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創新科技與優質產品而載譽全球的音頻專家Sennheiser迎來了成立七十周年紀念盛典。繼4月21日北京站之后,慶典活動于4月27日下午在森海塞爾上海音樂廳內隆重舉行。從德國總部遠道而來的Sennheiser集團第二代掌門人Jörg Sennheiser教授、Sennheiser亞太區銷售副總裁Eric Denise先生,Sennheiser大中華區總裁Marc Vincent先生和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總裁張哲先生出席了活動,共同紀念Sennheiser創立七十周年。此次七十周年系列紀念活動將在大中華區三地舉辦,繼北京和上海后,第三站慶典將于5月4日在香港舉行。
作為世界頂級音頻專家,Sennheiser一直致力于研制最為消費者認同,最能真實還原聲音細節,最能引領世界聲學走向的產品。歷經七十載傳承與創新,Sennheiser已與優質產品和完美音質劃上等號,其數不勝數的創新產品不斷地在音頻技術領域設立新標準。Sennheiser的獨特技術獲得多項專利及國際獎項,如艾美獎、格萊美獎、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頒發的科學與工程獎以及技術工程艾美獎的Philo T. Farnsworth 獎。
慶典當日,在Sennheiser攜手打造的世界級音樂殿堂中,Jörg Sennheiser教授、Eric Denise先生、Marc Vincent先生和張哲先生共同向七十周年啟動裝置中注入象征Sennheiser的藍色液體,同時觸發大屏幕上各種音樂元素合為一體,組成了Sennheiser七十周年紀念標識,寓意Sennheiser七十年來在音頻領域創造的輝煌傳奇。啟動儀式后,來自中國的AHA人聲樂團以激情洋溢、豐富多變的演唱風格演繹著令人驚喜和難忘的人聲藝術。另一支表演樂隊——RTM樂隊則向聽眾傾情呈現了融合毛里求斯、非洲和世界音樂的多元節奏元素,帶來了獨特、全新的電子樂視聽體驗。古典恢弘的音樂殿堂配合世界頂尖先進的音頻技術,讓每一位聽眾都深陷音樂的魅力之中,感受中西文化的激情碰撞。
此次Jörg Sennheiser教授從德國遠道而來,在新聞發布會后為受邀前來的嘉賓和專業院校學生進行了關于品牌歷史與傳承的講座,娓娓道來七十年來Sennheiser致力于打造完美音頻世界的發展歷程,分享了公司“追求完美聲音”的創新技術。Jörg Sennheiser教授表示:“Sennheiser對于最好的聲音有著強烈的激情與渴望,并始終走在探索的道路上。這個信念表達了我們的共同追求和理想。因為我們被悠久的歷史、力求創新的文化和追求卓越的激情所推動。”
配合Jörg Sennheiser教授對公司七十年歷史的回顧,Sennheiser還特別帶來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產品,如1953年推出的專業播音用話筒MD21,1968年問世的全球首個開放式耳機HD 414,1993年推出的5000系列無線系統等。其中最為知名的就是1991年問世的靜電式耳機奧菲斯Orpheus HE 90/HEV 90,成為耳機行業的傳奇。由于極其復雜的技術工藝,奧菲斯Orpheus僅限量生產了300套。20多年過去了,它仍是發燒友試聽的終極參考標準。而奧菲斯Orpheus耳機也成為音頻專家Sennheiser繼續研發旗下高端耳機的基準。
在慶祝Sennheiser成立七十周年的同時,Sennheiser也迎來了其冠名上海音樂廳一周年紀念。在一年多的合作期間內,Sennheiser通過提供專業音頻設備與技術支持,提升了上海音樂廳硬件和軟件設施,為樂迷帶來了世界級的絕佳聽覺享受。值此七十周年慶典之際,音樂廳二樓的Sennheiser音樂商店也向觀眾正式開放。Sennheiser旗下各線產品、開放的視聽體驗區及各式音樂唱片讓公眾全方位感受聲音的魅力。
