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展廳的發展歷史
現代展示理念形成于二十世紀末,但人類對展示的應用則早得多。從古人樹立起圖騰碑柱,開展各種慶典祭祀活動開始,這種體現著原始的意念、具有一定的空間排列以及功能的大型擺設,成為人類歷史上空間展示的啟蒙篇章。
工業革命時期,1851在英國舉行的首屆國際博覽會上,通過工業化的空間展覽的形式,讓人們透過工業革命這面鏡子,看到了工業革命給人類生產和生活帶來的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展示突破了地域的界限,為歐洲乃至世界各國,帶來工業革命的信息之光。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為信息控制與傳播帶來巨大革新,同時也推動了展示的發展。各種專題性和綜合性的博(展)覽會逐漸增多,在其影響下,以交易為目的的各類展覽會、展銷會、交易活動風靡全球。觀眾們在參與的過程中,早已不滿足于簡單的傳統陳列展示,新技術、新材料大量引入展會當中,以承載和傳達更多展示信息。時至今日,展示活動不再是由單純的展體構成,已擴展到展覽、商業、環境、生活娛樂等一切人類活動,幾乎包容了與現代設計相關的所有學科內容。
上海世博會展館數字展示
第二節 方興未艾的數字展廳
傳統的展廳利用空間、材質、燈光、動線等設計要素,對展示的環境以及流程進行設計,采用靜態陳列的形式傳達內容(圖1),觀眾在陳列的展品當中,選擇自己需要的內容進行觀賞。
隨著受眾對審美水平和對信息質量的需求度日益提高,傳統陳列式的單向傳播已經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為了增加吸引力,許多展廳開始引入特殊造型、講解人員、宣傳表演、觀眾留言等內容對靜態展示進行補充。然而,要獲得良好的展示效果,需要為客戶提供更加有趣以及具有信息互動性的參觀體驗,多媒體數字展廳無疑是展廳設計中,信息承載量與互動性極佳的新興展廳類型。
多媒體數字展廳,亦稱數字展廳,具有以下兩項特點:數字展廳是指在展示設計中引入計算機數字影像技術,并以數字影像作為重要傳播載體,充分運用圖、文、聲、像、動畫等綜合表現手法吸引參觀者的展廳形式。對比以往靜態的陳列展示,這種多方位的傳播形式具有更高的趣味性以及信息承載量。
數字展廳同時是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展示內容數字化以及人機交互的展廳形式。例如在2011年10月正式開館的中國進出口交易會發展史陳列館,在自身的結構以及功能說明展示當中,以觸摸屏取代傳統靜態招貼地圖,通過精美的動態三維圖像直觀展現廣交會展館“所處區位”、“展館分布”、“區域展示”等內容,讓使用者不但能直觀輕松獲取廣交會展館的海量信息,還能用虛擬漫游的形式游覽廣交會各個展館,親身感受廣交會這個亞洲規模最大、功能齊全的現代化展館。數字展館利用數字科技引發觀者的興趣,通過用戶的自主參與達到人機交互的效果,從觀者的興趣點中傳達信息,從而實現更具傳播價值的展示。
早在二十世紀末,展廳的數字化進程已經開始悄然開始;隨著數字展示以及互動科技的成熟與成本降低,數字展廳在二十一世紀初進入開始蓬勃發展。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仍以綠色園林以及開放空間作為展示設計的主體,然而到2005年的日本愛知世博會上,各類高精尖科技已經成為一大亮點,法國、英國、約旦、以色列、中國等多國展館以及眾多的日本本土展館,都紛紛在場館中引入數字技術進行展示。至此,多媒體數字展廳開始在世界范圍內的展廳設計中,成為一股新的潮流。
數字展廳真正開始走入國內大眾的視野,則是從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始。七千多萬的參觀人數創下了歷屆世博之最,也引發國內對數字化展廳的熱潮,推動數字展館在國內的成熟與普及。如今在中國的許多城市都有數字展廳的影子,在大中型城市中的數字展廳更是種類繁多,僅在廣州就有近二十個與數字技術相關的展廳,數字化的展示儼然已經成為展廳的發展主流與未來方向。
廣州美術學院新媒介專業早在1999年成立之初,便開始與聲光電等數字化技術相關的設計研究,從05年愛知世博會開始參與國際數字展廳的設計,到08薩拉戈薩世博會以及2010上海世博會的洗禮,如今的新媒介專業形成獨特的結合媒體、空間、數控的教研方法,并積累了相當的數字化展示的設計經驗。
數字展廳因其所使用的技術復雜、種類繁多,無論實在設計上還是工程技術上都有一定要求。常見的有單點/多點觸屏、投影/LED影像互動、數字沙盤、環幕/弧幕/球幕影廳、全息成像、水幕表演、綜合材料裝置等內容。通過設計的包裝之后,圖片、文字、視頻、音頻、動畫等一系列信息在展廳空間當中獲得多維度的詮釋(如圖3),創造令人耳目一新的參觀體驗。
第三節 新形勢下展廳的發展趨勢
在國內的多媒體數字展廳發展的熱潮中,各種新技術、新形式逐步為人們所認同,各種高新科技技術通過各種藝術手段加以組合應用,展廳具備了更大的信息內涵與吸引力,深度挖掘展覽陳列對象所蘊含的背景、意義,在為觀眾帶來視聽等多維度娛樂的同時,也大大傳播與提升了品牌的價值。
廣州國家檔案館數字展館
在個人與企業受眾日益普及的同時,數字展廳的發展也帶動了相關展廳設計、電子設備行業的發展,促進技術的成熟與創新,得益于此,數字展廳在我國自本世紀至今,逐步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
目前,國內已經涌現了一批優秀的數字展示企業,在數字展館的策劃、設計,以及三維內容制作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水平,廣州市凡拓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天河智慧城體驗中心,深圳特別合作區云計算體驗中心,中國進出口交易會光輝歷史展廳等都是凡拓數碼總策劃總設計的精彩案例,代表了國內的最高水平。
在未來十年時間內,國內數字展廳將進一步向標準化、主題化、交互化、人性化的方向發展,逐步與國際數字展館的設計標準接軌。
多媒體數字展廳的實現得益于視覺藝術、文化傳播與科學技術的協同創作,仍有許多需要共同探索的課題。從新媒介綜合設計的角度看數字展廳,未來的數字展廳設計師們面臨的挑戰還很多,例如展示設計主題統一與技術形式的多元化的處理,如何達到創新實用技術達到更好地與藝術的結合,運用綜合手段觸發情感化的展示交流——塑造深層次的傳達效應等課題,都可以作為數字展館設計研討改進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