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VS市場:冰火兩重天 每一個產業進程當中,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是個永恒主題。回望2011,中國LED顯示屏行業,經歷了一場產業進程中最為嚴峻的洗禮。一批業界先驅淪為先烈,一批LED顯示屏企業仍徘徊在生死存亡邊緣(被并購與重組是個問題),一批新秀借道資本市場已漸嶄頭角。 行業集中度是決定市場結構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集中體現了市場的競爭與壟斷程度,最常使用的集中度計量指標有行業集中率。行業集中率(CRn指數)是指該行業的相關市場內前N家最大的企業所占市場份額的總和。例如,CR8是指八個最大的企業占有該相關市場份額。根據美國經濟學家貝恩和日本通產省對產業集中度的劃分標準,將產業市場結構粗分為寡占型(CR8 ≥ 40)和競爭型(CR8<40%)兩類。其中,寡占型又細分為極高寡占型(CR8 ≥ 70%)和低集中寡占型(40% ≤ CR8<70%);競爭型又細分為低集中競爭型(20% ≤ CR8<40%)和分散競爭型(CR8<20%)。 我們預期:中國LED顯示屏行業分散競爭型(CR8<20%)向低集中競爭型(20% ≤ CR8<40%)的進程將會進一步加速,這個過程的跨越也許也許僅需2-3年。 據高工LED產業研究所數據顯示:截止2011年末,國內約有1210家LED顯示屏生產企業,LED顯示屏產值達219億元,預期至2015年中國顯示屏市場將達到450-500億的產值。隨著顯示屏技術的日漸成熟并被廣泛應用,未來中國二三線城市將是LED顯示屏市場需求新的增長引擎。 一邊是行業進程加速過程中,殘酷的優勝劣汰游戲;一邊是市場需求增長的盛宴與重新“搶位”之機(遇),企業VS市場仍將續演冰火兩重天。 渠道爭奪戰正當時 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成長的過程就是在不斷的市場分工中尋找到自己最核心的競爭力。前英國皇家郵政董事長阿蘭·雷頓(Allan Leighton)曾告誡: 在不確定時期,好企業需要的是專注、積極和果斷,而不是實行鴕鳥政策或觀望策略。 筆者曾在《中國LED顯示屏企業戰略思考》(發表于LED高工第X期)一文中就LED顯示屏的市場競爭態勢有過論述:從目前國內LED顯示屏行業的競爭層面看,還基本處在產品競爭層面的早期,競爭關鍵指標體現在:價格、品質、交期、售后服務等幾個方面,現階段價格要素尤其凸顯。隨著市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行業領先者之間在產品要素層面(品質、價格、交期、服務等)的競爭優勢將漸趨一致性,渠道爭奪開始走向前臺,原有靠幾個銷售人員跑單幫的銷售模式將開始向系統化、專業化渠道運作轉變。 2012,渠道爭奪戰正當時! 如何布局渠道爭奪戰? 2012年在博納睿成營銷咨詢機構的幫扶下,江西漢唐高晶光電渠道優化工程(“351工程”與“塔燈計劃”)開始全線啟動。經濟學家吳(敬璉)老先生說過:“機遇來自對挑戰的正確應對”,企業只有跟上主流趨勢并先發制人,才能取得競爭的優勢,如何布局渠道策略才能在未來競爭中獲得競爭優勢? (1) 市場布局:聚焦自身優勢,有取有舍; 對于眾多企業來說,市場資源短缺是個常態,經濟學的誕生源于資源稀缺與人欲望無限間的矛盾,如何合理有效配置資源就誕生了經濟學說。中國市場的特點是:“一個國家、多個市場”,言下之意:一是中國市場區域大、二是區域間差異大。基于產業集群格局與競爭對手動態,深入研究中國市場本身的特征,對于我們布局全國市場而言,重要尤顯突出。相對于全國性的市場布局,對于一些勢力弱小的企業,打造區域性“樣板市場”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聚焦自身優勢,有取有舍,成功之道。 (2) 渠道規劃:重點在于搞清楚真實需求在哪里; 渠道規劃的前提與關鍵在于搞清楚市場的真實需求在哪里(其中重點在哪里?渠道創新點可能蘊藏在哪里)?據高工LED產業研究所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LED顯示屏應用市場主要有:廣告媒體占比33%,信息顯示占比18%,舞臺表演占比10%,體育館占比19%,其他占比20%;谝陨闲枨,搞清楚渠道成員有哪些?核心的渠道成員是那些?未來那些核心成員可能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非常清楚的通宵這些,渠道規劃也就水到渠成,也為未來渠道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礎,各企業可以基于自身資源,設計出符合自身需求與發展的渠道模式。 戰爭總是透著殘酷與冰冷,對于怯懦者而言,可能是死亡;對于勇敢者而言,或許是快感,營銷戰亦如此! 2012年,中國LED顯示屏渠道爭奪戰正當時!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中國視聽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