森海塞爾上海音樂廳是Sennheiser公司在全球首次冠名音樂場館,除此之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期間,Sennheiser活躍于各大音樂節和電視節目,如迷笛音樂節、爵士上海音樂節、《我是歌手》和《奔跑吧兄弟》等,始終致力于為國內音樂事業打造完美聲音。對Sennheiser來說,聲音必須富有生命,能夠讓思想馳騁,喚醒沉睡的情感。七十年來,Sennheiser從一個實驗室發展為全球頂尖的音響品牌,追求最完美的聲音,創造音頻的未來,為每一位聆聽者打開感知聲音世界的窗口。
品牌的誕生
1945年6月1日,電機工程博士暨教授Fritz Sennheiser于德國漢諾威附近的Wennebostel設立了Wennebostel實驗室(Laboratorium Wennebostel) ,簡稱“Labor W”。公司初期生產電子管電壓表。雖然產品銷售狀況理想,但Fritz Sennheiser雄心勃勃,堅信隨著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現有的產品仍可持續創新、精益求精。因此,Labor W不停地研發出全新的技術方案,也逐步拓展產品種類。1947年,Sennheiser推出首個自己研發的話筒,并于1956年推出槍式話筒,翌年公司已經生產超過100款不同的產品。1958年初,Labor W正式更名為Sennheiser electronic,并于隨后的十年里通過研發生產出全球首個開放式耳機而一鳴驚人。
Sennheiser的第二代和第三代
1982年5月,Sennheiser的掌舵人首次交棒予第二代——Jörg Sennheiser博士暨教授接任成為執行股東,其父親Fritz Sennheiser博士暨教授則作為有限合伙人。在任期間,Jörg Sennheiser博士暨教授逐步將公司的架構向現代化及國際化方向發展,將Sennheiser 轉型為有限兩合公司(GmbH & Co. KG.)。Sennheiser通過在音頻領域的領先發展,以及在全球各地新增的銷售網點,體現出勢不可擋的強勁活力。Sennheiser在愛爾蘭的 Tullamore增設了生產廠房,在美國成立專門的研發辦事處,又于美國新墨西哥州的Albuquerque增設生產廠房,并與丹麥公司William Demant Holding開始合作,為2003年成立Sennheiser Communications A/S合資企業鋪平道路。
2013年7月,Jörg Sennheiser博士暨教授的兩個兒子Daniel Sennheiser和Andreas Sennheiser博士正式接任成為Sennheiser electronic GmbH & Co. KG. 的首席執行官。兄弟二人繼承了其祖父和父親的創業雄心,意以充滿活力的創新文化及追求卓越的堅定信念,塑造未來音頻新世界。憑借這份家族精神信念,當年Wennebostel的小工廠Labor W如今發展成為跨國企業,數十年來業績持續增長。時至今日,Sennheiser擁有超過2,700名員工,其中過半數駐于德國大本營。2013年,這個家族式企業仍然以保持獨立運營作為其核心價值,并成功地創造出5.904億歐元的營業額。
精湛創新之路 締造美好未來
Sennheiser一直以技術創新為主導,未來將繼續為音頻領域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Sennheiser在位于德國的公司總部設立了Innovation Campus。Daniel Sennheiser表示:“新的Innovation Campus就如我們全球各地Innovation Centre一樣,通過跨職能團隊合作整合各種專業知識,策劃出獨特的解決方案。展望未來,我們的產品將更貼近顧客的真正需求,無論是用于舞臺現場表演、專業錄音室制作、辦公業務還是單純地用于聆聽音樂、放松身心,我們都會致力于追求完美聲音。”隨著產品日趨多樣化、智能化,Sennheiser將繼續研發、提供新的解決方案,重新定義音頻技術。
2015年是Sennheiser成立的第70周年,Sennheiser線上雜志《Bluestage》會每月呈獻一篇有關公司產品或企業歷史的幕后故事,精彩內容不容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