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楊百翰大學研究人員稱他們開發出了能夠產生真正和極其經濟的全息電視技術。
在“各向異性漏模光調制器的頻分顏色特征結構”論文中,楊百翰大學電機工程助理教授Daniel Smalley描述此技術很經濟,用鈮酸鋰內產生的聲表面波控制通過微光波導紅、綠和藍色激光。
Smalley稱他們利用了可采用半導體制造技術在一個表面上形成的大量這些聲表面波元件。此技術修改和混合來自電信和集成光學技術,因而比以前的方案便宜得多。“我們可以用此技術制造簡單和便宜的彩色波導顯示器,包括便宜的全息視頻顯示器,”Smalley補充道,“這可以降低全息視頻顯示器的成本,從好幾萬美元降到一千美元。”
最主要的是要制造一種能夠顯示每秒500億像素的顯示器,從而產生以當前(現已過時的)標清模式看到的相同的分辨率和幀率處理的3D圖像。
Smalley表示剩下的挑戰是提升該技術到4K標準,乃至處理“客廳尺寸”的全息顯示器。
不過,研究人員承認此技術成熟還需幾年,甚至幾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