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步入一輪“深度調整、全面換擋”的中國彩電市場,面對回歸常態的低速度,除了層出不窮的低價格戰,以及全新的AI、IoT等技術概念,懸而未定的下一代顯示技術方向之爭外,最大亮點則是來自領軍企業們在終端消費市場上悄然掀起的一股大屏化、高端化新浪潮。
受到大屏、高端兩大新興消費市場上漲的拉動,今年以來作為中國彩電行業帶頭大哥,海信電視“一支獨秀局面”全面形成并日益穩固。日前,來自中怡康市場監測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海信電視月月都以超20%的市占率在行業一枝獨秀;同時來自奧維云網的數據也表明,截止2019年10月20日,海信電視以20.9%的市場零售額占比穩居第一,領先第二位2.3個百分點,領先差跑持續拉開。
最新披露的海信電器三季報顯示,當季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2.02億元,環比增幅高達471.51%;在平均單價這一行業公認的高端電視品牌競爭力標準上,今年9月海信電視平均單價達到4119元,在本土品牌中牢牢占據首位,高于平均單價700多元。此外,在行業價格戰不斷、屢創新低的背景下,海信電器第三季度主業毛利率同比上升2.89%,前三季度累計同比上升1.63%,逆勢上漲背后,正是得益于高端和大屏戰略發力。
彩電業發展換檔,海信卻在一枝獨秀
進入2019年以來,中國彩電產業可以說是“冰與火的碰撞”,一場全新的持久戰卻悄然打響。雖然傳統的液晶電視價格屢創新低,但是在AI、5G,以及IoT等多股浪潮的推動下,一輪智能電視換代,以及大屏電視升級浪潮再次掀起。
一方面,在中小屏市場上,液晶電視、OLED電視價格亂戰層出不窮,特別是大量互聯網電視陣營,以低價沖擊市場,還想繼續以規模稱雄,卻遭遇彩電市場的發展換檔,只有高質量才有未來,低價只能換取眼前的繁榮;
另一方面,高端大屏市場上,消費需求強勁,市場增速加快。中怡康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從2012年開始,彩電平均尺寸保持著每年1.8英寸的增長速度,短短7年間,電視平均尺寸從40吋一路上漲到50.4吋。今年以來,市場主銷尺寸正在從65吋向70吋、75吋、80吋快速擴張。這無疑給激光電視等大屏換代首選產品,帶來了全新的發展空間。
正是在高端化、大屏化、科技化等多股浪潮的撬動下,彩電產業在時代更迭中再次站上新的發展賽道,也成就了海信等領軍企業的再次引領。從爭奪下一代顯示技術的激光電視引爆大屏市場、開啟電視超畫質顯示體驗的ULED電視U7E、U8E,以及觀星級疊屏電視樹立液晶電視高端標桿,一次次跨越和突破成就了海信在中國彩電產業的“舵手”地位。
來自中怡康的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海信電視市場零售額占比突破20.72%。同時在代表高端大屏的80吋及以上市場上,海信電視更是持續突破索尼、三星等外資品牌的領先優勢,占據近“半壁江山”。
業內人士坦言,今年以來海信電視在中國彩電市場的份額逆勢增長、持續擴張,背后手段并不是低價格搶到的市場規模,反而是在高端、大屏市場引爆取得一輪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其中,作為高端大屏消費市場的新王者,海信激光電視則成為最大的引擎。自2018年海信激光電視80L5上市以來,常年穩居彩電業周暢銷榜并躋身年度暢銷榜,成為大屏電視的明星爆款。
高端大屏消費潮,激光電視搶到頭籌
隨著彩電產業新一輪高端大屏轉型,漸入佳境之際,一場關于“誰是下一代彩電顯示技術王者”爭奪戰,也接近尾聲即將落幕。其中,OLED與量子點QLED的爭奪戰陷入惡性通道,卻讓激光電視在一線市場迎來做大做強的通道,搶到下一代顯示技術的主動權。
自9月以來,三星、LG兩家韓國彩電雙雄,就開啟一場“你揭黑我諷刺”的惡性競爭通道:先是LG指責三星的量子點QLED為假8K,隨后三星發布視頻指導用戶,如何防止LG的OLED電視燒屏,在一個成熟的行業實施這么低級的商業競爭,最終只會讓更多的用戶對于OLED或QLED選擇“放棄”或“拋棄”。
中怡康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43周,彩電市場零售量、零售額分別同比下跌15.3%、13.1%,主要是受到液晶電視需求低迷的拖累。與此同時,自2018年銷售量同比增長483.23%后,激光電視在2019年以來再次保持著穩定增長勢前,同比增幅為144.21%。作為激光電視產業開創者的海信,今年前8個月,海信激光電視在80吋及以上尺寸段的銷售量占有率接近50%,同比增長116.96%。
其中作為激光電視陣營的明星爆款,海信80L5產品上市一年多來,不只是斬獲了銷量,還收獲巨大的用戶口碑和認知度,成為眾多家庭以及公司會議室、商務接待室等場所的首選。來自蘇寧易購全平臺數據顯示,海信80L5激光電視用戶好評率達到了99%新高度。
目前在全球下一代顯示技術爭奪中,激光電視陣營厚積薄發,特別是憑借反射成像的被動發光,帶來顯著的健康護眼體驗,可比紙質閱讀提升20%;同時激光具有的極高光譜純度,擁有最好的顏色表達能力,以及節能環保等一系列卓越性能,成為大屏電視換代的首選。當前,除了海信,還擁有包括LG、長虹等全球20多家整機企業,以及德州儀器、理光、日亞、DNP等上游核心供應商,以及蘇寧、國美、五星等下游供應商超過100多家企業。
業內人士指出,當三星與LG在彩電市場上相互“指責、揭短”惡斗之際,海信電視卻在彩電市場上深耕高端和大屏,充分把握IoT時代的AI、5G等一系列技術變革浪潮,把握了這一輪“消費升級、產業升級”的浪潮,引領一輪消費新趨勢。
如果說,OLED與QLED兩者之間的惡斗,試圖通過“你死我活”的策略,搶奪誰能取代液晶電視的主角地位;那么,海信開啟的激光電視卻是棋高一招,直接瞄準一線市場用戶對于大屏的需求,開創了全新的商業空間。這也成就了近年來海信在物聯網時代繼續引領行業發展和競爭主動權的秘訣和力量所在,那就是跳出競爭思維,以全新的創新思維洞察用戶需求。
海信始終堅持"誠實、正直、務實、向上"的核心價值觀和"技術立企、穩健經營”的發展戰略,以優化產業結構為基礎、技術創新為動力、資本運營為杠桿, 持續健康發展。
海信擁有海信電器和海信家電兩家上市公司,海信、科龍、容聲、東芝電視等多個品牌,已形成了以數字多媒體技術、 智能信息系統技術、現代通信技術、綠色節能制冷技術、城市智能交通技術、光通訊技術、醫療電子技術、 激光顯示技術為支撐,涵蓋多媒體、家電、IT智能信息系統和現代地產的產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