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的裝備是智慧工廠的基礎,所以裝備的運維好壞直接關系著裝備的效能能否發揮,更影響到產品質量、生產效率和訂單交貨。
眾所周期,智能化的裝備是智慧工廠的基礎,所以裝備的運維好壞直接關系著裝備的效能能否發揮,更影響到產品質量、生產效率和訂單交貨。因此,在智慧工廠的各項業務活動中,裝備的精益運維是我們反復強調的,這也是今天首先談到AR在裝備運維中的應用的原因。
先看一下,當前裝備運維人機交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以人為中心
智慧工廠是以人為中心的。但在現實中環境中,由于人機融合不足,傳統的信息化系統還是以系統為中心的。維護人員需要到指定的工作間登錄系統,并下載工作單,或專門到指到的計算機上進行完成操作等。智慧工廠指出,“人”是一種寶貴的資源,需要“物化“,需要管理,需要設計針對人的信息推送,并實現系統找人的模式。
“人”的信息采集
既然人是智慧工廠的資源,而具有豐富經驗的維護人員,或對工作結果有審核或監管要求檢修工作,就需要對人加強管理,就必然要實現對“人”的信息采集。
解放雙手
信息化發展多年,但一線的維修員工并沒有享受到信息技術變革帶來的變利,傳統的終端無法解放雙手而使維護人員更加自由。
協作交互
裝備的復雜性越來越高,維護工作更多體現在團隊協作與知識共享。由于人機交互還停留在交接班、文字描述的傳統信息化平臺,不能使得維護人員準確描述故障現象、處理描述及團隊協作。
可視化
可視化始終是信息化第一要務。而傳統的信息化平臺,采用人工輸入和文字信息描述,或采用靜態的圖片方式,但終究不能使裝備的運行狀態、故障狀態和現場環境使運維團隊成員一目了然,從而影響了對裝備狀態的精確判斷。
再看一下,AR是否能夠給裝備運維工作帶來飛躍?
可穿戴設備中,AR眼鏡的出現,讓“互聯網的觸角難以延伸到一線員工”這個久未解決的問題有了很好的解決方案。
維護人員隨身佩戴AR眼鏡,可以實現信息的即時融合展示,即信息在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GPS或定位信息)、正確的人員面前得到呈現,真正實現以人為中心的信息推送。下圖為裝備維護過程中,實時指導信息的準確展示。
通過AR技術,可以獲取維護人員的位置信息、手勢信息、作業信息、運動信息,實現了對人員信息的采集和作業狀態的判斷。這些信息成為繼設備狀態數據之后的另一類工業大數據來源。下圖表示通過AR裝備采集到巡檢人員的作業路線。
通過AR眼角,維護人員通過第一視角來獲取信息,并實現與現實設備的融合展示,解放了人手的交互操作,專心于裝備的維護工作。下圖演示通過AR裝備的指導而維護人員專注于作業過程。
同樣,建立運行裝備的三維模型,在巡檢過程中利用AR眼鏡的圖像識別可以實現虛擬與現實的融合展示,比較直觀地解決了裝備的數字化可視。下圖展示的包裝生產線中,關鍵零部件的運行狀態、運行參數。
AR技術在裝備維護另一個典型應用是沉浸式交互。下圖展示利用Hololens進行發動機的交互式培訓。多個共享一個虛擬現實的場景,由一位有經驗的“師傅”進行講解與培訓。
基于成熟的技術,AR在運維的作用還體現在遠程協助方面。由于裝備的復雜程序和專業化需求,借助AR裝備,即使現場維護人員的經驗不足,但AR攝像頭可以把采集到現場情況實時傳遞到遠程的維護中心或專家辦公室,并能開啟“視頻會議”模式,協同解決現場故障,如下圖所示。
綜上所述,可見AR在工業領域的第一應用是裝備運維,其本質是實現了“人”的物化和信息化。維護人員配圖AR裝備,形成一個可靈活移動的互聯網終端和信息采集裝備,實現信息的實時推送、“所見即信息”和“虛擬與現實兩個世界的無縫切換”。對于當前越來越復雜的、智能化的裝備運維,打造透明的作業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