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信和人民網在北京共同發起“青少年護眼10小時”科技行動,呼吁全社會關注青少年視力健康,倡導采取科技先行、科學護眼的有效舉措改善青少年視力健康。作為落實此次行動的第一步,海信4K激光電視進駐北京廣渠門中學、清華附小、大地幼兒園等十所校園,建立“青少年護眼示范基地”。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張玉臺在會上號召社會各界共同參與保護青少年視力健康,倡導相關企業主動履行社會責任,發揮自身優勢特長,通過各種新技術、新方法來積極參與青少年近視防護活動。
國務院參事忽培元表示:“人民網和海信公司作為權威媒體和重要企業,以身作則提出‘青少年護眼10小時科技行動’,可以讓更多的企業、學校、家長共同關注青少年視力問題,共同守護好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人民網總裁葉蓁蓁認為,青少年視力健康問題已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課題,人民網聯合海信共同發起青少年護眼10小時科技行動,建立護眼示范基地,意在通過探討通過科技創新保護青少年視力健康的路徑,為青少年視力保護落地付出切實努力。
海信激光顯示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偉介紹,護眼10小時指的是從學校到家庭,青少年與屏幕接觸的時間大概有10小時,海信將通過推廣激光電視這一護眼產品在學校和家庭的廣泛應用,持續改善青少年用眼環境。權威市場數據顯示,截止11月海信激光電視在80吋以上大屏電視市場占比高達54.4%,超過8成用戶對其護眼功能滿意度最高。
北京市廣渠門中學教育集團校長吳甡則認為,在保護學生視力方面,積極改善硬件設施和教學設備不可或缺,比如廣渠門中學與海信合作在教室中使用健康護眼的激光電視就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嘗試。
“從目前各種電子產品的檢測結果來看,激光電視在健康護眼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全國音視頻及多媒體標委會秘書長張素兵博士說。啟動儀式上,多名醫學和健康管理專家表示,人民網和海信倡導的“以科技創新解決青少年視力健康問題”是一個非常好的思路,在孩子們用眼10小時的關鍵時間里,推廣普及以激光電視為代表的健康護眼電子產品是一個重要的方向。
海信始終堅持"誠實、正直、務實、向上"的核心價值觀和"技術立企、穩健經營”的發展戰略,以優化產業結構為基礎、技術創新為動力、資本運營為杠桿, 持續健康發展。
海信擁有海信電器和海信家電兩家上市公司,海信、科龍、容聲、東芝電視等多個品牌,已形成了以數字多媒體技術、 智能信息系統技術、現代通信技術、綠色節能制冷技術、城市智能交通技術、光通訊技術、醫療電子技術、 激光顯示技術為支撐,涵蓋多媒體、家電、IT智能信息系統和現代地產的產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