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瑪爾·博世(Amar Bose),1929年11月2日出生,2013年7月12日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去世,享年83歲。他在麻省理工學院(簡稱MIT)獲得了電子工程的學士、碩士和博士。1964年,博世成立了音響設備生產商Bose公司,直到今天這家公司仍是音響技術領域的佼佼者,產品包括音響和耳機。
博世是一位印度裔美國科學家和企業家,電子工程師和聲響工程師,同時在MIT擔任教授長達45年。此外,他還是以他自己命名的Bose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2007年,博世以18億美元資產在福布斯富豪榜上排名第271位,2009年跌出該榜單,2011憑借10億美元資產重回億萬富豪榜。
早期生活
博世出生在一個孟加拉印度裔家庭,并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長大。他的父親諾尼·戈帕爾·博世(Noni Gopal Bose)是一位印度自由運動革命者,曾因參與政治活動入獄,上世紀20年代為躲避英國殖民警察的追捕而逃離印度加爾各答。他的母親是一位美國教師,但博世稱她比自己更像印度人,這位女士吃素食,并深信印度教哲學。
博世在13歲時就展現出了自己的創業技能和對電子技術的興趣。當時正值二戰期間,他與學校的同學們一起進入一家小型家庭企業,修理火車模型和家用收音機,用于補貼家用。
從賓州阿賓頓高中(Abington Senior High School)畢業之后,博世進入MIT學習,并在上世紀50年代初獲得了電子工程科學學士學位。后來,博世在荷蘭埃因霍溫的皇家飛利浦電子公司實習一年,并在印度新德里擔任富布萊特訪問學者。從MIT獲得電子工程碩士學位后,他在著名科學家諾伯特·維納(Norbert Wiener)和李郁榮(Yuk-Wing Lee)的指導下,撰寫了一篇關于非線性系統的論文。
職業生涯
畢業之后,博世曾在MIT擔任助理教授。在教學生涯早期,博世于1956年購買了一套高端立體音響系統,但很失望地發現這套系統雖然技術配置很高,但卻無法反映現場表演的真實效果。這促使他最終投身于音響技術研究,尤其專注于解決當時高端音響系統的不足之處。
他在聲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豐碩,發明了一套可以在家庭環境下呈現音樂會現場效果的音響設備。隨后,他在心理聲學方面的研究也成為Bose公司音響產品的主要特點。
為了給自己的公司拉來早期的投資,博世游說了一些天使投資人,包括他在MIT的論文導師李郁榮教授。博世贏得了兩個領域的多項專利,這些專利仍然是Bose公司的重要資產。這兩個領域即擴音器設計,非線性、雙調諧D類處理。
現在,Bose公司在全球擁有9000多名員工,其產品遍及家庭、汽車和專業音響領域,并且還在聲學和其他領域開展基礎研究。博世從來沒有讓自己的公司上市,因為他認為保持公司私有有助于開展具有長期冒險性的研究。
2004年接受美國《大眾科學》雜志采訪時,博世說:“如果在一家由MBA管理的公司,我早就被開除一百遍了。但我從商從來不為賺錢,而是為了做一些過去沒有做過的有趣的事情。”
除了管理公司外,博世同時擔任MIT教授,直到2001年。2011年,博世將Bose公司的大多數非投票股權捐贈給了MIT(前提是股權不用于出售),用于資助學校的教學和科研。
博世表示,他最好的創意往往來自于一瞬間的靈感。“這些創新并非理性思考的結果,而是直覺!彼膬鹤油吲げ┦(Vanu Bose)是Vanu公司的創始人兼CEO,該公司基于軟件的無線電技術可以用于建立無線電基礎架構,使單個基站同時支持GSM、CDMA和iDEN協議,用于手機語音和數據傳輸。
榮譽
1972年,博世憑借自己在音響設計等領域的貢獻,成為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成員。
1985年,博世成為音頻工程協會(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榮譽成員。
2010年,博世憑借在“聲音呈現的消費電子、行業領導和工程教育領域的杰出貢獻”,獲得IEEE/RSE Wolfson James Clerk Maxwell獎。
2011年,博世入圍MIT評選的150位頂級創新者,排名第9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