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品制造的角度來看,若沒有達到足夠大的規模,企業很難獲得更大的發展,只有大批量的專業化、標準化生產,企業的生產能力和規模才能不斷擴大,經營效益才能不斷提高。“但在安防行業,目前主要還是以客戶訂單為導向的個性化和定制化生產居多,其特點就是小批量多批次,這也是安防行業以中小型企業居多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福建省冠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瑩指出。 逃不了的定制化 顯然,定制化意味著小批量、多批次。冠林朱瑩分析道:“一是零配件按單采購,這種分批次采購,增加產品的單位成本;二是生產頻繁變線,影響工人操作速度,生產效率低,生產管理成本也高;三是因應需求的變更,從研發、生產都要追趕產品進度,有時會造成交貨期緊張;四是對后續的產品售后和服務也帶來不便,如產品零配件的維修維護都需要特別訂制,維護成本高。” 但不可否認的是定制化生產也具有其明顯的優勢,如實現了產品的多樣化,滿足客戶在外觀、功能等方面的多樣化需求,帶來更多的附加值,增加產品的競爭力。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增強了企業應對特殊項目和大客戶營銷的能力。 相比于視頻監控來說,可視對講、門禁的定制化需求更為旺盛。“可視對講離不開定制化。中國幅員遼闊,各個地區的喜好不一,客戶的需求千差萬別。加之地產商追求樓盤賣點,也會尋找各種各樣的東西。” 深圳市視得安羅格朗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國內銷售總監白淦文談及,“行業特性如此,因此定制化生產會更符合可視化對講企業的發展。所以企業必須能夠做到頻繁的轉線,來適應不同的客戶、不同的訂單需求,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企業面臨的就只有生產成本的上升,并且使得自己的客戶越做越窄。” “目前對講行業的訂制化需求包括外觀的訂制,功能及軟件的訂制等,其中對功能及軟件的訂制需要企業加以慎重評估,因為新產品新功能需要得到市場驗證,保證其可靠性和穩定性。” 冠林朱瑩指出。 不得不為,迎難而上 衡量需求量的大小以及項目的定位和重要性之后,為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眾多廠商都加入到定制化大軍之中。但定制化生產的諸多要求,注定了這一道路絕不好走。 冠林朱瑩坦言:“冠林在早期也困惑于這種小批量、多批次的定制化生產需求,為了突破這一瓶頸,冠林投入了很多精力進行攻克。對產品進行優化設計,首先實現所有系列產品外觀采用的板卡通用化,同時對各個系統的管理中心機、梯口機等主要設備進行了通用設計,不同的系統只需要配置相應的輔助配件即可。”產品的通用化設計,使得企業得以實現量化采購、集中加工、模塊化生產、定制化組裝,從而對生產、供貨、庫存產生積極作用。 在冠林朱瑩看來,應對小批量、多批次的生產需求時,首先要對客戶需求進行準確把握,研發出通用性更強的產品;其次對客戶需求分級管理,針對不同客戶需求開發不同功能、不同定位的產品,產品要易于靈活改造、組裝,化解小批量多批次帶來的生產難度;再則在生產硬件上升級,引入一些工業級的高速打印機等設備,使一些簡單的訂制化在公司內部可以快速的完成;此外規范產品的訂制化流程,優化產品的訂制化開發模式,可以快速響應客戶需求。 生產、供應兩手抓 為更好的應對定制需求,生產環節無疑是關鍵所在。“最主要還是在生產管理方面,視得安羅格朗會在生產線管理上做的更加適合定制化。”視得安羅格朗白淦文說到,“視得安羅格朗采用精益生產,工廠里大多是小型的生產線,一條生產線上只有5到8個員工,并采用小型化、可移動化、通用化的生產設備,只要換夾具,就可以從A產品換到B產品。以前轉線時間要兩三個小時,現在可能只需要幾分鐘,轉線時間大大縮短,成本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也可以更好的滿足定制化的需求。”如果采用傳統批量的生產線模式,要實現小批量、多批次的生產,確實過于復雜并不切實際。 與傳統的大生產方式不同,精益生產的特色正是“多品種、小批量”。其通過系統結構、人員組織、運行方式和市場供求等方面的變革,使生產系統能很快適應用戶需求不斷變化,并能使生產過程中一切無用、多余的東西被精簡。“精益生產對定制化非常重要,它的核心就是讓生產流程達到客戶定制的目的。視得安在羅格朗集團的統一推廣下進行精益生產,并請臺灣專家長期協助改進,專家每個季度過來一段時間,觀看我們的生產流程,從中發現可以提高效率的地方,從而持續不斷的改進生產效率。” 視得安羅格朗白淦文指出。 除了改善企業生產管理流程,在供應商的選擇上也必須慎重對待。“企業選擇的供應商也應該接受精益的生產觀念,要看他們生產模式是否滿足要求,這點很重要。” 視得安羅格朗白淦文談到,“比如傳統的供應商要求一次下單要三千臺,而精益生產的供應商三百臺、一千臺就可以接單,那和精益生產的供應商溝通就會比較容易。” 但還有一個必須面對的事實是,目前國內精益生產模式的推廣并不深入,真正采用精益生產的廠家其實并不多見。視得安羅格朗白淦文認為:“在選無可選時,可采取的一種措施是派出我們的專家及采購人員教育供應商,向供應商闡述視得安羅格朗的市場情況及精益生產模式,并且讓供應商明白此種生產模式可協助提高他們的水平,讓他們也進入精益生產模式。如此不僅滿足我們的客戶需求,還帶動了上游提高供應商的生產管理水平。” 引入高端定制 定制化的另一個嚴峻要求是倉儲上的壓力,因為定制化的產品不可能再銷售給另外的客戶,如果預算做的不準,壓貨太多,除了倉儲壓力外資金流壓力也會比較大。所以對于注重定制化生產的企業來說,必須密切加強客戶溝通,做到更為精準的預算。另外企業也可以引入高端定制的理念,將產品和服務相結合,提升定制化服務的水準和能力,把客戶的定制化需求轉為向客戶提供更高層次的專業化解決方案,以滿足客戶的高端需求為目的,從而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生產、供應兩手抓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中國視聽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