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廣州市凡拓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全新打造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全3D影廳正式對外開放,迎接人們前往探索和發現“南海I號”古沉船的前世今生。
據了解,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位于廣東陽江海陵島,是一家以“南海I號”宋代古沉船保護、開發與研究為主題,展示出水文物及水下考古現場發掘動態演示過程為特色的專題博物館。為更好地宣傳和展示“南海I號”,進一步提升該館的學術影響力和文化知名度,凡拓采用頂尖的數字展示技術打造出了一個五維全景視角弧幕影院。
國內首座“水下船艙”3D影廳
凡拓緊密圍繞“水中考古”和“南海I號”,首創國內“水中船艙”影廳空間設計。影廳不僅設計了船艙式觀影席,在裝飾裝修方面也充分體現了海洋元素,如以海水之藍為主色調、地幕配以海浪影視特效、影廳兩側兩側墻面流線模仿南宋海船的外形特點等等,充分營造“坐在船上”的感覺。
影廳以前端弧幕為“船頭”方向,弧幕、左側墻幕、右側墻幕、地幕和天花的LED點陣數字燈光五個維度共同組成了全方位的視覺效果。其中,地幕、兩側墻幕和弧幕實現了四幕聯動,天花的LED點陣燈光配合內容變換顏色,從而實現五維立體全景視角。
專題影片演繹“南海船奇”
為全面介紹“南海I號”,凡拓還制作了一部融故事性與學術性3D記錄大片——《南海船奇》。這部時長為10分鐘的影片以古沉船的前世今生為故事主線,讓觀眾通過影片了解 “南海I號” 所反映的歷史文化知識和水下考古知識。
作為世界首例保存完好的宋代木質古沉船,同時也是世界水下考古史上史無前例地采用了“整體打撈”方式出水的古船!澳虾號”及其船載的眾多無比珍貴的國寶級文物,引起了公眾、媒體及政府部門極大關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對“南海I號”所進行的就地保存,充分體現了對歷史文化遺產的尊重,也是保護水下文化遺產的方法與技術的極大突破。
凡拓按照高品質的要求,運用電影的表現手法,以藝術化的視角和故事化的方式演繹古沉船的前世今生。影片在開篇以古沉船被發現作為引子之后,運用3D動畫技術和場景復原技術,重現了南宋時期船員生活以及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盛景,并進行了沉船推演。影片后半部分講述的是沉船的“今生”:清楚完整地展示了沉船從發現、發掘、打撈、進館、考古展示全過程,突出“南海I號”在中國水下考古發展中里程碑的作用和文物保護方面“水下敦煌”的地位。
凡拓采用采用國際領先的環幕廣角動畫鏡頭進行拍攝制作,畫面磅礴大氣且不失真實,整體分辨率高達3072*1024。配合船艙式影廳中四幕聯動的畫面播放,形成逼真的視覺效果,給觀眾全新的“裸眼3D”觀影體驗。
凡拓打造的“南海I號”影廳充分運用海洋作為視覺元素,通過生動、直觀、逼真的高科技展示方式,創新地實現屏幕之間“聯動呼應”,充分實現聲光電的融合,提升觀影的趣味性和互動性。該影廳結合專題影片,極大地提升了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展示水平和展示效果,增強了博物館的趣味性。
據了解,影廳自6月對外開放以來,不僅成為到絲綢之路博物館游客的參觀必經之所,還吸引了很多新游客前往參觀體驗。凡拓數字展示科技再一次與文博事業精彩碰撞,促進文博展示創新和文化旅游進一步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