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基建的風口吹起。一夜之間,無人不識新基建。
這也為新基建之首的5G,按下了加速鍵。
5G為數字經濟打底
新基建之所以稱之為“新”,是與“鐵公基”傳統基建相比,增加了信息通信類基礎設施建設,其新意更多的體現在對數字經濟的支撐作用上。
新基建是數字化進一步深入的加速器,越來越多的行業將轉移到數字化之上,不可逆轉。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孫松林認為:
“5G在新基建中處于最根本的通信基礎設施,不但可以為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等其他基礎設施提供重要的網絡支撐,而且可以將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科技快速賦能給各行各業,是數字經濟的重要載體。”
目前我國數字經濟全面發展趨勢已成,而數字經濟需要新的數字基礎設施,新基建是國家層面自上而下的推動舉措,5G是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設施。
5G商業等待閉環
解決了5G商業閉環,才算是迎來5G產業真正的春天。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指出:
“疫情期間5G的豐富應用也只是其初露鋒芒,4K/8K超高清視頻、VR/AR、智能網聯車、智能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等將是更大的舞臺。
與面向人的電信連接不同,面向行業的各類數字化應用將在5G時代成為主流。”
To C是5G發展的基礎,To B才是5G發展的未來。
業內專家預測,今年全球5G商用網絡將從2019年的60個增至170個,基站會從2019年的50萬個增長到150萬個,到今年年底,全球5G用戶預計將會從1000多萬增至2.5億。
5G+引爆行業機遇
說了以上這些,那么2020年哪些行業將有望坐上5G的快車道呢?
5G+智慧醫療
5G的發展能夠提供超大帶寬高速傳輸網絡,為智慧醫療高清視頻及影像傳輸提供業務保障。
疫情期間,5G遠程醫療系統就全力支持全國醫院開通遠程會診、遠程影像、遠程門診等服務,為戰“疫”一線保駕護航。
由于我國醫療資源的緊缺和供給不均,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互聯網醫療近年來備受關注,而5G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深入應用將推動醫療健康向“精準、優質、遠程、高效”的方向前進,推動智慧醫療行業快速發展。
5G+工業互聯網
5G時代下,傳統工業也將發生巨大變革。未來在工廠內可以實現全生產要素、全流程互聯互通,即設備互聯、人員互聯、物料互聯、產品互聯等,以及全生命周期的實時數據跟蹤。
5G技術,將從根本上改善操作人員的工作環境,保障操作人員安全,助力企業生產施工的降本增效,從而極大提升自動化工廠的運營效率。
2020年,云計算和5G的配合將讓視頻會議跨越地域限制的便捷性愈加凸顯。疫情期間,中國移動云視訊系統就曾助力鐘南山院士為云南玉溪的新冠肺炎重癥患者進行遠程視頻會診。
5G技術可以在視頻采集回傳、視頻素材云端制作以及超高清視頻播出等環節全方位賦能高清視頻產業。在5G時代下,高清視頻產業不僅僅可以用于遠程視頻會議,還可以與更多行業融合發展,為用戶實現高效辦公與便捷生活。
5G+VR/AR
AR作為新的互動形式,對于大眾而言并不陌生,5G時代的到來將大大刺激AR/VR用戶體驗上的完善,讓虛擬現實技術真正進入大眾的生活。
在5G+VR/AR加速向生產與生活領域滲透的同時,也涌現出了一批新應用與新業態,例如基于5G的VR/AR可以實現遠程協同手術、高清沉浸式手術直播、構建異地多人的全息教學場景等。
5G+車聯網
近年來,基于5G的車聯網應用不斷出現,如在多個園區、景區建成了5G應用示范區,還出現了無人駕駛等。
數據顯示,到2020年,全球C-V2X(基于蜂窩技術的車聯網通信)市場規模將突破6140億元,中國市場將達到2000億元。
隨著5G時代的全面到來,5G支持構建“人車路云”高度協同的互連環境,實現車路協同控制、遠程遙控操作、自動駕駛等業務,最終支撐實現完全無人駕駛。
5G+智慧城市
今年的這場疫情展現了中國城市的管理能力,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分析疫情、監控城市疫情發展、輔助疫情防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疫情之后5G全面落地,將從智慧城管、城市安防等多方面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
5G將帶動視頻監控、無人機航拍、VR/AR監控儀器、智能巡防機器人等智能終端在安防領域開展協同應用,構成城市數據傳輸、分析和利用的重要樞紐,全面提升智慧城市治理能力。
5G網絡作為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從信息通信領域向工業、交通、能源、農業等垂直行業延伸,加快傳統產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
如果你對以上5G+千行百業的應用融合感興趣的話,不妨繼續關注2020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今年的展會將通過展覽展示和會議討論等給你答案!
寒冬已過,春暖花開。你做好擁抱變化的準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