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發展的因素等相關問題展開了廣泛討論,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家落腳點各不相同,作為一家專業的3D研究機構,我們認為要深入推進3D產業的發展,必須先清楚一個事實,即3D產業發展重點在于3D產業鏈的整體建設,3D終端市場滲透只是3D產業推進的一種表現形勢,產業鏈中任何一個環節落后都將導致整體推進無法突破。 一、3D產業發展,內容助力是關鍵 3D產業鏈的建設主要分四大方面,內容制作、編解碼、內容存儲和傳輸、終端顯示四個環節。如果將3D產業鏈比作火車,不難發現終端顯示處于火車頭,拉動整個產業鏈前進,而內容制作、編解碼、內容存儲和傳輸的發展相對滯后,從長遠來看將不利于產業鏈的整體推進,我們認為光有市場的“動力”還不夠,需要足夠重視產業發展的“推力”,加速內容制作和編解碼、內容存儲及傳輸方案的解決。 在顯示技術擁有一定基礎的同時,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3D內容的制作、儲存和傳播上面,只有這樣才能更快推動3D產業發展,促進行業穩定和健康的發展。從消費者的角度,更需要豐富實惠的3D內容,而非被動接受3D概念,受困于主動快門式和被動偏光式3D技術的宣傳。 二、3D終端熱炒,市場表現很無奈 當前主動快門式和被動偏光式兩大陣營為吸引市場眼球而吵得熱火朝天,彩電廠商無疑是市場中最按捺不住寂寞的群體,一方面因彩電廠商作為面板廠商主要戰略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因彩電廠商找不到合適的產品賣點,只能將3D作為一個新興賣點,來刺激消費市場。 然而市場的反應是旁觀者甚多,買單的卻寥寥無幾。筆者分析其原因并不是終端產品質量不好,也不是彩電廠商宣傳不力,而是產業鏈前端并沒能同步成長,是產業失衡導致的結果。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建議終端廠商在3D產業前端投入適當精力,一方面為促進產業鏈快速發展,另一方面整合自己在3D產業的資源。 三、3D內容發展,儲存傳播成瓶頸 關于3D內容的制作以及3D內容的儲存和傳播兩大重要環節,大家卻似乎沒有什么太多的辦法。當前3D影視的來源主要包括3D拍攝,2D轉3D,以及電腦的CG合成等。對于3D拍攝,成本過高仍是無法逾越的障礙,盡管好萊塢陸續有3D電影推出,國內也完成幾部3D電影拍攝,但其數量仍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當前很多3D電視都配備了2D轉3D功能,盡管顯示效果并不如3D拍攝影片,但仍從一定程度解決了片源問題,我們認為這種轉化技術仍然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主要因其開發成本較低,可復制性強,且可持續應用。 相比3D內容制作而言,3D內容儲存和傳播是一個比較廣泛的概念。其中大家最為關心的是3D頻道的開通,3D頻道開通也需要相對穩定的內容來源作為支持,如果僅為零星的3D電影,消費者大可只在電影院滿足適當體驗,因此,結合目前的現狀分析,3D頻道的開通仍無法擁有一個明確的時間表,只是一個遙遙無期的盼望。盡管藍光光碟可以起到一定的傳播作用,但其成本仍無法讓主流消費者能夠接受。 綜上所述,要全面推動3D產業的發展,我們應該盡可能平衡整個產業鏈的建設,將更多的注意力和資源集中在產業鏈的前端,從某種角度講,3D內容的制作以及3D內容的儲存和傳播擁有更大的發展潛力。最后達到吸引消費者主動選擇3D顯示的目的,而不是被動接受低價格3D產品,換取短暫市場份額的增漲,而無法長期維持3D產業的健康發展。
更多相關: AV集成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