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21日電 21日,工信部披露《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5148號(社會管理類446號)提案答復的函》。工信部表示,將支持適老化智能終端設備的研發、升級和應用推廣。
工信部表示,我國正處于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養老服務供給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凸現。智慧健康養老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品與傳統養老的融合,能夠促進現有養老資源優化配置和使用效率提升,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工信部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健康養老領域融合,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創新發展,為產業開辟新的發展空間。
加快智慧健康養老產業頂層設計
近年來,國家制定出臺了多項政策,對發展智慧養老做出部署,政策體系初步形成。2016年,工信部聯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印發《智慧家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明確將居家養老作為智慧家庭的典型應用之一。2017年,工信部聯合民政部、衛生健康委共同印發《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工信部聯電子〔2017〕25號),明確發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的思路和措施,構建跨部門協同工作機制,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加快發展,并將推動關鍵技術產品研發作為重點任務,加強健康養老終端設備的適老化設計與開發。
下一步,工信部將持續拓展信息技術在養老領域的深入應用,推動養老服務智慧化升級,做好接續政策研究。支持建設智能健康管理設備公共服務平臺,整合跨領域創新資源,支持適老化智能終端設備的研發、升級和應用推廣。
推動智慧健康養老模式創新發展
鼓勵社會力量針對老年人需求,發展智慧健康養老服務。2018年,工信部聯合民政部、衛生健康委制定發布《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18年版)》,遴選智慧健康養老產品56項、智慧健康養老服務59項,鼓勵企業加大研發力度,加快產品更新速度,豐富產品市場供給,促進優秀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和服務推廣應用。2017年至2019年,工信部聯合民政部、衛生健康委組織開展了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工作,共認定117家示范企業、225個示范街道(鄉鎮)和52個示范基地,形成了較好的應用示范效應。同時,工信部積極指導智能終端產品適老化設計。國內主流手機均具備“老人模式”“簡易模式”等,可便捷設置字體、圖標大小,桌面只保留電話、短信、相機等基本應用軟件,方便老年人使用。鼓勵智能家居產品普及語音控制功能,推動基于智能語音識別技術的智能音箱、智能可穿戴設備及其他智能家電產品開發,老年人可通過語音方式實現便捷化操作。
下一步,工信部將持續支持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針對智能可穿戴設備、便攜式健康監測設備、自助式健康檢測設備等產品,以及居家健康養老服務、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互聯網健康咨詢服務等智能化服務,組織更新推廣目錄,鼓勵目錄中產品和服務的技術研發、市場宣傳推廣。聯合民政部、衛生健康委等部門,繼續實施試點示范項目,強化示范項目管理,加強推動智慧健康養老技術、產品創新。充分發揮智慧健康養老示范企業、示范街道(鄉鎮)、示范基地的示范引領作用,推進智慧健康養老產品與服務的規模化應用。
研究制定智慧養老綜合標準體系
2018年和2019年,工信部落實包括智慧健康養老在內的《智慧家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研究編制智慧養老標準體系,完成《智慧家庭 健康管理腕式可穿戴設備技術要求》《智慧家庭 健康養老產品分類及描述》《智慧家庭 健康養老服務平臺參考模型》《智慧家庭 健康養老服務云平臺服務接口技術要求》等一批行業關鍵急需標準編制。工信部正在籌建智慧家庭標準工作組,擬聯合智慧家庭有關生產廠商、解決方案提供商、智慧建筑集成商等產業鏈上下游頭部企業,以及相關高校、研究機構,共同開展智慧家庭關鍵技術標準的制定。
下一步,工信部將持續加強標準體系建設,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信息服務標準研制工作,建立統一的設備接口、數據格式、傳輸協議、檢測計量等標準,實現不同設備與服務平臺間的數據信息接入共享。優先制定適用于個人和家庭的常用生理健康指標智能檢測設備產品及數據服務標準。定期發布面向老年人群的智能終端產品便捷操作指南,為老年人群在信息化、智能化時代提供便利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