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LED屏,特別是小間距LED屏行業的領軍企業,利亞德的發展路徑,幾乎就是整個行業崛起的路徑。
2014年第二季度起,小間距LED步入快車道
利亞德官方公告顯示,2014年全年LED小間距電視訂單近6.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103%;海外訂單近3.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近75%。這幾乎直接拉動了整個公司業績的提升,股東凈利潤增長翻番。
更詳細的數據顯示,利亞德2014年一季度歸屬于普通股東的凈利潤增速還只有29%,第二季度這個數據提高到了約95%,第三季度增幅更是高達184%,第四季度增幅也超過100%。2015年首季業績快報顯示,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210%—240%——比2014年第一、二季度總和還要高1到2成。
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到,利亞德盈利能力上升主要是從2014年第二季度開始,并一直維持到目前。其利潤增漲主要得益于,收購企業業績的增加、政府補貼的增長,和小間距LED產品產出的高速增長。
其中,利亞德戰略收購的觸角主要圍繞小間距LED和LED照明兩個層面展開。其中,金達照明、視頻技術公司已經在去年貢獻了較好的利潤,總額高達3000萬左右;去年年底收購的廣州勵豐文化、北京金立翔藝彩LED屏下游企業也將在2015年產出利潤貢獻。
政府補貼方面的收益為3000萬左右。能獲得這部分補貼主要得益于公司在LED顯示屏、視頻技術和LED照明等產業的技術與產品創新。2014年研發創新項目,包括高分辨率LED顯示屏、節能照明等產品均具有行業領先性,部分產品甚至為全球首創,體現了“產業升級”和“經濟新常態”下的戰略價值。例如,“高清LED創意應用視頻顯示系統”為科技部認證的國家重點新產品,且通過不斷的技術進步目前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由上分析可以看到,無論收購的協同效應還是獲得的政府補貼方面,利亞德2014年至今的業績增長,都與小間距LED有必然關系:
視頻技術公司的收購項目,廣州勵豐文化、北京金立翔藝彩兩家企業的并購,以及參股香港DIMENCO HOLDING B.V.(專注裸眼顯示技術研發),與飛利浦的戰略合作等均是圍繞小間距LED為主線展開。公司經營數據也顯示,小間距產品訂單的增幅與利潤增幅具有正相關性。這將使得利亞德在未來形成照明和小間距LED兩個可以預期的高速增長點,并持續支撐其業績的改善。
小間距LED屏是利亞德2014年主要的產品創新點、技術進步點和業績增長點。小間距LED屏為該公司貢獻了半數的銷售規模和多一半的利潤。這種增長方式是典型的“技術和產品創新”驅動下的成長。
打通縱向產業的任督二脈,利亞德下大棋
2014年,利亞德最吸引目光的變化,與其說是新產品的創新和業績暴增,還不如說是一系列大手筆收購。
視頻技術公司、DIMENCO HOLDING B.V.和與飛利浦的合作,可以看成是利亞德在LED視頻墻向上游伸出的手。這些合作對于完善企業既有技術和產品體系,以及開發面向未來的新產品,尤其是系統工程集成能力和3D裸眼顯示產品具有極大的幫助。這對于利亞德從傳統的顯示屏單一部件企業,變成多元化方案和服務性企業、同時強化產品創新能力和差異性非常有益。
廣州勵豐文化、北京金立翔藝彩兩起收購案使得利亞德進入更為廣闊的下游產業鏈。公開信息顯示,這兩家企業均是舞臺文化設備和系統集成行業的零頭羊,亦都曾經有過IPO申請計劃。利亞德對其的100%收購,將使得利亞德在舞臺工程等文化領域涉足系統設計、LED屏之外的燈光音響等工程、租賃、整體創意規劃等嶄新業務,并同時獲得了一系列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等軟資產。這些業務變化將與利亞德LED屏和照明產品形成上下游關系,也使得利亞德強化了產品渠道和集成商的角色。
從上游技術(如裸眼3D)、到下游渠道(如led屏租賃業務),2014年前后利亞德通過資本手段在縱向產業鏈上走出了一系列“蛙跳棋”。但是,這還不是利亞德的全部“擴張”步驟。
如果將上述產業鏈整合看成是縱向的擴張,那么2014年底利亞德與飛生(上海)電子貿易有限公司的合作就是橫向業務延伸了。依靠與飛生電子的戰略合作,利亞德成功切入了飛利浦LED顯示產品的代工市場,這對于消化利亞德的部件產品制造能力、關鍵核心技術的增值,以及拓展海外市場規模具有較大的幫助。
