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數字化未來發展走向幾大關鍵點分析
更新時間:2011-6-13 8:41:37 編輯:影子 文章來源:中國視聽網 調整文字大小:【
大中小】
[導讀] 2009年,數字3D升級成為影院設備升級的熱門,但一些影廳卻無法通過數字化執行計劃來實現數字化,這為全數字化的實現制造了難題。挪威、愛爾蘭等國已經在進行影院的全數字化轉換;美國幾大主要院線正在積極推進數字化,數字化比例在逐步加大。然而其他國家則比較緩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中國投影網資訊】1999年Sho West展會上喬治·盧卡斯宣布《星球大戰前傳》、《幽靈的威脅》將數字放映、《星球大戰前傳》、《克隆人的進攻》將完全由數字技術制作距今已有11年,雖然在近兩年數字化發展勢如破竹,2009年數字影廳呈現了100%的增長率,然而電影的數字化依然任重道遠……即使在數字電影發達的美國,已經數字化或簽訂數字化轉換協議的影廳只占50%,在世界范圍內,則有更多影廳需要數字化。
![](http://projector.av-china.com/2011/6/image/20110613-1035.jpg)
發行商需要所有的影廳都數字化之后才采用全數字發行,以節省發行成本,然而放映商對全數字化并不熱衷。2009年,數字3D升級成為影院設備升級的熱門,但一些影廳卻無法通過數字化執行計劃來實現數字化,這為全數字化的實現制造了難題。挪威、愛爾蘭等國已經在進行影院的全數字化轉換;美國幾大主要院線正在積極推進數字化,數字化比例在逐步加大。然而其他國家則比較緩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資金匱乏
雖然制片廠都愿為影院提供5年以上虛擬拷貝費(VPF)方式的費用支持,但是除了DCIP這樣的大執行組織能夠玩轉資金鏈,一般院線很難完成融資步驟,僅僅依靠銀行貸款無法籌集到設備購置費用。
2、設備昂貴
數字電影設備價格在11年中已經大幅下降,已由12.5-15萬美元降至5-6萬美元。雖然價格還將下降,但空間已經不大。
新的放映技術層出不窮,但是這些新技術都是關注大銀幕。目前大銀幕的市場需求較小,放映機的市場需求主要還集中在小銀幕、亮度5000流明左右的數字放映機。適用于小銀幕的1.5-2 萬美元的數字放映機不僅價格便宜,而且還能夠實現數字化。然而,這樣的放映機并未得到重視。
3、技術仍需進一步改進
越晚購入個人電腦(PC)將擁有越好的電腦性能,數字電影也一樣。就拿放映機來說,2010年內將推出4K DLP數字放映機,媒體模塊(MB)將被置入放映機內部,從而使外部服務器可采用常規服務器……比如戴爾或惠普。現在的電影工業正處在設備升級期間,設備升級后不僅要能接收目前采用的Inter op格式的發行版,還要能接收符合DCI規范的SMPTE DCP發行版。
除發行格式以外,安全密鑰還需改進。目前放映設備號需要人工統計、傳送,數字證書信息要人工核對,并以E-mail 的形式將KDM傳送至放映商,繁重的人工操作成為了發行鏈的瓶頸。目前技術界公認衛星傳輸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物流發行方法已經延續了100 多年,新方法的適應尚需時日,安全密鑰的傳送方式更是衛星傳輸的一大問題。
4、數字化推進措施不健全
美國三大院線享受著他們自設的數字電影執行組織DCIP提供的良好融資、財務一體化服務,但是其他數字化執行組織則沒有如此強的實力,即使向銀行順利申請到貸款,也需要其他方式的融資。同時,資金分配的透明度也成為問題,因此很多有實力的院線希望自己成立數字化執行組織。
理想情況,今后的十年將成為全球電影數字化的最后階段,其間,挑戰始終存在,無論是技術還是商業模式,都需要進一步完善。
文章來源:中國視聽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網友評論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