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初上,廣州的夜色漸漸彌漫開來,隨之涌動的還有走出一天繁忙的人流,“越夜越有機”的廣州也開始拉開華麗的序幕。日前,有關數據顯示,廣州位列全國小商戶復蘇活躍城市前三位,如6月份廣州夜間線下交易筆數環比增長超過20%。
“夜經濟的回歸,不僅給城市增添了活力,也為娛樂文化演出行業的復蘇賦能添力。
圖為琶醍的露天酒吧
廣州平均放映夜場電影可達1000多場
毋庸置疑,廣州夜經濟活力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夜生活的重啟,餐飲業也不再是夜間消費的唯一“夜浦點”,電影院、KTV等正作為廣州夜經濟的另一種姿態漸漸重回大眾視野。
“低風險地區電影院7月20日恢復開放。”萬達影城財務負責人朱曉偉回想起上個月收到消息的情形,說:“終于盼來了這一天!”
“時隔半年終于又可以敞開大門了。我們有一個數據,廣州平均放映夜場電影可達1000多場,是全國播放夜場電影最多的三座城市之一。我們一直沒有放棄,一時的困難打不倒我們。”朱曉偉說:“最近一個月我們還是有點壓力,但人流量正在慢慢回升,前些日子收到2020年全年電影放映服務免征增值稅、文化事業建設費的政策優惠輔導,我們更有信心了!”
“有了政策的支持,我們步子可以邁得更大一點,接下來,我們通過電影券自動延期回饋顧客,還打算加大力度結合大V宣傳推廣。”朱曉偉說道。
圖為下班后三五知己家人老小一起去看展覽看表演嘆美食都是本地人的保留節目。
KTV目前已經步入運營正軌
同樣是一度被按下暫停鍵的KTV, K+全國連鎖KTV目前已經步入運營正軌。作為K+的運營主體,廣州市凱加餐飲娛樂有限公司法人李軍鋒對于KTV行業從“沉寂已久”到再次熱鬧起來,直言“恍如隔世”,回憶起上兩個月的情況,連說“根本沒想到”。“疫情最初那段時間,我以為我們真的要倒閉了,相比于上年同期,今年的收入下降了60%。”
李軍鋒說沒想到這次疫情影響范圍這么大,更沒想到的是,“這段低迷的時間稅務部門還一直在為我們著想。”我們根據政策紅利,適時調整經營策略,更新了點歌設備和音響系統,目前看來,成果還是很顯著的,顧客反饋都相當滿意。” 李軍鋒說,目前K+日均人流量及營業額已逐步恢復到疫情前的90%以上了。”
圖為廣州越夜越美麗
文化+“體、演、展”成廣州夜經濟新方向
隨著科技和業態的創新迭代,探索與文化相結合的“體、演、展”,是新時代廣州夜經濟重點發力的新方向。近年來,廣州潛在的“文化基因”正在不斷被激活,音樂節、音樂會、戲劇、話劇等舞臺演出,也是廣州夜間文化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事實上,廣州燈光藝術作品的前沿發展造就了廣州“夜經濟”更多探索的可能性,疫情之后,廣州又演化出了一些新的夜經濟玩法,“音樂燈光節”也列入了許多廣州市民夜間活動的備選項中。
每到晚上19:30,位于白云區核心商圈安華匯內的歡樂舟主題樂園草坪上便響起音樂,燈光跟隨節奏變換色彩,時而歡快時而悠揚,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歡樂舟主題樂園是集動植物、科技、劇場等多元體驗為一體的綜合性主題館。作為場館運營方,廣東安華美博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法人佘恩華表示,該項目從2019年初便開始設計規劃,其中夜間燈光音樂秀是最大的亮點之一,希望通過夜間燈光音樂秀吸引人流,帶動消費熱度盡快重啟。
圖為廣州的夜間文藝演出
受疫情影響,暫停152天后,廣州大劇院于6月18日在實驗劇場迎來復演第一場線下演出——國樂大師方錦龍廣東音樂聆享會。隨后6月下旬,歌劇廳也在歌劇《馬可·波羅》的復演中重啟。
“很久沒有這么開心地享受音樂了,我一口氣買了接下來預售的好幾場音樂會門票。”從大劇院走出來的黃小姐高興地說道。
廣州大劇院的財務總監馬潔玲邊展示售票系統邊說:“你看,現在在售和預售的票都已經全部售罄,我們能夠這么順利的復工復產,其實得益于政府部門的各項支持政策,給了我們更多的資金空間。”
目前,廣州大劇院經營收入逐步恢復,截至7月底,大劇院在租賃收入、商業服務方面的收入都已恢復到上年同期水平,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的減免金額亦呈逐月上升趨勢。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夜經濟為廣州的繁華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而一系列稅費支持政策舉措也成為消費引擎的“催化劑”,助力夜經濟“滿血復活”。