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下半年,各大硬件廠商接踵而至產品發布會,讓長期關注計算機硬件的朋友大呼過癮。大廠間不遺余力的技術博弈,直接受益者自然還是計算機硬件消費者和龐大的嵌入式計算機產業。類比RTX3070顯卡性能超越RTX2080性能50%以上,這種“大水沖了龍王廟”式的產品迭代,在2020下半年的計算機硬件市場,是相當基本的操作。
于是我們看到,全球最大的芯片廠商“英特爾“在上半年5月剛剛發布了第10代桌面級處理器之后,很快就在官網上給出了最新的第11代移動端處理器的規格參數。而就在剛剛過去的10月,已經可以看到英特爾®偷偷更新了LOGO,帶著性能認證苛刻的EVO認證第11代筆記本在各大平臺打起廣告了。這樣的情況,近10年幾乎沒有在獨孤求敗的英特爾身上發生過……
那么如此快速迭代的英特爾第十一代移動端處理器性能究竟如何?相比于第10代移動端處理器提升有多大?(桌面級和移動端產品定位不同,不能比較)EVO認證是什么東西?作為英特爾嵌入式方案供應商和多年認證合作伙伴,杰和科技將全面解讀英特爾®第十一代Tiger Lake平臺計算機硬件產品。
第11代移動端核心究竟有多能打?
先上結論:采用10nm SuperFin制程工藝的第11代Tiger Lake平臺處理器,同級別下較第10代產品單核性能提升20%以上,全核保持在10%左右的優勢,i7睿頻達到英特爾歷史新高4.8GHz。全新的Iris銳炬Xe核顯直接對標MX350獨顯,對比第10代核心顯卡提升達到夸張的50%。其性能提升非常顯著。
從制程開始談起。如果對制程工藝不太熟悉的朋友看到14nm、7nm這些數字,可能直接會跟性能聯系在一起,其實不然。英特爾從第六代Kaby Lake平臺到第十代Comet Lake平臺,都在使用14nm制程工藝,其性能之間的差距已經不需要做過多論述。由此可見,在相同制程下,反復打磨晶體節點技術也能夠帶來可觀的性能提升。當然,制程工藝的提升,能夠在CPU尺寸限制和功耗限制下帶來最直觀的性能提升。
對于第11代嵌入式酷睿核心的打造,英特爾優化了上一代Ice Lake 10nm制程,相比于早期14nm,同尺寸下晶體管密度提升達2.7倍,并且在制程規格上明確地加上了SuperFin晶體管技術名稱,這樣的表述意欲何為?根據可查的技術資料,10nm SuperFin晶體管每平方毫米擁有1.0076億個晶體管!只提數量可能不太直觀,臺積電初代7nm制程處理器每平方毫米擁有0.912億個晶體管。10nm SuperFin技術從細節表述展現出英特爾對于工藝技術的嚴謹,盡管各大CPU廠商之間存在最根本的競爭關系,但相互之間也建立了密切的交流與合作,對于技術上的宣傳,業內更有著一些心照不宣的共識。英特爾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我的10nm技術比市面上很多7nm還要強”,而是明確提出SuperFin技術的概述,并公開該技術帶來的參數提升,其中的策略還是值得玩味的。
說回第11代CPU。制程工藝水準的突破,為核心帶來了直觀的提升,我們看到第11代嵌入式核心將單核最大睿頻提升到了前代桌面級CPU的水平:i3-1125G4達到3.7GHz;i5-1135G7達到4.2GHz;i7-1165G7達到驚人的4.7GHz。什么概念呢?上一代Ice Lake產品i7-1065G7的單核最大睿頻是3.9GHz,全核最大睿頻也略低于i5-1135G7,且以上幾款CPU均為4核8線程。又是一次“大水沖了龍王廟”式的產品迭代。
重啟Iris集成顯卡之后的新高度
英特爾曾在第四代Haswell產品發布時,同時發布了一項高性能集成顯卡技術,作為英特爾集成顯卡的第四次迭代產品,命名Iris銳炬技術。受限于當時22nm制程,以及當時市場對集成顯卡的定位并不友好,在后續的產品升級中,這項集成顯卡技術遭到冷遇。
然而在第10代嵌入式核心發布時,大家驚訝的發現英特爾又帶著它的Iris銳炬回來了。雖然在Ice Lake的Iris Plus集成顯卡測試上表現并不出眾,不過近年來人工智能算法的需求增多,輕薄高性能硬件產品市場廣闊,英特爾也開始對核心顯卡技術研發投入精力,對消費者是一件利好。
