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影網資訊】以3D技術為支撐的外來文化產品在中國市場受到歡迎,也引發了相關產業對于“十二五”期間我國3D影視產業發展之路的關注和思考。業內人士分析,隨著3D影視技術日臻成熟和3D消費市場需求的增長,本土3D產業鏈將日趨完整,在“十二五”期間,電影領域或將率先形成突破口,進而波及電視領域。
“3D概念”備受推崇終端消費市場勃興
自2010年《阿凡達》在全球熱映后,3D概念影視消費產品勃興,城市消費市場也得到了同步發展。經過1年多的市場培育,3D消費從電影延伸至家庭電視終端,逐漸進入普通家庭。
影視專業咨詢公司藝恩機構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國內動畫電影票房已達9億多元人民幣,同比去年實現了成倍增長。其中今年有6億多元票房是由3D版《功夫熊貓2》創造的。而2010年的1億多元主要產品是國產動畫《喜羊羊與灰太狼之虎虎生威》。
與此同時,3D概念從電影到電視的快速波及,超過了業內人士預期。由于終端技術相對成熟,今年上半年,國內家電市場絕大部分電視機品牌均推出了3D電視機。
國產彩電企業紛紛看好3D電視市場。自2010年8月業內提出“3D普及”后,海信至今已推出15款3D產品,占其目前主銷產品線的四成多。創維、康佳、長虹、TCL、海爾等國產巨頭也陸續推出了各自的主打3D產品搶占市場,其中長虹首先推出了37寸小屏不閃式3D電視。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3D電視機都采用了眼鏡式3D技術,分“偏光式”和“主動快門式”兩種。
蘇寧電器上?偛康匿N售數據顯示,2010年3D電視機在一線城市迅速打開市場局面,其占電視機銷售總量的比重從去年“五一”期間的3%,增長到國慶期間的15%,到2011年上半年,已突破20%。目前,國內3D電視機價格普遍在1萬至2萬元人民幣,一般較同尺寸2D電視機貴30%左右,但有意購買的消費者較多,使終端消費保持穩定增長趨勢。
上游業態發展較慢產業鏈循環尚未閉合
今年上半年,美國3D動畫片《功夫熊貓2》在中國電影市場的票房一枝獨秀,令不少國內動畫業者再次看到了3D市場的潛力,但立即涉足該領域仍顯得準備不足。
與電影相比,電視領域的問題則更為明顯。由于目前我國的電視播放均未采用3D信號,市場上的3D影片片源少、價格貴等情況,使購買了3D電視終端的消費者對3D文化產品的消費需求未得到完全滿足。
從長遠看,產業鏈上游以內容為主的業態發展較慢,將成為制約我國3D產業鏈良性循環的“瓶頸”。問題主要表現在,其一,3D內容產品極少。今年上半年在國內市場上,3D影片的數量不到普通2D影片的一成,而價格高出2D影片許多。相當一部分國產3D作品仍停留在“紅藍偏光技術”的初級階段,與“功夫熊貓”距離甚遠。
奧圖碼品牌行銷部經理趙楊潔分析,國內3D市場發展的主要障礙是片源。目前提供特殊3D片源的公司很少,內容也比較單一,長此以往就只能有賴于進口。
其二,3D攝錄設備主要依賴進口。在今年的上海電視節國際影視設備市場上,3D攝錄設備仍是美國和日本廠商的拳頭“專利”。日本松下公司展出了最新研制的3D攝像機、3D數字音頻切換臺、3D液晶監視器等3D產業鏈不同環節的設備,并演示了通過3D采集系統進行現場直播的活動。
據了解,索尼等日本知名公司也以研發推出3D攝像機、監視器等上游產品為目標占領中國市場。上海廣播電視臺發展研究中心分析,從目前看,相關攝錄設備的核心技術與使用,仍需要進口,在國內3D內容制作成本上形成瓶頸,因此在3D內容的生產上易受制于美國和日本。
電影有望率先形成突破口產業政策仍待詳細布局
來自上海廣播電視臺發展研究中心的分析研究報告認為,3D技術之所以率先應用于電影院,一方面是由于采用拷貝或電影文件播放回避了信號傳輸的困難,另一方面高清晰的大屏顯示、逼真的現場環繞聲效果的高端定位也促使了立體影像率先在影院的商業應用。從歐美市場經驗和基本理論上看,3D技術有望沿著“影院電影———家庭投影--電視播放”的路徑逐步發展。
在今年舉行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專家分析:中國電影較電視更易形成本土3D產業突破口。
從本土電影領域已公布的生產和院線排定看,今年7月和明年1月將形成兩波國產3D影片的市場機遇。一是今年7月,在海外大片的“夾擊”下,本月國產全3D動畫《兔俠傳奇》上映首周,票房突破1000萬元人民幣。盡管不少影迷質疑“兔俠”創新不足,但出品方堅持,只要有足夠的院線放映資源,中國本土3D一樣可以揚眉吐氣。
明年1月,由中美聯合制作的3D《大鬧天宮》將首映,從前期片花效果看,其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版動畫的風格,又加入了歐美領先的3D特效,也是激勵本土3D產業發展的一次機遇。
而3D電視節目的發展,則還需突破內容制作、信號傳輸、實時轉播等困難。
今年早些時候,國家廣電總局有關負責人曾披露,“十二五”期間全國將具備制作播出100個高清晰度頻道、10個3D電視頻道的能力。專家建議,對于“十二五”期間我國3D電影和電視產業的布局,仍需進行詳細規劃。
上海市數字內容產業促進中心3D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黃宏分析,發展中國本土3D內容產業不僅需要信心和耐心,更需要互動,即是人才、資源的輸入和文化、產品的輸出!俺艘M海外專家,資源的投入也很重要。比如,韓國政府投資了400萬美元進行國家級3D影像工程,而這樣大手筆的資源在我們國家目前還很難有機會做到。”
更多相關: AV集成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經濟參考報》提供,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視聽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