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上午,“舞蹈節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座談會在新疆烏魯木齊市召開,新疆舞蹈界專家、學者、新聞媒體、企業和觀眾代表會聚一堂,就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給新疆帶來的變化和影響以及如何更好地辦好舞蹈節,總結經驗,尋找差距,提出意見和建議。 連續舉辦3屆的舞蹈節,是與會代表關注的焦點,回顧和見證了舞蹈節走過的歷程,他們個個感慨頗深,就其特點、規律以及給新疆帶來的變化和影響,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討。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新疆舞蹈家協會主席迪麗娜爾·阿布都拉作為3屆舞蹈節的參與者、執行者和一名普通觀眾,親歷了舞蹈節的成長和變化,看到了舞蹈節作為新疆文化藝術精品品牌,在國際藝術交流舞臺上不斷發揮著新作用,看到了舞蹈節宣傳新疆、展示新疆的寶貴價值,更看到了首府觀眾因為舞蹈節而提升的文化藝術素養和藝術鑒賞力。從事了40多年音樂藝術工作的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新疆音樂家協會主席努斯來提·瓦吉丁,觀看了國內外精彩劇目后,看到了新疆與全國和世界一流水平歌舞藝術的差距,希望我區重振演員隊伍,迅速建立自己的文藝創作團隊,提高新疆歌舞藝術的創作水平。新疆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周麗最突出的感受,就是本屆舞蹈節的市場化運作向品牌節慶活動邁出了寶貴的第一步。烏魯木齊市文化局黨組書記張自敏高度評價舞蹈節產生的效應是,老百姓滿意、各級政府滿意、企業和外賓滿意。 還有戴嵐、馬雄福、段桐華、塔來提·吐爾地、李季蓮、蔣玫等新疆舞蹈界專家、新聞媒體的代表,認為舞蹈節提升了新疆形象,讓新疆觀眾享受到了藝術大餐,提高了藝術欣賞能力。大家一致認為,3屆舞蹈節秉承絲綢之路留給我們的“開放、融合、創新”的寶貴精神文化遺產,以現代文化為引領,經過不懈努力,使舞蹈節成為中國重要的對外文化交流品牌,成為新疆的文化活動新地標,猶如燦爛彩虹,集中而充分地展示了世界文化多樣性、開放性和融合性的恒久魅力。特別是本屆舞蹈節國外藝術團體精彩的演出,不管是經典劇目,還是原生態的民間舞蹈,讓新疆各族群眾享受到了藝術盛宴,收獲到了前所未有的視覺美感。國內精品劇目將中國古典舞和現代舞的語匯融為一體,加入高科技的舞美,對今后新疆舞蹈藝術的創新,有很大的借鑒和促進作用。同時,新疆本土創編的劇目,特別是本屆舞蹈節開幕式演出歌舞劇《情暖天山》,在保持了新疆特色的同時,大膽地進行了藝術創新,傳遞了人間大愛的正能量,激發了更多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更重要的是,本屆舞蹈節還采用政府主辦、企業運作、社會參與的運作方式,豐富了舞蹈節文化產業化的內涵,為今后推動舞蹈節市場化運作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座談會上,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還提出不少具體的意見和建議,為辦好下一屆舞蹈節提供了可借鑒的思考,如“創新需要盡早動手”、“應當加強新疆舞蹈人才隊伍建設”、“舞蹈節應當與國際接軌,加大市場化運作力度”、“舞蹈大師講堂可以擴展,配套活動需要做得更扎實”、“還有很多工作細節有待完善,需要進一步提高舞蹈節管理水平”等。 最后,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自治區文聯黨組書記、第三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組委會副秘書長黃永軍作總結發言。他說,本屆舞蹈節辦得很成功,向世界展示了一個團結、和諧、發展的新疆,提升了新疆形象,組織工作緊張有序,特別是自治區文化廳為辦好本屆舞蹈節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還有疆內外媒體的宣傳有廣度和深度以及觀眾的文明觀賞,體現出了新疆人良好的素質和修養,確保了舞蹈節期間各項活動的順利、安全。他希望大家保持清醒頭腦,尋找和認識自己的差距,充分利用舞蹈節這個平臺,不斷學習他人,展示自己,建立自信,圍繞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增強開放、創新意識,進一步提升新疆形象,使舞蹈節一屆比一屆辦得好。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中國視聽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