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Soundbar,簡單說,就是一只長條狀的音響器材,里面裝設了單元,能掛墻使用,也能擺在桌上使用。你可以用它來播放電視節目的音效,也可以將它連接訊源,用來聆聽音樂。相對于電視喇叭或家庭劇院,Soundbar這樣的產品能帶來多樣好處,包含了:
1、能呈現比電視喇叭更好的效果
現代的電視越做越薄,加上為了節省成本,電視喇叭通常很難有很好的音響效果。而Soundbar是專門設計的音響器材,加上有足夠空間配置單元,一定會有更優異的效果。
2、能提供環繞音效
有些Soundbar內含數字處理電路,能提供虛擬的環繞音效,能夠擴增聲場范圍。而有些是透過單元配置,朝著空間不同方向發聲,借由墻面的反射來提供環繞音效。
3、設置簡單、不占空間
如果目的都是想聽到環繞音效,和傳統家庭劇院的建置相比,Soundbar可說是超級簡單、而且不占空間的設計。
4、價格親民,容易負擔
如果和家庭劇院的建置相比,Soundbar的投資性價比極高,就算是初出社會的新鮮人、甚至是學生族也負擔得起。
新世代Soundbar的設計趨勢
不過,Soundbar并不是這幾年才推出的新產品,我記得十幾年前進入音響行業時,市面上就已經有Soundbar產品了,當時我們就知道上述這些好處,為何現在幾乎所有音響銷售都在下滑時,Soundbar卻能逆勢成長,成為近年全球消費者接受度最高、銷售最暢旺的產品?原因一定不只上述這些,根據我們的觀察,新世代Soundbar因為有以下的設計趨勢,提高了它的產品優勢,創造了銷售佳績。
不斷進步的虛擬環繞技術
Soundbar所呈現的環繞音效,其基礎是來自于Dolby和DTS的家庭影院多聲道技術,所以Soundbar會隨著Dolby或DTS音效規格的進步,而能夠呈現出更好的效果。例如早期的Soundbar能對應5.1、呈現5.1音效就算不錯了,而近年隨著Dolby Atmos或DTS:X這類“物件導向”音效的推出,以及新世代Dolby和DTS音效處理技術的進步,都將Soundbar的效果帶往更高層次,消費者在體驗之后,會比以往更容易受到感動。
而Dolby或DTS音效的進步,并不限于傳統的碟片形式,網路串流部分也因為技術的進步這幾年有快速成長。例如現在Soundbar的HDMI輸出端子很多都支援ARC或eARC音頻回傳功能,因為是透過HDMI介面,其傳輸能力遠優于傳統的光纖或是數位同軸介面,能傳送更高規格的音效,就讓Soundbar有更多發揮空間。
舉例來說,現在Netflix上已經有部分影片能提供Dolby Atmos音效,如果在不搭配Soundbar的狀態下,很多電視喇叭是無法呈現這種高規格音效的。而在搭配Soundbar之后,就能透過eARC功能,將音效傳送給Soundbar解碼,再透過Dolby Atmos Height Virtualizer等技術(或廠方自行開發的環繞技術),讓觀眾聽到有寬度、有高度的3D立體音效,這樣的感官享受是以往沒有的。
搭配超低音幾乎成為常態
Soundbar因為造型扁薄,多半無法配置大尺寸單體,導致低頻出力較為貧弱,所以早前我們在評測Soundbar時,多半會說適合“喜愛清淡囗味”的消費者,不然就是建議要再搭配主動式超低音,低頻表現是過往Soundbar音質上的弱點。
為此,近年推出的Soundbar,有很高比例會直接內含一只超低音喇叭,就免去了消費者搭配超低音的麻煩。而這樣的超低音與Soundbar之間也已經做好了相關的銜接設定,消費者只要照著說明書操作即可。甚至于,很多內附的超低音有無線設計,能跟Soundbar自動配對,只要一開機,Soundbar和超低音之間就會自動辦識、自動連線好,消費者完全不用動手。
而這樣的“Soundbar+超低音”組合有著更完整的低頻效果,不像早期Soundbar聽起來“下盤空空的”,看電影的時候不僅有環繞音效,還能有強勁的低頻助威,效果跟電視喇叭相比有巨大差別,消費者聽過滿意度大增,成交機率自然就提高了。
能結合APP
具備網路串流播放功能
新世代Soundbar的另一項重大發展,就是有不少納入無線功能,這里面包含了藍牙與Wi-Fi。而無論哪一種,都能讓使用者可以拿Soundbar播放手機音訊,這就為Soundbar的播放能力開了一扇大門,等于能和網路串流接軌。例如可以透過手機播放QQ音樂、網易云音樂上的串流音樂,同時也能播放手機里的檔案。
或是透過Wi-Fi,讓Soundbar能播放區網內其它裝置里的音樂(例如NAS、PC或其它伺服器)。為此,有些廠商還會開發專屬App,擴增使用的操控手感,讓Soundbar的運用更為靈活,也更符合現代消費者習,貫的生活方式。
該如何使用新世代Soundbar?
