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高清電視已漸漸成為廣電全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數字化整體轉換的加速推進和高清頻道的陸續開通,在用戶的視覺體驗不斷升級的同時,如何在音效上滿足人們的高品質娛樂需求,已經日益提上廣電行業發展議程。
在11月1日正式實施的地面數字電視接收端國家標準中,杜比新一代數字音頻編解碼技術技術杜比數字+(Dolby Digital Plus)作為可選音頻解碼格式位列其中。這也是國內數字電視領域首次針對音頻技術做出的相關規范。隨著包括節目制作機構、電視臺、廣電運營商、芯片和終端設備在內的產業鏈整體協作能力日益增強,杜比數字+有望成為高清電視產業的默認音頻標準。
產業鏈聯手協作
杜比數字+與杜比上一代數字技術相比,擁有更好的兼容性和傳輸效率,廣泛適用于國內有線、衛星、地面、IPTV和互聯網電視等多種廣播平臺。據統計,全球范圍內采用杜比數字+的產品數量已經超過4.3億。目前,杜比技術已應用于多家運營商的傳輸平臺,國內12個高清頻道中有10個已經使用杜比數字音頻技術。
9月8日,上海東方有線宣布,在其付費高清頻道中使用杜比數字+提供環繞聲節目。上海五百多萬戶家庭將有機會體驗媲美電影音質的電視節目。這是繼深圳有線、廣西有線和濟南有線之后,杜比數字+在有線運營商的又一個大規模應用。在IPTV方面,百視通公司也已經在廣東和福建實現杜比數字+音頻格式的IPTV節目播出。
同時,杜比也獲得眾多芯片制造商和終端產品制造商的支持。杭州國芯和海思半導體等廠商正將杜比數字+用于面向高清機頂盒產品的芯片解決方案中;采用了杜比數字+的還有長虹、創維和TCL等近20家設備生產商和同洲、華為和四川九州等40多家機頂盒生產商。
未來尚有難題待解
與3D和AVS等技術標準一樣,杜比數字+在廣電的推廣需要整個數字電視產業鏈的協調配合。在這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中,還有眾多難題有待突破。首先,必須解決杜比數字+的內容豐富性問題。目前,除了大型體育賽事和少數高清影視節目,眾多的電視劇和娛樂節目并未采用杜比數字+作為通用音頻格式。
其次,觀眾對于音效的認知遠遠不如視頻明顯,很多用戶的家中也不具備搭載高級音響設備的條件,因此杜比數字+與普通電視用戶之間還存在一定的距離。配套高清電視來推廣杜比技術,可以幫助杜比更快地獲得用戶的認同,但這也導致杜比數字+受制于高清電視的推廣進程。
另外,還需要考慮如何在標準層面對音頻技術做出規范。在國際上,法國、意大利、瑞典、波蘭、英國等國已將杜比數字+列入地面數字電視標準,印度和中東地區等新興市場的運營商也將杜比數字+列為地面數字電視規范。我國的地面國標雖然將杜比數字+列入其中,但是并非強制標準。
與高清電視一樣,杜比在廣電行業中的快速發展,充分說明了科技給生活帶來的變化。杜比實驗室亞太區副總裁孫海石在談到杜比數字+的未來時表示,“在廣電數字化的進程中,杜比將一如既往地與行業上下游通力合作,為用戶帶來高質量的音頻服務。我們期望在高清電視推進過程中做出自身的貢獻。”
更多相關: AV集成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中廣互聯提供,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視聽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