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我國教育信息化的關鍵一年,“三通兩平臺”建設,“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的實施,都是在為信息化時代如何實現教育現代化,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打基礎。建立有效的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和實施方式,是對三通兩平臺中的“優質資源班班通”、“教育資源云平臺”成功實施的有力支撐;《數字校園示范校建設指南(試行)》及《數字校園示范校建設參考指標》中也明確指出,要求每所學校至少配備1間專用或混用的錄播教室;2013年初,教育部就已經下發了關于2013年教育信息化的九項重點工作,文件中有關于智能錄播的內容有三條,占了九條重點工作的1/3。
由此可見,如何規劃、建設并利用好錄播教室,實現優秀教學資源的有效共享,對于教育信息化的建設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
作為專業錄播領域的領軍企業,“持續創新”是盈可視(Ncast)的DNA。通過在錄播行業6年的專業技術積累,歷經2年潛心研發,化繁為簡,針對“三通兩平臺”、“數字化校園”的應用需求,推出了一套為教育視頻資源云共享而量身打造的高性價比班班通全自動高清錄播解決方案。該方案可歸納為十個字:實用、易用、易安裝、免調試。
錄播主機
本方案中采用的核心設備- Ncast班班通錄播系統主機采用高度集成化ALL IN ONE式設計,支持三路高清網絡信號及1路HDMI數字/VGA模擬信號的同步采集,內嵌圖像識別跟蹤模塊、自動/半自動/手動導播切換模塊、圖像分割及拼接處理模塊、高清錄播模塊、直播模塊、點播模塊、本地回顯模塊等,全自動錄播所需要的功能模塊全部整合在1臺標準的1U設備上,純硬件嵌入式架構, LINUX操作系統,性能穩定,防病毒防攻擊。19V DC低電壓供電,避免傳統大功率錄播電腦服務器對教師及管理人員造成的輻射影響。
視頻采集及處理
本方案創新性地采用POE網絡攝像機來代替傳統全自動錄播解決方案中使用的云臺攝像機,采用了多機位固定槍+無縫電影式導播切換模式,這種創新性的組合方案,可以用傳統云臺攝像機1/4造價達到同級別視頻效果的同時,還避免了由于云臺攝像機云臺性能不穩定及跟蹤觸發指令錯誤等因素所產生的“垃圾畫面”。
攝像機采用POE網絡攝像方案,每臺攝像機只需使用單一的網線即可實現攝像機的供電和網絡視頻流傳輸,無須布置傳統云臺攝像機專用的電源線、云臺控制線及高清視頻線,也無須擔心線纜過長導致的信號干擾及損耗,攝像及圖像跟蹤部分只需3根網線,避免工程商布線錯誤。
更具備顛覆性的創新的是,本方案無需額外的圖像跟蹤硬件主機,創新性地把圖像跟蹤模塊嵌入到錄播主機內;同時,3臺用于拍攝的POE網絡攝像機所拍攝的畫面也被用于圖像分析處理,而無需額外的圖像分析攝像機,降低成本的同時,大大減少了傳統圖像跟蹤系統需要安裝多臺專用分析攝像機所帶來的工程安裝及維護負擔。
本方案中,圖像跟蹤模塊采用自適應、免調試式設計,摒棄了傳統錄播及圖像跟蹤設備復雜、繁瑣的安裝調試工作,一間全自動錄播教室的安裝調試從1星期縮減至僅需1小時,省錢省力省時間。
音頻采集及處理
本方案在音頻采集及處理方面也獨具特色,高端方案采用了全向麥克風進行拾音(7X9標準錄播教室僅需2支),在保證拾音效果的同時輕松實現了天花隱藏式安裝,不再影響裝修的美觀度;一體化的音頻處理中心集數字混音、反饋消除、自動增益、自動均衡于一體,還為錄播系統的應用專業定制了數字化DSP噪音消除功能,為錄播系統提供干凈且不失真的高品質音源。
系統操控
本方案在設備操控上不僅具備傳統全自動錄播系統的網頁控制及中控系統控制方式,并提供了嵌入講臺式7寸電容式液晶觸摸屏的控制方案,授課老師不但可以實時預覽到錄播中的視頻效果,也可以進行一鍵式錄播,處處體現了Ncast在產品設計時以“用戶體驗優先”的設計原則。
易用、易安裝、免調試。采用高清POE網絡攝像機+ ALL IN ONE錄播主機的創新性組合,直接生成符合國家標準的FLV及MP4視頻資源課件,重新定義中小學全自動錄播教室的建設標準。
筆者觀察,盈可視創新性地提出了以“網絡攝像機+內嵌圖像跟蹤系統的全自動錄播主機”的核心架構,配以豐富的公開課、微課、ST分析、點評、打分等應用模塊,為用戶提供一套真正適合數字化校園應用的全自動錄播解決方案。
在方案設計上,無論從前端的視頻采集設備、音頻采集設備,到后端的圖像、音頻及數據處理設備、控制設備,都遵循著“用戶體驗優先”的原則,從管理者、使用者、實施者的角度出發,力求在功能上做到“實用”,在操控上做到“簡易”,以人為本,讓每一個課室都能用得起錄播,敢于用錄播,讓錄播能真正服務于教育,促進教育變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