁有者所安裝。盡管他們存在差異性,但是很明顯他們能相互學習。市場(由技術購買者定義)沒有要求他們融合,而且技術、組織和功能上的障礙阻止實現真正的融合,使得在可預見的未來里不可能實現這個要求。數字標牌和售貨亭將會繼續(xù)共存。購買者“迫使”或是假設融合也許可能使得互動性和數字標牌的功能都減弱。目前,國內已經推出了56IQ多媒體信息發(fā)布系統(tǒng)數字標牌軟件免費下載試用,供快速體驗液晶互動精彩內容。
更多相關: AV集成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