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專業音響專業音響燈光的發展劃分階段,那么08奧運年稱得上是一個光輝的節點,因為從此國外品牌一統天下的局面開始松動,少數民族品牌成為行業領袖并廣為人知。但08年至今,行業加劇競爭帶來的各種陣痛引發我們思考:
三個要解決的問題
其一,民族企業如何提高品牌的附加值,以增強與國際品牌的競爭力?從北京展、廣州展、上海展這三大行業展會可以看出,國外品牌正步步為營、加強對中國市場的占領。國內個別企業雖然已在大型國際活動中嶄露頭角,但更多的囿于提供擴聲、燈光系統的運營保障,缺少與活動創意、制作團隊的跨平臺整合營銷。效仿國際大品牌,走資源整合之路,我們該如何行動?這不僅考驗一個企業的魄力,更考驗一個企業是否具有共謀大事的智慧。
其二,市場越來越多的被國內外大型企業搶占,面對這一現狀,小企業是繼續守望在懸崖邊上,還是選擇與國際大牌企業聯姻,走資產并組的借力之道?小企業渠道建設不暢通,新品研發又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因此“二八”原則似乎在音響專業音響燈光同樣適用,即業內80%的市場被20%的優勢企業瓜分。大型企業甚至還把持著行業標準的制定權,飽受沖擊之苦的小企業,未來該何去何從,這是一個必須要果斷做出的選擇。
其三,中國音響燈光產業集聚現象突出,但“有區域品牌無企業品牌”是不爭的事實,未來怎樣才能讓企業受惠于品牌經濟,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以恩平為例,現在恩平麥克風產業在全國如雷貫耳,但被人記住的企業品牌能有幾家?這是極不對稱的現象?吭假Y本積累起來的產業不能任由原始競爭,在扶植龍頭企業打造高端品牌方面,政府和相關部門大有作為。
國內與國外,小企業與大企業,個體與整體,這三大維度或許是未來幾年,中國音響專業音響燈光要認真思考的方向。
兩個要把握的機遇
創新精神的歸位。日前,北展主辦方決定,從2011年起,PALM展將開始評選專利創新獎。從之前的“評優”到今年的“評獎”,暗含的深意迥然不同。創新獎表彰那些具有創新性的產品,或許這些產品并不成熟,但一定凝聚了企業的創新精神在其中。
通過展會平臺設立創新獎,鼓勵行業那些勇于創新的企業,這并不是北展主辦方特有的舉措,英國最大的音響專業音響燈光展會PLASA展就設有PLASA創新獎,2010年共有62項產品獲得提名,每年問鼎獎項的產品都引領著行業下一輪發展潮流。
鼓勵創新在任何行業都是永恒的話題,尤其是在仿造盛行、缺乏專利意識的國內市場。從音響燈光產業聚集地廣州的成長經驗來看,困擾創新精神延伸的原因有四個:
首先,技術研發人才的稀缺導致企業無法開展創新;其次,對絕大多數企業而言,高昂的研發成本讓他們望而卻步;第三,企業銷售導向型的經營模式,沒有給研發留出太大空間;第四,仿冒企業魚目混珠,擾亂了市場競爭體系,創新精神得不到尊重。
如今,行業協會首次以評獎的方式鼓勵創新,引導企業加大研發力度,將對未來產業的良性、健康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史無前例的發展契機。奧運、世博、亞運等一系列重大盛事相繼在中國舉辦,在專業音響燈光應用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如此密集的發展良機。這一系列重大項目經驗,是外界了解中國音響專業音響燈光發展的窗口。
從客戶的角度分析,選擇供應商除了看重技術實力外,最重要的就是看是否擁有國內外超大型項目的操作經驗。這些經驗不是單純靠金錢就可以獲得的,因此說中國音響燈光企業碰上了千載難逢的良機并不為過。
今后,國內企業要面臨的是如何巧妙地借助這些寶貴資源提高國際競爭力,在保持高端產品的領先優勢的同時,做強中低端產品,以高端領跑企業全線產品高歌猛進。
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少數音響燈光企業將實現質的跨越。你把握,或著不去把握,機會就在那里,不等,不留。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慧聰音響燈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