英特爾在第11代對Iris Plus集成顯卡進行了新一輪的技術更新,在跑分上i7-1165G7的96EU集成顯卡超越了MXM接口,1.6GHz便攜獨立顯卡MX350,幅度接近10%;距PCIe X16通道的獨立顯卡GTX 1050差距也縮小到20%;支持8K分辨率60幀視頻解碼,4266MHz內存下浮點算力達到2.46TFLOPS,十分搶眼。命名為Iris Xe集成顯卡。
另外,英特爾在重啟Iris銳炬技術之后,更新了嵌入式CPU產品的命名規則,在產品SKU和TDP標數(5表示低電壓12W-28W,0表示超低電壓7W-15W)之后,用G4/G7標明Iris集成顯卡EU,方便快速區分核心顯卡性能。
英特爾EVO認證
關于EVO認證,長期在網絡沖浪并對計算機硬件有一定關注的朋友,可能對EVO系筆記本的廣告有一些印象。“EVO”認證是英特爾伴隨第11代移動端CPU發布,同時發布的筆記本性能認證標準,可以說,能夠獲得EVO認證標識的筆記本都通過了嚴苛的應用性能標準審核,需要具備:1秒內休眠狀態喚醒;Thunderbolt雷電4通用接口配置;WiFi 6無線局域網聯接技術;9小時以上長時間續航等功能。最重要的,是所有EVO認證筆記本都必須搭載英特爾第11代嵌入式核心,和Iris銳炬Xe集成顯卡。當然,對于9小時不充電續航,在杰和科技擅長的嵌入式硬件身上是不存在的。換句話說,所有直供電嵌入式計算機都無法獲得EVO認證。
作為英特爾硬件方案長期合作伙伴,杰和科技推出了采用英特爾第11代i3-1113G4/ i5-1135G7/ i7-1165G7的嵌入式播放設備,杰和科技D611。D611將支持8K視頻解碼,USB3.2 Gen2*2(20 Gbps)接口,PCIe 4.0通道傳輸,NVMe硬盤協議等等強大硬件能力。杰和科技將于2020年12月2日-4日深圳智慧商業顯示展商(ISVE)8T019展位首次展出D611產品,歡迎行業內外朋友蒞臨交流分享。
深圳市杰和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杰和科技”)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領先的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設備和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于為細分行業客戶提供軟硬件產品、系統解決方案的深度化定制,快速交付技術服務。
多年來,我們專注于對垂直應用行業的深度研究,始終關注客戶在數據化運營和IT管理領域面臨的挑戰和壓力,現已形成數字標牌、桌面虛擬化、服務器及工業自動化控制四大解決方案事業群。自主品牌“Giada”的智能終端產品在國內乃至西歐主要國家的相關應用領域均占有極高的市場份額。
杰和科技一直堅持以行業和產品研究、技術創新為發展根本,自成立以來我們始終堅持高比例的研發投入,目前研發團隊人數占公司總雇員的50%,研發投入占總營業額的10%,超100名資深工程師專門從事軟硬件解決方案開發,累計獲得JAHC等80余項國家發明專利、軟件著作權、實用新型的技術認證。在完善的研發評審體系指引下,以市場導向的產品團隊確保了我們可以根據全球計算機領域的最新技術,在短周期內快速提供客戶匹配度最高的產品。
杰和科技擁有13,000平方米、年產能過20億的國際標準化制造中心,制造管理全面符合ISO9001:2008國際質量體系及中國國家強制性產品CCC認證標準,并嚴格符合RoHS、CE、FCC、UL等標準,13年的制造管理經驗,保證為國內及海外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技術服務,助力智慧城市發展建設。
杰和科技擁有從產品設計、研發、制造到交付的十多年供應鏈管理經驗,針對性的產品設計、快速的研發實現、可靠的產品品質和精確的產品交付,完善且穩定的供應鏈管理能力,保證了客戶定制化需求的快速滿足。
杰和科技在國內重點城市設立了7個專門的運營機構,并以香港、美國為依托,組建了覆蓋全球20多個國家的專業技術顧問團隊,可為客戶提供從售前到售后的全面技術顧問服務,快速的技術響應與支持。
杰和科技作為Intel中國ODM 核心合作伙伴、ISA全球會員,將堅持技術創新,把我們的競爭力打造成客戶堅實的業務解決方案供應和支持平臺,助力客戶實現更快、更穩的業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