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仲愷高新區重點做大做強新型平板顯示、移動互聯網、LED、新能源等新興產業。
惠州仲愷高新區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于珠江三角洲東部,惠州市西南部,南靠深圳,西接東莞,地處“深莞惠”黃金三角區域,通過創新合作、產業協作、功能協調、設施對接,現已成為惠州重要經濟增長極和“深莞惠”一體化的前沿區域。
隨著2010年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工作的啟動,仲愷高新區這個以民主革命先驅廖仲愷先生名字命名的高新區,在“二次創業”的號角聲中蓬勃而起,在“先行先試”的探索中搶抓先機,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闊步前進,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帶動幸福仲愷建設的歷史性大跨越。
建設現代創新型、生態城市型高新區
2010年2月26日,仲愷高新區開始行使市一級經濟管理權限和縣(區)行政管理權限,建立高新區一級財政管理體制,將“四個園區”(仲愷高新科技產業園、東江高新科技產業園、惠南高新科技產業園、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地)及陳江、惠環、瀝林、潼僑、潼湖等5個鎮(街道)納入管理,轄區面積320平方公里。
體制機制改革促使仲愷高新區從“舊”到“新”的蛻變,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
據了解,惠州市對其提出了“向國家一流高新區目標邁進,打造五大高地”的目標。在此背景下,仲愷高新區邀請規劃蘇州工業園的團隊新加坡邦城規劃顧問有限公司編制了與產業轉型升級相配套的總體規劃。按照規劃,未來高新區的發展藍圖是把高新區打造成為國際一流的現代創新型、生態城市型高新區。
圍繞這一目標,高新區將會建設成以電子信息為主的先進制造業基地、珠三角東翼生產性服務業創新中心、惠州市城市副中心、粵港澳休閑度假勝地及綠色農產品基地和環境優美的生態新城。
重點發展“4+1”戰略性新興產業
仲愷高新區堅持走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道路,逐步形成以平板顯示、移動互聯網、LED、新能源和云計算等產業為主導的“4+1”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涌現出如科銳半導體照明有限公司、TCL液晶產業園、平板電視產業化基地等一大批優質項目和企業。
2009年9月16日,TCL液晶模組一體化項目在惠州市仲愷高新區建成投產,加上由TCL持股50%的華星光電8.5代液晶平板項目于2010年1月16日的開工建設,TCL集團在惠州實現了背光模組、液晶模組、整機一體化的全線整合與創新。
TCL向液晶模組上游延伸,彰顯了仲愷高新區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全區電子信息產業鏈向高端發展、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重大戰略舉措。
2010年12月8日,惠州科銳半導體照明有限公司建成投產,標志著LED產業鏈的上游關鍵技術正式落戶仲愷高新區。此外,LG伊諾特(惠州)有限公司投資1億美元的LED封裝、應用項目,雷曼光電投資2億元的led顯示屏項目等先后落戶高新區。
這些項目的建成投產為高新區打造國家級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也為高新區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1年1到6月份,全區生產總值完成131.2億元,比增10.6%;工業總產值687億元,比增13.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5.6億元,比增12%;固定資產投資24.2億元,比增21.8%,稅收總額27.3億元,比增32.4%;區級一般預算收入3.5億元,比增59%。
仲愷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楊鵬飛說:“我們爭取用3到5年的時間,把仲愷高新區建設成為高新技術產業聚集的高地,使其成為帶動惠州經濟走上新發展方式的引擎!
為了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仲愷高新區有針對性地規劃了平板顯示、LED、移動互聯網和新能源四大產業園,扎實推進以云計算和物聯網等為主的生態創意產業園的規劃建設,以及國家級孵化器的提質建設,不斷優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平臺和載體,使之成為高新區經濟發展新的重要增長點。
推動現有企業技術升級
近年來,仲愷高新區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和優勢,積極主動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一方面對現有的企業進行轉型升級。仲愷高新區通過積極爭取上級政策資金扶持,持續推進區內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技術進步、轉型升級。今年,獲得廣東省高新區發展專項資金1690萬元,獲得國家、省專業鎮、企業技術改造等專項資金近千萬元。
另一方面,仲愷高新區管委會發揮政府示范帶動作用。目前,區內新建的道路、樓宇全部采用LED照明。同時制定《惠州仲愷高新區高效照明產品推廣實施工作方案》,向企業和社區推廣28000多支高效節能燈具,通過示范促應用,通過應用促產業發展。
招商引智帶動經濟發展
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仲愷高新區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主攻大項目、盯住好項目、兼顧中小項目。
仲愷高新區先后組團赴美國、港臺、深圳等地考察,在美國波士頓、硅谷舉辦了仲愷高新區創業引智推介會,在深圳設立了招商辦事處,在美國波士頓、硅谷設立了招商聯絡處,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和項目落戶。上半年,新引進項目28個,總投資160億元。