橫縱兩條線的規模擴張,為利亞德打通了任督二脈,對于未來1-3年內企業業績的提升、規模的增長具有極大的幫助。尤其是面對小間距LED行業從“技術支撐成長”到“產業協同支撐成長”的轉變具有決定未來命運的戰略意義。
從技術創新到產業整合的同步:利亞德積極應對行業轉型
2014年及其之前,小間距LED和LED照明產業成長的核心無疑是“技術”——新產品的不斷涌現,就是這個規律的最好證明。
2014年,小間距LED屏的最小縫隙從1毫米,下降到了0.7毫米。目前0.65毫米產品也處于研發之中。但是,未來這種快速的產品更迭將不可持續。
一方面,技術總有極限和天花板。0.65毫米的像素間距已經和早期液晶與等離子電視機的像素間距相當。這對于在制造上保持成品率、缺陷率和成本經濟性是極大的挑戰。而進一步縮小像素間距的困難也會成幾何級數增長。
另一方面,也是更為重要的一點,小間距LED屏市場也不需要“無限提升的像素密度”。顯示產品像素間距指標的合理選擇,是穩定性、經濟性和顯示效果妥協的產物。更小的像素間距意味著穩定性技術的巨大困難,也意味著更高的成本。同時,像素間距對顯示效果的影響也必須綜合屏幕尺寸、觀看距離來考慮——LED顯示產品基本應用在“巨屏顯示”之中,這就使得更低的像素間距,例如1MM以下的產品,對顯示效果的改善已經不再敏感。這一點,簡單的表述既是:考慮到具體應用中的觀看距離和顯示器尺寸,市場并不需要LED屏具有極限條件下的像素間距指標。
技術困難與市場需求結合,直接導致小間距LED屏在“核心間距指標”上的進步空間已經很少,技術天花板時代已經來臨。面對這種局面,企業的創新必然需要另辟蹊徑。
例如利亞德對DIMENCO HOLDING B.V.的參股,其目的既是希望在裸眼3D等新型差異化LED顯示屏產品上能夠把握市場先機。而對于產業鏈下游企業,廣州勵豐文化、北京金立翔藝彩的收購,以及與飛生電子的合作的目的,主要是能夠在“成本和成品穩定性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下”,抓住“規!边@個市場“牛鼻子”。
同時,LED屏,尤其是小間距LED屏行業還面臨者競爭對手增長迅速的壓力。一方面,利亞德積累起來的產業先手優勢并不能長久保持。競爭對手,如聯建光電、艾比森、洲明科技、奧拓電子等都是小間距LED屏行業的上市公司。這些企業在2014年也都實現了產品突破、技術突破和市場突破。亦,小間距LED的高速成長不是利亞德自己的,而是整個行業的共性,只不過利亞德暫時處于領先位置。對應的行業現象是:2014年,小間距LED產品的整體市場增幅,遠高于利亞德該產品的增長情況。
另一方面,競爭技術,如DLP拼接、液晶顯示等不會坐以待斃。這些技術的從業企業也不會“甘心做看客”。即,外來企業進入小間距LED屏行業是大概率事件。如彩訊很早就涉足了LED屏租賃行業,威創在2014年也進入小間距LED市場。
由于以上原因的存在,小間距LED屏市場將存在一個長期的“工程關系客戶”、“地域和行業分割”為核心的碎片化產業結構。在這樣的產業體系中,利亞德從容的與競爭對手競爭,絕不僅僅需要“先手優勢”,而是更需要綜合性的、全面的產業優勢:即產業整合與協同力的優勢。
未來小間距LED屏的核心技術創新會從“間距指標”,向低成本技術、高穩定性技術、差異性顯示技術、應用系統集成技術等邊際維度發展。2014年利亞德著力打通“橫縱向產業鏈的任督”二脈,就是為了能夠在未來更好的適應“核心技術過!睏l件下,產業增長動力從技術驅動向“產業整合與協同”驅動的轉變。
市場應用持續向好,利亞德小間距LED大有可為
占領并替代70%的DLP拼接市場——這是利亞德年前提出的一個產業口號。不過,小間距LED取代傳統DLP拼接技術,獲得高端大屏顯示的主導地位,只是小間距LED產品應用市場的冰山一角。
LED顯示的特點是色彩飽滿、亮度高、對比度強、反應速度快,工程部署易于定制化、超大屏顯示真正做到無縫隙和更高的毀傷容災能力。但是,傳統LED屏也有一個致命缺點:即像素顆粒大,稍近距離應用觀看畫面粗糙。而小間距LED的成就即在于基本補平了這個最大的缺點。這實際上使得LED屏可以在任意需要顯示設備的領域,尤其是100英寸以上應用中盡情伸展拳腳。
小間距LED的可選應用領域包括:會議室與教學演示、舞臺工程與廣播室背景墻、虛擬仿真與指揮中心系統、文化傳媒,特別是數字告示應用、家庭影院應用。在這些廣袤的應用中,小間距LED屏主要的市場障礙是成本較高。但是,未來小間距LED屏成本依然具有較大的下降空間。因此,在高端市場強力發展和在中端市場搶占較大的份額,這樣的一個未來產業格局是完全可以預期的。
因此,業內認為,未來LED屏室內室外的市場比例可能維持在4:6的比例,室內產品到2020年規?赡芨哌_350億元以上。其中高清小間距產品有望能夠占據半壁江山。這對于利亞德幾乎意味著連續多年的市場規模翻番的可能:雖然考慮到價格的下滑,其利潤增幅難以有如此之高,但也絕對有一個非常良好的長期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