那該如何使用這些新世代Soundbar產品呢?我個人認為,隨著廠方設計想法的不同,Soundbar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種類型,用法不同,效果各異,采用之前最好先規劃一下:
一、以取代電視喇叭音效為主的2ch設計:也就是它的發聲方式仍然是兩聲道型態,比較不追求環繞音效的呈現。乍看之下好像功能比較陽春,但其實也因此有可能售價較為便宜、操作較為簡單。也正因為結構簡單,有可能聲音質感不錯(干擾較少),如果你本來就只有這樣的需求,不妨采用這樣的產品,不必追求其它設計。
二、提供“虛擬”的多聲道環繞音效:這種Soundbar都是利用數位演算,在訊號中加料,讓你能聽到虛擬的環繞音效。它們的特征是:不需要使用很多的單體就能達到效果,單體有可能全部都朝向正面。
這種設計的優點是比較不受空間環境影響,不管裝在哪里,只要座位距離喇叭不是太遠,就能感受效果。再來,它們的造型可以做得比較扁薄(因為單體不需要很大),所以有可能適合壁掛,跟平面電視能有很好的搭配。它們的缺點是,因為有數字運算的過程,聲音質感有可能受到影響,聽起來比較薄或是不自然。
能提供“實體”的多聲道環繞音效
這種Soundbar會配備大量的單元,朝空間的不同方向發聲,借由墻面反射來獲得實體的環繞音效。
它們的優點是,因為有實際單體朝不同方向發聲,可以呈現很寬大的音場。再來,多半過程中沒有太多虛擬環繞的運算處理,聲音質感能維持得好一些。而缺點就是很受空間環繞的影響,如果能在左右對稱的鞋盒形空間、而且墻面都是高反射系數(例如水泥實墻)效果會最好。如果是在左右不對稱、畸零空間或是墻面有強烈吸音(例如厚窗簾)的環境,效果就會打折。
當然,以上只是一個概述,實際狀況還是要視產品設十而定,重點是,建議你在采用前要先了解產品的設計方向,以及它產生效果的方式,Soundbar幾乎每一款狀況都不一樣,正確認識才能找到適合的產品現代的Soundbar幾乎都會搭配超低音,超低音的擺位也必須留意,對于聲音質感有不小的影響。就我們評測的經驗,有不少Soundbar的超低音是以量感為主,比較缺乏層次,如果你隨意的塞在墻角,有可能會聽比較混濁的聲音,如果有這樣的情形,建議將超低音拉離墻角、嘗試不同位置,或調整超低音與Soundbar之間的音壓比例,在低頻能量與低頻線條之間找到平衡點。
最后,有不少Soundbar為了壁掛考量,背板的連接端子區域會做得非常狹窄,很可能線材在連接時端子頭還必須“轉彎”,所以請搭配較細的訊號線,我們就有好幾次這樣的經驗,求好心切拿了比較高檔的HDMI線來搭配,結果反而不好用呢,這部份的小細節也請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