除了“引資”之外,仲愷高新區還強調以“引智”促產業升級,通過引進外智,為企業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提供支持。例如,通過引入北京樂投科技有限公司核心團隊,籌建了中國平板電腦(惠州)產業化基地,并規劃了相關的專業產業園移動互聯網產業園。
接下來,仲愷高新區將繼續解放思想,讓轉型升級的道路更為寬廣;繼續堅持統籌兼顧,讓轉型升級的進程更為順利;繼續把握節奏力度,讓轉型升級的步伐更為穩健,最終實現在更高標準上建設現代創新型、生態城市型高新區的宏偉目標。
優惠政策
為加快仲愷高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驅動產業轉型升級,相繼出臺了《惠州仲愷高新區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優惠政策》(惠仲委〔2010〕60號)和《惠州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的若干意見》等包括土地、財稅、政府服務、人才在內的一攬子優惠政策。并設立1000萬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扶持資金,對具有重大貢獻的機構、團隊、人員給予獎勵,對購置重要設備給予補貼。每年還從地方稅收高新區留成部分按20%-30%的比例由財政安排資金用于扶持企業發展,大力扶持包括新一代移動通信產業、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移動互聯網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近期還將出臺一系列扶持推動產業發展、增強基地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產業政策及人才配套優惠扶持政策。
鏈接
四大專業產業園
1.液晶產業園
仲愷高新區規劃建設了占地1.5平方公里的TCL液晶產業園,TCL高清晰液晶電視模組一體化、TCL液晶電視整機一體化、TCL新一代綠色節能LED新型背光一體化及產業化、泰科立五金部品等重點項目陸續建成投產,累計投資超過20億元,年產液晶電視及組件500萬臺套,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產業鏈最完整的液晶電視產品制造基地。“十二五”期間,TCL集團還將斥資60億元建設數字家網、移動通信、液晶電視整機二期、泰科立部品二期等項目,預計年產值超過600億元,是仲愷高新區“十二五”期間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2.移動互聯網研發產業園
以三星電子、TCL移動通信、龍旗電子、樂投科技、鼎智通信等重點企業為龍頭,仲愷高新區已經形成從手機設計、整機生產到觸摸屏、手機主板、充電器等零部件制造覆蓋整個移動通信產業鏈的產業集群。2010年,該區年產移動通信終端1.2億臺以上,占全國總產量的約1/5。
仲愷高新區已規劃占地2.8平方公里的移動互聯網研發產業園,以引進北京樂投科技有限公司平板電腦項目為契機,依托園區企業在終端設備制造方面的優勢,促進數據傳輸標準化、人機互動人性化、移動終端應用智能化,推動下一代移動通信網絡、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產業整合發展,搶占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高地。
3.LED產業園
近年來,仲愷高新區LED產業呈現井噴式發展的趨勢。美國科銳LED芯片制造項目、LG伊諾特半導體照明芯片制造封裝產業化、雷曼光電高端led顯示屏照明節能產品等項目落戶仲愷,純英半導體、TCL照明、元輝光電、訊強電子等企業也紛紛增資擴產。
2010年12月,仲愷高新區被廣東省科技廳認定為廣東省LED產業(惠州)基地。為進一步推動LED照明產業的發展,仲愷高新區計劃啟動占地7平方公里的LED產業園建設,重點推動園區LED產業向集群化、高端化發展,著力打造國家級LED產業基地。
4.新能源產業園
以億緯鋰能、TCL金能、德賽電池、超霸電化等骨干企業為依托,仲愷高新區形成從電池芯、電池保護電路到組合電池產品生產的“一站式能源解決方案”產業聚集區。2010年,仲愷高新區新能源產業產值達30億元以上,是全球第三大聚合物電池生產基地。
仲愷高新區啟動占地4.8平方公里的新能源產業園,重點引進和發展新型高能電池、燃料電池、高轉換率太陽能電池、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以及電池管理系統等項目。
傾心民生
共建和諧幸福仲愷
仲愷高新區以增加就業、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為全區社會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強化管理職能,創新建立現代社會管理機制,完善社會管理格局。仲愷高新區管委會以前瞻性、系統性地構建民生保障體系,以濃厚的民生情懷和高度的責任感,讓轄區群眾真真切切、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幸!钡暮x。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通過抓好新華大道及和暢五路連接惠臺下穿惠深高速通道、惠南產業園二期基礎設施項目、馬過渡河整治和景觀改造工程、瀝林和陳江污水處理廠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進一步提高了轉型升級的整體保障能力。
教育方面,仲愷高新區成功創建廣東省教育強區,仲愷中學被評為省一級學校,此外,仲愷高新區還在加快推進仲愷國際學校、高級技工學校的籌辦。
醫療衛生方面,全區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陳江醫院升級為仲愷高新區人民醫院。
文化方面,加強文化隊伍建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大力發揚企業文化、廣場文化、濕地文化等高新區特色文化。全力配合推進廖仲愷何香凝紀念園的籌建工作。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中國視聽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