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的醫改浪潮對患者就醫體驗提出了更高標準。單純的信息系統建設已遠遠無法滿足需求,而隨著數字媒體的興起,醫院數字環境——作為醫院信息化“跨越式”發展的重要一環,展現出全方位改善患者就醫體驗的應用潛力,正受到越來越多醫院的青睞。
醫院數字環境與醫院基礎信息化的重要不同之處,在于面向的主體和預期的目標。如果說醫院此前的信息化建設是面向組織架構,更多著眼于提高醫院的營運效率、管理效率,降低醫院的內部損耗,那么剛剛興起的醫院數字環境則是面向患者,是在醫院前期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上努力營造人性化醫療服務環境,提升服務質量,改善患者體驗。
洞察需求,以患者為中心的醫院數字環境
患者判斷醫院的方式與他們判斷餐館或酒店的方式相同:依據他們在醫院的體驗。這種體驗包括物理的、臨床的以及感情的部分。過去的看病經歷讓許多人覺得良好就醫體驗是一種奢求,對于決意努力改善患者體驗的醫院管理層來說,醫院除了解決問題和留住患者外,還必須提供卓越服務和良好體驗。
調查表明,了解關于治療的更多信息被大多數患者視為最重要的就醫體驗因素,約75%的受訪者會為此而考慮轉院。許多時候,當醫生為患者開藥時,并沒有向患者提供足夠的教育,另外,許多時候,醫院太忙碌了或者沒有人手或知識在下列方面指導患者:如何服藥,同時服用哪些伴用藥品能夠讓他們在用藥時感覺更好一點——即使它們是非處方藥。同時,就像患者需要關心自己的醫生和護士一樣,患者也需要獲得了充分信息的醫生和護士。因此,為患者以及醫生和護士提供周到便利的信息服務就成為醫院數字環境最根本的價值主張。
要全面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在完善的信息服務之外,還需要找到適當的方法將它們與整個治療環境融合起來,使患者實際感受到醫院所有工作人員,即使是藥劑師也是治療團隊中的一員,而不是柜臺后面的一張陌生的臉——他們只能在柜臺外排隊等候取藥。醫院數字環境正是通過這種更系統和更廣闊的視野,透徹分析患者需求,確保提供更出色的患者體驗。
融合設計,多領域交叉的醫院數字環境
數字媒體技術的日新月異,無疑為醫院經濟高效地改善患者真正重視的服務與設施提供了最為有力的技術平臺,為醫院解決患者就醫問題提供了多重創新的思路。比如,如今的醫院常常是人滿為患。但是,當你研究醫院的平均病床利用率時,它卻只有67%。為什么會存在人滿為患與每天只有三分之二的平均床位利用率之間的矛盾,原因就是沒有解決好患者流與資源之間的協調問題,它們之間匹配得不好。在這里,醫院環境設計問題與醫療問題并存,醫院數字環境的應用案例表明,作為醫院數字環境一部分的智能化引導系統可以顯著改善患者流與資源之間的協調問題。
設計是醫院數字環境的核心,好的設計將更好地發揮技術的效力,而不好的設計將產生相反的效果。醫院數字環境正是充分發揮了設計的力量,將美學設計和工程設計的原則引入到醫院環境建設之中,融合多門面向人與環境的學科,包括認知心理學、行為科學、社會科學,以及建筑設計、弱電設計、裝飾設計、藝術設計等,充分體現弱勢關懷,找出老齡人群、殘疾人群、特殊職業人群等特定患者群體的關聯性,整體協調各類關愛弱者的自助配套設施,確保從掛號就診開始,為患者在整個治療期間提供完整且具有針對性的舒適體驗服務。
醫院數字環境不僅強調智能化、人性化體驗,強調服務便利,同樣重要的是強調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完全基于數字媒體新技術、新材料,以真正綠色設計創造一個環保生態空間,并且全面順應節能減排大潮流,以透徹的智能對所有數字設備實現策略計劃控制,確保相關設備在非使用狀態下自動轉入休眠狀態,最大限度降低能耗。
開放創新,靈活應對未來的醫院數字環境
醫療衛生改革越來越成為一個商業問題。隨著爭奪患者的競爭日趨激烈,具有遠見卓識的醫院領導已經意識到,大多數患者選擇醫院時,考慮的不僅僅是醫院在臨床方面的名氣、地理位置或費用問題,舒適的醫療環境、簡便的就醫流程和完善的信息服務這些非臨床方面的因素,也是患者選擇醫院時的重要考慮因素。
大多數醫院現在不具備在細致層面了解患者以推出有針對性的服務組合的能力,隨著醫院更多地了解患者的需要,未來有可能像零售業及其他行業的營銷者那樣對患者群予以細分,研究患者真正重視的因素,并據此營造獨特就醫體驗以獲得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醫院數字環境為醫院帶來服務創新和開發新模式的巨大空間。作為數字環境倡導者,九華互聯在醫院數字環境建設中秉承“科技+創意”的原則,充分發揮自身強大的技術專長,同產業鏈上各方緊密協作,努力且卓有成效地實施創新,力求不僅改善醫院的服務和患者的健康,還要改善患者的住院體驗以及整個醫療衛生行業的未來。
更多相關: AV集成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