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美元熱錢扎堆攪亂LED 滲透速度超預期 "未來LED在通用領域的快速滲透,將是全球LED增長的主要驅動點。到2014年產業鏈的目標,滲透力要達到50%,"昨天召開的齊魯證券2011年夏季投資論壇上,電子元器件行業研究員林健暉直言:"LED要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 顯然,市場的快速發展,已經將LED烹成了一塊美味蛋糕---2010年,中國國內僅上市公司的LED投資計劃額就超過了300億元。行業大戰一觸即發。 滲透速度超預期 資本對于LED的熱情,幾乎是從五年前開始的,而2010年LED背光應用以超出業內預期的速度滲透市場,更是對LED市場帶來了意料中的繁榮。 "我們認為要尋找市場前景比較好,需求發展好,投資增速比較好的公司,主要看好三個方向,一個是移動互聯網,一個是LED,一個是半導體器件。"林健暉分析指出,LED全行業增速或達28%的增速。"LED的應用面非常廣泛,大家現在手上拿著的手機,用著的筆記本,以后臺式機的背光也會是LED,"林健暉分析指出,"LED現在已經進入了液晶電視、大尺寸背光源、汽車照明的關鍵時期,未來LED在通用領域的快速滲透,將是全球LED增長的主要驅動點。到2014年產業鏈的目標,滲透力要達到50%,LED要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 跟前幾年不一樣的是,企業開始爭奪LED的全線利潤,包括利潤最高的芯片。有業內人士透露,芯片環節在過去一年因得到地方政府的新興產業高額補貼的支持,瘋狂增長。2010年中國增量同比增加了近10倍,存量超過150%,今年還是會以接近這個速度增長。專家預計,全球LED產業在2013年將達到2011年約2倍的規模(全球整體為4010億美元). 國產品牌性價比高 有趣的是,在LED發展方向上卻出現了不同的選擇。 LED龍頭之一,臺灣LED產業表示要改變定位,"此前一直以小型顯示器用途為中心,不過今后大型顯示器用途的比例會逐漸擴大,預計2012年將實現逆轉。另外,照明用途也在不斷擴大,估計到2013年將增長至整體的約兩成。在照明用途中,不僅是住宅用途,店鋪商業設施及道路用途等也有望實現大幅增長。"臺灣業內資深分析師郭子菱對媒體分析指出:"臺灣LED廠商一直在顯示器背照燈市場上發展業務,但由于IP問題、價格的迅速降低以及面板廠商的各種要求,各廠商只能在短時間內確保利益。針對目前正逐漸興起的照明領域的熱潮,出現了很多新的挑戰項目,因此有必要改變之前的業務模式"。 跟臺灣行業的看法一樣,不少老牌的照明企業一如雷士照明選擇繼續進軍LED照明市場,甚至吸引來家電企業,如美的照明。 但另一邊廂,剛剛豪擲35億元進軍LED產業鏈的德豪潤達(002005)全資子公司銳拓顯示卻表示,積極開發大屏LED市場。與此同時,銳拓在海外的表現相當進取,國際性主要體育賽事中,如F1、溫哥華奧運會、英超德甲等從不放過,旗下led顯示屏均"屏雀中選"。 "我們在大規格led顯示屏上更有競爭力,與國際競爭對手相比,我們在技術和質量上,比如在同步信息傳輸、刷新頻率等關鍵技術上卻一點都不比他們差,關鍵是,我們的性價比更具競爭優勢。"銳拓透露,2010年其3.7億元的主營收入中海外市場的貢獻仍高達80%強,其中美國市場貢獻了50%的收入,歐洲市場則占據了另外的30%。 錯過未來2年 將錯失LED數千億美元市場 今年5月底,上市公司德豪潤達(002005)公告稱,擬以15.61元/股定向增發募資35億元。由于距離上一次定向增發15億元還不到一年,且有觀點認為德豪潤達對未來營收增長預估過于"樂觀"(3-4年內將新增20.9億凈利潤),質疑之聲不絕于耳。 對此,德豪潤達董事長王冬雷回應稱,接下來是關鍵時刻。"如果我們不能夠在未來兩年內,完成高功率LED芯片的產能建設,那么我們可能會錯失掉全球LED照明的約幾千億美元的市場。"言下之意,無論增發還是產能建設,德豪潤達都在與時間賽跑。 德豪潤達擬再增發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市。在這個離美國首都華盛頓525公里的"綠色城市"中,迄今世界上最大的H D電視就豎立在納斯卡,全國賽車聯合會,簡稱納斯卡)的Low e's賽道旁。整個顯示屏長約61米、寬24米。為建造這個龐然大物動用了超過50名工人,使用了近900萬個LED燈,費時4個多月,重7500公斤。 這塊大屏的生產者不是韓國、不是日本,也不是德國,而是本土上市公司德豪潤達的全資子公司"銳拓顯示"。 眾所周知,LED是個燒錢的行業。在2009年和2010年,德豪潤達分兩次全資收購了銳拓顯示,并在2010年11月以9.54元/股的價格,向珠海德豪電器、蕪經開區光電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龍窩湖建設開發、蕪湖遠大創業四股東成功定向增發15億。 5月底,德豪潤達再次宣布擬增發募資35億元,為的依然是LED業務。 稱未來兩年至關重要 兩次增發間隔不到一年,第二次資金募集額度更是第一次的一倍有多。盡管沒有直接說明,但德豪潤達對前景的描述,多少有些"說明"的味道。 公告顯示,此次增發募集資金絕大多數將用于投產LED外延片生產線項目,并表示項目建成達產后,將形成年產180萬片4英寸L E D外延片的產能。將新增年均營業收入79.56億元,年稅后利潤15.87億元,該項目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為25.86%(稅后)。然而,正因為未來收益看上去"過于可觀",德豪潤達的增發引來了業內的質疑之聲。 "近兩年,全球L E D技術的進步,使得LED在亮度與效率上,已經具備替代傳統照明燈具的所有條件,世界將很快迎來LED照明的新時代;但目前全球高功率LED芯片的產能卻遠遠不足,并且其有限的產能基本掌握在國外企業手里。"王冬雷回應稱,未來2年內公司將按期完成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建設,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LED功率芯片和照明產品供應商。"如果我們不能完成,可能會錯失掉全球LED照明的約千億美元的市場。" 發展與洗牌同步進行 王冬雷的回應處處透露著"因時間緊迫而產生的高度危機感"。他還進一步強調,在國外公司技術優勢下,國內LED企業更應該"搶時間"。背后是整個行業在高速發展,"洗牌"亦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國外企業已經營了10多年甚至更久,在技術、人才和設備產能上已有較多的沉淀積累。"他再次提到此次增發融資35億,稱目的就是要加緊、加大資本的投入,吸納海外高端人才加盟,盡快建立起具有高技術設備的產能規模和基礎。 "唯有這樣才有條件參與全球化的產業競爭,這是德豪潤達完善產業布局的需要,是中國企業適應全球化競爭的需要。"在王冬雷看來,全球的LED產業正在向大陸地區聚集。發展及競爭過程中,產品同質化、缺少藝術創新的企業將逐步退出市場。
更多相關: AV集成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