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影網資訊】3D,無疑是現在最為熱門的一個話題。從今年開始以3D電視為首的3D顯示設備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普通人的生活,3D液晶、3D等離子、3D投影機、3D顯示器、3D掌上游戲機……只要能和“3D”扯上一點半點關系的,都加入了這股“大潮”之中。
眾所周知,3D節目的數據量比2D大很多,傳輸帶寬是普通2D視頻的兩倍,因此,信號傳輸通常采用損失一半分辨率(犧牲畫面質量)的做法,無法實現真正的高清3D播放。如何在不損失分辨率的情況下,通過高效的數據壓縮技術減少對傳輸帶寬的需求,是未來3D電視關鍵技術發展之一。
目前,在主流的3D應用領域,電視機和顯示器仍然是最為重要的3D終端。事實上,現在比較容易買到而且和普通消費者距離比較近的產品,也就是3D顯示器和3D電視兩種,而3D投影儀相對來說和普通人還是稍遠。
“其實,3D技術不僅應用于數字影視娛樂行業,而且廣泛應用于軍事、建筑、醫療衛生和工業領域”。 據了解,目前3D顯示技術的方式很多,主要有色差眼鏡式、偏振眼鏡式、主動快門眼鏡式以及裸眼式等。
目前各終端廠商推出的產品基本采用眼鏡式技術,其中主動式眼鏡技術占的比重非常大。目前,已經上市的3D電視均采用主動式快門技術。據了解,目前眼鏡式3D顯示技術主要分為3種:色差式、偏光式和主動快門式。色差式技術由于顯像效果較差,該技術將逐漸被淘汰。偏光式技術和主動式技術各有優劣。主動快門式技術對于面板的技術工藝要求較低,面板廠商無需對現有面板產品做很大改動便可實現3D顯示效果,但是該技術產品要求面板的刷新頻率在240Hz以上,而且眼鏡價格很貴。偏光式技術眼鏡成本非常低,可有效解決快門式技術的殘影問題,但是由于其需要在面板表面貼一層偏光膜,所以成本較高。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目前偏光式技術和主動快門式技術的陣營規模也存在著天壤之別。在主動式快門技術方面,目前三星、LGD、索尼、松下、長虹、海信等企業均主打主動快門式技術,其終端產品在市場上開始銷售。而在偏光式技術方面,目前只有友達推出量產的面板產品,終端市場上還沒有相應的產品。
技術轉化是3D發展的關鍵
相比液晶技術,我國3D技術的研發儲備力量要強得多。目前,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大學、天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科研院所都有自己的科研成果;TCL、天津三維等企業也早在數年前開始進行3D技術產業化研發。但是,技術如何分享,如何實現產業化,值得深入探討。
首先,科研院所需與企業緊密合作。目前產學研聯動不夠的主要原因在于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與產業化脫節。一方面,企業面臨生存壓力,部分企業比較注重眼前利益,缺乏技術鏈的整體布局;另一方面,科研院所較為注重前沿性科研成果的研發,有時忽略了對制造工藝、生產流程的研究。
其次,企業需保持開放的心態。企業之間既是競爭對手的關系,也是合作伙伴的關系。對于目前的3D市場而言,企業應更加注重合作伙伴的關系。企業只有以開放的姿態將自己的技術分享,才能共同把“蛋糕”做大,大家才有得做。
裸眼3D 愛你在心口難開
裸眼式3D技術可分為光屏障式(Barrier)、柱狀透鏡(LenticularLens)技術和指向光源(DirectionalBacklight)3種。裸眼式3D技術最大的優勢是擺脫了眼鏡的束縛,但是在分辨率、可視角度和可視距離等方面還存在不足,不過隨著技術的跟進竟會得到解決。
裸眼 3D
在3D電視賣場,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戴著一副眼鏡終究會給人不舒適的感覺。”3D顯示技術的方式很多,主要有色差眼鏡式、偏振眼鏡式、主動快門眼鏡式以及裸眼式等。3D顯示技術的發展方向是體三維技術和全息投影技術,裸眼式將是未來3D技術的主要顯示方式。
但是,裸眼3D電視目前存在無法量產,主要原因是成本過高。據悉,裸眼電視尺寸越大成本越高,而且成本是呈幾何級數增長:一是采用裸眼3D技術的顯示器必須是工業顯示器,制作工藝與普通的液晶顯示器有很大區別;二是3D電視的貼膜雖然制造容易,但要保證“點對點”對應貼膜卻存在很大的技術難題,目前還沒有辦法進入工業量產階段,所以生產電視的時間成本較高。
裸眼3D將成“明日之星”
目前國內已有8視點合成算法,后期擴展到多視點甚至任意視點的、基于光柵的自由立體顯示技術是裸眼3D顯示技術的一個發展趨勢。
其二,真三維立體顯示技術。現有的大多立體顯示技術是利用人眼視差原理,經過人腦重新計算得到“假”三維視覺感觀。目前有科研院所正在研發基于多投影機的真彩色體三維顯示系統,其原理是通過多個高速投影儀把視頻畫面投射到一個高速旋轉的屏幕上,利用人眼的視覺暫留機理,實現360度的立體顯示效果,從而達到真三維的效果。
其三,全息立體顯示技術。激光全息式3D顯示技術在色彩和亮度上比光柵式有優勢,且不受觀看角度的限制。當人們改變觀看位置時,得到的3D圖像也隨之改變。北京理工大學、安徽大學等科研院所已經開發出全息視頻實驗系統。在3D信息量越來越豐富,制造成本越來越低的未來,加上全息技術的進步,全息立體顯示技術將憑借色彩豐富及觀看角度自由等優勢成為3D電視技術的一個發展方向。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