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很多產品需要用到觸控面板,導致觸控面板的使用快速擴張,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因透光率、反應速度、耐用性、外觀、多點觸控具優勢而蔚為主流。不僅既有觸控面板廠商持續擴產,中小尺寸面板廠商相繼投入,連TFT-LCD液晶面板大廠奇美電子(3481)、華映(2475)也分別都將旗下4.5代線產能投入觸控面板生產,友達光電(2409)、彩晶(6116)則分別以集團彩色濾光片廠達虹(8056)、和鑫(3049)切入觸控領域。由于TFT大廠在技術和產能均具備領先優勢,市場預期,觸控面板產業接下來恐將面臨洗牌調整。
以奇美電于今年中法說會所宣示、將加速投入觸控面板領域,業界分析,TFT-LCD液晶面板大廠在這方面的技術可說是居于絕對領先的地位,如果TFT-LCD液晶面板大廠真要全力投入觸控面板市場,就好像研究生和高中生(傳統觸控面板廠商)在比微積分。
另一方面,由于TFT-LCD液晶面板大廠在產能方面,只要提撥極小比例的產能、投入觸控Seneor、觸控面板模組的生產,對規模較小的傳統專業觸控面板廠商來說,就會造成很大的排擠壓力。在技術和產能都居絕對優勢的前提下,業者認為,TFT-LCD液晶面板大廠投入觸控面板領域搶單,如果本身原本就與相關品牌大廠有所合作,這種伙伴關系很容易延續,訂單可說手到擒來。
特別要注意的是成本方面,主因是TFT-LCD液晶面板廠建置成本相當高,因此,在折舊攤提期間來投入觸控面板,所產生的效益,可能未必能充分滿足面板廠所需。畢竟折舊成本占比高達1/3,同時還得考量人員薪資、產能利用率等等因素。不過,如果產線的折舊都已經攤提完畢,也就是經過盤算后、成本是沒問題的,則又另當別論。
根據調查,目前友達已有3條5代線(2003年投產)均已折舊完畢,另有1條5代線和2條6代線系于2005年投產,預計將于2010年折舊完畢。旗下達虹也已把1條3.5代及1條4.5代彩色濾光片產能轉投入觸控Sensor生產。奇美電也有2條5代線(2003、2004年投產)折舊完畢,另2條5代線預計將在2010-2011年陸續完成折舊,目前已經把1條4.5代線轉投入觸控面板生產。
華映1條4.5代線已折舊完畢,另1條4.5代線預計將在今年底折舊完成,目前公司已經把1條4.5代線約70%產能,投入觸控Sensor生產,預計還會持續擴大。彩晶的5代線折舊也已提列完畢,近來積極建置內部彩色濾光片產能,并以自身的后段模組制程、結合原彩色濾光片供應商和鑫的觸控sensor產能,跨入觸控面板領域。
凌巨(8105)的3代TFT面板產線也即將于今年底折舊完成,明年觸控面板相關新產能也將陸續開出,市場預期,此將使凌巨明年整體成本壓力減輕。而勝華(2384)的2條3代線則分別要到2012年才會陸續折舊完畢。
至于中小尺寸面板模組廠,全臺(3038)則是以原本的前段黃光、濺鍍及濕制程投入前段觸控sensor,搭配后段貼合技術跨入觸控面板。晶采(8049)僅投入后段貼合制程。
根據業界權威機構評估,相較之下,對于那些今年正在擴充新產能的專業觸控面板廠商來說,后續成本競爭壓力勢必會更大。整體而言,液晶面板大廠積極投入觸控領域,是否將使觸控面板業面臨客戶訂單與市占率重分配、產業競合洗牌調整,值得持續觀察。
更多相關: AV集成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