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城市因為科技更加的五彩繽紛,舞臺也因科技變得美輪美奐。人們對于美的享受不再停留在單一、黑白的畫面,表現形式單一的傳統舞臺效果自然而然不再滿足觀眾的需求;而色彩絢麗,畫面多樣的LED顯示屏將科技與媒體融為一體,把夢幻、科技、潮流、時尚的理念淋淋盡致地展現出來,當仁不讓地成為舞美新勢力。
在2014年LED顯示屏行業品牌盛會頒獎典禮期間,中國視聽網記者有幸采訪到了中國舞臺美術學會會長曹林,就LED顯示屏企業品牌以及LED顯示屏在舞美領域的應用和發展等問題進行了采訪!
記者:首先非常感謝您能夠來參加此次頒獎盛典,作為特邀嘉賓,您認為成為十佳品牌的企業自身應該具備什么素質?
曹林:我覺得至少應該具備三方面素質。第一個應該在自己產品和服務方面對行業有引領作用,也就是說它應該具有行業領袖的素質。不僅要有產品的質量保證,“打鐵還須自身硬”,自身首先要強大,這是最基本的。更重要的,就是它得有品牌效應,對同行有廣泛的輻射作用。我想這個“引領”是多方面的,比如剛才說到的產品質量,再比如售后服務、新產品開發以及專業培訓等等,都要起表率作用。
第二個是研發和創新方面的素質,應該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我國近些年在LED的應用方面比較發達,因而帶動了產能的擴張。但是大部分產品的技術支持都是引進的,在原創性的自主知識產權方面尚處于劣勢。以頒獎的形式鼓勵那些優質企業,就是倡導大家廣泛弘揚開拓創新、自主研發的精神。即使是目前尚未做到,至少也應該開始培養這方面的素質。
第三方面,我認為LED顯示屏企業還應該具備一定的藝術素質。這個領域的優質企業,應該關注“需求”——“研發”——“生產”——“應用”等整個鏈條的各個環節,而不僅僅只盯住生產這一個局部。因為你不管具有多么高級先進的技術,如果不是通過“應用”加以體現,也是無從判斷它的視覺效果。當然,我看到這次獲獎的單位在這幾方面做得都比較全面,也很重視專業領域的人才培養。以上這幾條是精英企業的必備素質,也是LED顯示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
記者:品牌是一個企業的靈魂,在如今競爭激烈的微利時代,樹立起企業品牌尤為重要,您對于品牌是如何理解的?
曹林:我覺得品牌這種概念跟歷史的積淀是有關系的。我們古人說得好,欲速則不達。我們都有一種共同的主觀愿望,希望我們國家在每一個領域都有國際級的大品牌。但是客觀的現實卻很殘酷,優勝劣汰,沉淀下來的企業要下苦功夫養護自己的品牌。我認為這中間的邏輯關系是這樣的:只有向國際水準看齊,才能創立國內優質品牌;要有超越國際水平的創意思維和技術條件,才有可能打造國際級品牌。
可以說,我們國家在LED顯示屏的使用數量上是世界級的。我想這在客觀上為培育LED行業的國際競爭力提供了溫床,是從量變到質變的前提條件。有了這個巨大的市場需求,就要同步考慮產品的數量與質量、價格與價值以及穩定與創新之間的關系,這些都是建設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我想企業文化建設好了,品牌的力量也就自然產生了。
記者:目前,LED顯示屏在舞美領域的運用情況是怎么樣的?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
曹林:隨著科技的發展,舞臺美術設計自身的變化與發展也是十分明顯的,其疆域的擴展已遠非歷史所造成的局限,今天我們更強調“大舞美”的概念。
當今,LED顯示屏在不同演出樣式的舞臺美術設計當中已被廣泛使用。從戲劇舞臺的演出形式看,傳統的觀演關系比較直接,其特征是觀眾與演員之間面對面地交流。但是現在新媒體技術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在新媒體條件下,觀演關系是隔著一道屏幕的,這給我們帶來很多與以往不同的視聽享受。另一方面,原來的舞臺美術設計基本上都是靜態的,不管是手工繪制的布景還是幻燈,在演出過程中都顯現出某一個特定的時空場景。而LED顯示屏和投影等新技術的使用,使舞臺畫面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逐漸被廣大觀眾所喜愛,并形成了一種審美經驗。當然,我這么說的意思,并不是意味著舞臺上的LED顯示屏越多越好,而是“適合演出才是最好的”。我相信,隨著我們國家整體上的文化大發展和大繁榮,未來還會有一個更大的需求市場在等著我們。
記者:隨著LED技術的發展,對舞美的應用會帶來哪些影響?
曹林:我覺得LED技術的發展,最大的影響就是在某些程度上改變了觀演關系。在兩個方面表現比較突出,一方面是對舞臺美術家的,它給舞臺美術家們提供了更豐富的表現手段。它在美學上所帶來的畫面感不同以往。剛才說了傳統布景是靜態化的,那么這種LED顯示屏,幾乎能實現藝術家們所能想象出的任何畫面,甚至跟放電影一樣出現蒙太奇的時空轉換,這種變化是革命性的。
人類的演藝歷史走過了一個漫長的發展歷程。主要是來自物質條件所限,初期的演藝活動只能在室外進行。后來的條件改善了,人們開始進入室內演出。一般來說都是在室內營造人為的戲劇環境,它反過來刺激了照明技術的快速發展。當LED大屏幕和像投影技術出現之后,演出形式變得更加隨心所欲,想在戶外就戶外,想在室內就室內。尤其是小間距LED和高發光度LED的出現之后,在戶外的陽光下也可以出現很好的畫面感。這一類的新技術顛覆了傳統演藝概念,甚至在有些特殊的SHOW場上,演員成了活道具。
另一方面,就是給觀眾帶來了新的審美經驗。我們對慣常遇到的藝術作品都有尺度上的視聽經驗,它們一般都來自于后天的培養與教育。比如說,一般觀眾看到的都是被稱之為“鏡框式舞臺”的那種劇場演出空間,或者是電視臺的演播室,背景的畫面尺寸、縱橫比例和舞臺進深都是固定的,設計師會受傳統舞臺樣式的局限。自從LED顯示屏的技術被廣泛應用,更大、更亮、更清晰的屏幕顛覆了原有的舞臺概念。比如最近在APEC會議期間所舉行的戶外演出活動中,它的大屏幕尺度甚至可以達到上萬平米,它在視覺表現上的多樣性、施工安裝上的靈活性,都給我們帶來了審美上的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